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秋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秋天是画,是彩云,是流霞,是成熟,是收获。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hán
lěnɡ
tú
jìnɡ
xié
pō
huí
zènɡ
ɡài
lóu
ɡuǒ
hé
yán
liào
fā
piào
piāo
yánɡ
zhēnɡ
duó
三、选择多音字正确的读音填空。(4分)
1.
挑:A.tiǎo
B.tiāo
挑灯(
)挑选(
)挑水(
)挑战(
)
2.
铺:A.pù
B.pū
店铺(
)铺满(
)铺张(
)床铺(
)
四、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
喇叭(1ǎ)
水洼(wā)
钥匙(yào)
B.
仙子(xiān)
君子(jūn)
橘子(jú)
C.
倾斜(xié)
雨靴(xuē)
凌乱(línɡ)
D.
振动(zhènɡ)骄傲(ào)
凋残(chán)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2分)
A.
增与
姓刘
盖住
菊花
B.
残冬
君子
橙黄
橘绿
C.
送客
挑逗
铺满
水泥
D.
金色
放晴
明朗
金黄
3.下面哪首诗不是描写秋天景色的(
)
A.《山行》
B.《赠刘景文》
C.《夜书所见》
D.《惠崇春江晓景》
4.下列对《夜书所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中“寒”字一语双关,不仅写出秋风的寒凉逼人,更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不如意。
B.诗句中一“送”一“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梧叶摇落,萧萧作响,江上秋风寒气袭人,写出了秋意的清冷,表达了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C.诗人描写了自己小时候挑灯捉蟋蟀的生活场景,回想起自己童年时代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
D.诗人描写儿童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巧妙地反衬出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5.下列对日记内容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日记的内容必须真实,可以把当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特别是自己做过的有意义的事情记下来。
B.一篇日记最好围绕一个方面来写。
C.可以写一景、一物、一人、一事,也可以写一点感想。
D.可以把自己早晨几点起床、几点刷牙、几点吃早饭都记叙清楚,这样显得很真实。
五、填空题。(27分)
1.
按要求填空。(3分)
“舒舒服服”的“舒”是
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
,“舒舒服服”的意思是
?
。?
2.
加偏旁组新字,再完成词语。(4分)
(1)炎
(
)笑风生
天高云(
)
(2)戋
(
)缺不全
深入(
)出
3.
找出下列词语对应的近义词。(6分)
快乐
明朗
增添
晴朗
增加
平展
平整
温顺
凌乱
杂乱
愉快
温柔
(
)—(
)
(
)—(
)
(
)—(
)
(
)—(
)
(
)—(
)
(
)—(
)
4.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10分)
(1)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6分)
①“叮咛”的意思是
,它的近义词是
、
,能和“叮咛”搭配的词语有很多,除了“暖暖的叮咛”,还可以说
的叮咛,
的叮咛。
②读了这句话,我好像听到大雁在说:“
”
(2)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4分)
①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词语“
”和“
”写出了秋雨的特点,朗读的时候,要读出
的语气。
②请你运用同样的修辞手法,把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微风中,柳树
。”
5.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4分)
(1)客游在外的诗人叶绍翁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光,便笑着吟诵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秋时节,一登上岳麓山,映入眼帘的便是满山的红叶,真漂亮!怪不得诗人杜牧也称赞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呀!??
六、阅读理解。(22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1.
填上合适的量词。(4分)
一(
)地毯
一(
)雨靴
一(
)落叶
一(
)巴掌
2.选段描写雨后水泥道的是第
自然段,描写水泥道上的落叶的是第
自然段。(2分)
3.对画“
”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2分)
A.句中“彩色的地毯”指的是铺满落叶的水泥道。
B.这个句子把雨后的水泥道写得充满了美感。
C.水泥道铺上了“彩色的地毯”指的是人们在水泥道上画了彩色的图案。
4.下列对文中“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语句理解正确的是(
)。(2分)
A.这里把人走路的样子比作两只蹦跳着、歌唱着的小鸟。
