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29 21:