B.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C.这句话表现了行走在这样的水泥道上的快乐心情。
(二)课外阅读。(12分)
短暂的秋天
“一日三秋”这个成语,本意并不是指秋天短,我这里写的却是短暂的秋天。大兴安岭的最北端——祖国北极的秋天能有多长呢?六月二十几日还有霜冻,就算是春天吧;八月二十几日又下早霜了。春、夏、秋三季才两个多月,秋天能有多长就可想而知了。然而这短暂的秋天却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刮了一天的西北风告诉我们:都柿已经由酸变甜了。星期天,我们便成群结队地进山采都柿。顷刻间,寂静的山林热闹起来,欢声笑语溢满山林,小朋友们穿着花衣像美丽的蝴蝶,在山林里来回飞舞。一会儿这里喊:“都柿真多啊!”一会儿那里又喊:“快来呀!这儿的都柿又多又大……”
都柿很美,黑红的茎秆七八寸高,上面缀满了黑蓝的“珍珠”,水灵灵的,放到嘴里又酸又甜,只要一提到它,不知不觉地就流出了口水。
正是采都柿的好时候,蘑菇又出来了:草黄色的草蘑这儿一片,那儿一片,有的还形成了蘑菇圈,可圆可圆啦。洁白柔嫩的白蘑水灵灵的;杏黄色的小黄蘑头顶上还有一点红色,小巧玲珑,像一顶美丽的小雨伞;花脸蘑就像戏曲里的大花脸;又肥又大的“粘团子”粘糊糊的,它还能出口换取外汇呢;榆黄蘑在一个树墩上就能采满一篮儿;还有一对对珍贵的“猴头”,它浑身都是白色,毛茸茸的,真像小猴子的脑袋,听说它还是宴席上的佳肴呢;那些粉红、浅蓝的漂亮的蘑菇是有毒的……
一场霜冻过后,“臭李子”不涩了,变得又甜又香;山丁子不硬也不酸了,变得里面带点酸甜;刺玫果也变得有了清香气;还有“一把抓”、“狗奶子”、小葡萄等都成熟了。这时大人们开始了秋收,而
们便采这些野果去了……
仅过了两个星期,人们都穿上了棉衣,大地也披上了银装。
们进入了冰上的乐园,大人们迎来了木材生产的黄金季节。
1.根据自己的理解,连一连。(6分)
草蘑
黏糊糊的,能出口换外汇
白蘑
草黄色的,有的形成了蘑菇圈
小黄蘑
洁白柔嫩,水灵灵的
花脸蘑
浑身都是白色,毛茸茸的,像小猴子的脑袋
“粘团子”
像戏曲里的大花脸
猴头
杏黄色,小巧玲珑,头顶上有一点红色
2.
文中详写了哪两种山货?略写了哪些山货?(3分)
.
.
3.
短文写的是哪个地方的秋天?那里的秋天有什么特点?(3分)
.
七、习作展示。
题目:美丽的秋天
要求:1.要抓住秋天的一两处景物
,写出秋天的特点;
2.用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把句子写生动;
3.抒发出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参考答案】
2020年秋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略。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hán
lěnɡ
tú
jìnɡ
xié
pō
huí
zènɡ
ɡài
lóu
寒冷
途径
斜坡
回赠
盖楼
ɡuǒ
hé
yán
liào
fā
piào
piāo
yánɡ
zhēnɡ
duó
果盒
颜料
发票
飘扬
争夺
三、选择多音字正确的读音填空。(4分)
1.
挑:A.tiǎo
B.tiāo
挑灯(A)挑选(B)挑水(B)挑战(A)
2.
铺:A.pù
B.pū
店铺(A)铺满(B)铺张(B)床铺(A)
四、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D
)。(2分)
A.
喇叭(1ǎ)
水洼(wā)
钥匙(yào)
B.
仙子(xiān)
君子(jūn)橘子(jú)
C.
倾斜(xié)
雨靴(xuē)凌乱(línɡ)
D.
振动(zhènɡ)骄傲(ào)
凋残(chán)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2分)
A.
增与
姓刘
盖住
菊花
B.
残冬
君子
橙黄
橘绿
C.
送客
挑逗
铺满
水泥
D.
金色
放晴
明朗
金黄
3.下面哪首诗不是描写秋天景色的(D
)
A.《山行》
B.《赠刘景文》
C.《夜书所见》
D.《惠崇春江晓景》
4.下列对《夜书所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
A.诗中“寒”字一语双关,不仅写出秋风的寒凉逼人,更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不如意。
B.诗句中一“送”一“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梧叶摇落,萧萧作响,江上秋风寒气袭人,写出了秋意的清冷,表达了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C.诗人描写了自己小时候挑灯捉蟋蟀的生活场景,回想起自己童年时代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
D.诗人描写儿童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巧妙地反衬出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5.下列对日记内容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D
)。
A.日记的内容必须真实,可以把当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特别是自己做过的有意义的事情记下来。
B.一篇日记最好围绕一个方面来写。
C.可以写一景、一物、一人、一事,也可以写一点感想。
D.可以把自己早晨几点起床、几点刷牙、几点吃早饭都记叙清楚,这样显得很真实。
五、填空题。(27分)
1.
按要求填空。(3分)
“舒舒服服”的“舒”是
左右
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人?
部,再查
10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S
,再查音节
shū?
,“舒舒服服”的意思是
?身心感到轻松愉快舒适。?
2.
加偏旁组新字,再完成词语。(4分)
(1)炎
(谈)笑风生
天高云(淡)
(2)戋
(残)缺不全
深入(浅)出
3.
找出下列词语对应的近义词。(6分)
快乐
明朗
增添
晴朗
增加
平展
平整
温顺
凌乱
杂乱
愉快
温柔
(明朗)—(晴朗)(平展)—(平整)(凌乱)—(杂乱)
(增添)—(增加)(愉快)—(快乐)(温柔)—(温顺)
4.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10分)
(1)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6分)
①“叮咛”的意思是
反复地嘱咐
,它的近义词是叮嘱、吩咐,能和“叮咛”搭配的词语有很多,除了“暖暖的叮咛”,还可以说温柔的叮咛,慈爱的叮咛。
②读了这句话,我好像听到大雁在说:“秋天来了,我们要飞到南方去了。”
(2)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4分)
①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词语“清爽”和“温柔”写出了秋雨的特点,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轻快、温柔的语气。
②请你运用同样的修辞手法,把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微风中,柳树梳理着她长长的头发。”
5.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4分)
(1)客游在外的诗人叶绍翁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光,便笑着吟诵道:“知有儿童挑促织,_夜深篱落一灯明__。”
(2)深秋时节,一登上岳麓山,映入眼帘的便是满山的红叶,真漂亮!怪不得诗人杜牧也称赞道“_停车坐爱枫林晚_,_霜叶红于二月花_。”呀!??
六、阅读理解。(22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4.
填上合适的量词。(4分)
一(块)地毯
一(双)雨靴
一(片)落叶
一(个)巴掌
2.选段描写雨后水泥道的是第
1
自然段,描写水泥道上的落叶的是第
2
自然段。(2分)
3.对画“
”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AB
)。(多选)(2分)
A.句中“彩色的地毯”指的是铺满落叶的水泥道。
B.这个句子把雨后的水泥道写得充满了美感。
C.水泥道铺上了“彩色的地毯”指的是人们在水泥道上画了彩色的图案。
4.下列对文中“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语句理解正确的是(
C
)。(2分)
A.这里把人走路的样子比作两只蹦跳着、歌唱着的小鸟。
B.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C.这句话表现了行走在这样的水泥道上的快乐心情。
(二)课外阅读。(12分)
短暂的秋天
“一日三秋”这个成语,本意并不是指秋天短,我这里写的却是短暂的秋天。大兴安岭的最北端——祖国北极的秋天能有多长呢?六月二十几日还有霜冻,就算是春天吧;八月二十几日又下早霜了。春、夏、秋三季才两个多月,秋天能有多长就可想而知了。然而这短暂的秋天却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刮了一天的西北风告诉我们:都柿已经由酸变甜了。星期天,我们便成群结队地进山采都柿。顷刻间,寂静的山林热闹起来,欢声笑语溢满山林,小朋友们穿着花衣像美丽的蝴蝶,在山林里来回飞舞。一会儿这里喊:“都柿真多啊!”一会儿那里又喊:“快来呀!这儿的都柿又多又大……”
都柿很美,黑红的茎秆七八寸高,上面缀满了黑蓝的“珍珠”,水灵灵的,放到嘴里又酸又甜,只要一提到它,不知不觉地就流出了口水。
正是采都柿的好时候,蘑菇又出来了:草黄色的草蘑这儿一片,那儿一片,有的还形成了蘑菇圈,可圆可圆啦。洁白柔嫩的白蘑水灵灵的;杏黄色的小黄蘑头顶上还有一点红色,小巧玲珑,像一顶美丽的小雨伞;花脸蘑就像戏曲里的大花脸;又肥又大的“粘团子”粘糊糊的,它还能出口换取外汇呢;榆黄蘑在一个树墩上就能采满一篮儿;还有一对对珍贵的“猴头”,它浑身都是白色,毛茸茸的,真像小猴子的脑袋,听说它还是宴席上的佳肴呢;那些粉红、浅蓝的漂亮的蘑菇是有毒的……
一场霜冻过后,“臭李子”不涩了,变得又甜又香;山丁子不硬也不酸了,变得里面带点酸甜;刺玫果也变得有了清香气;还有“一把抓”、“狗奶子”、小葡萄等都成熟了。这时大人们开始了秋收,而
们便采这些野果去了……
仅过了两个星期,人们都穿上了棉衣,大地也披上了银装。
们进入了冰上的乐园,大人们迎来了木材生产的黄金季节。
1.根据自己的理解,连一连。(6分)
草蘑
黏糊糊的,能出口换外汇
白蘑
草黄色的,有的形成了蘑菇圈
小黄蘑
洁白柔嫩,水灵灵的
花脸蘑
浑身都是白色,毛茸茸的,像小猴子的脑袋
“粘团子”
像戏曲里的大花脸
猴头
杏黄色,小巧玲珑,头顶上有一点红色
5.
文中详写了哪两种山货?略写了哪些山货?(3分)
详写:都柿和蘑菇
略写:“臭李子”、山丁子、刺玫果、“一把抓”、“狗奶子”、小葡萄
6.
短文写的是哪个地方的秋天?那里的秋天有什么特点?(3分)
大兴安岭的最北端的秋天;特点是短暂。
七、习作展示。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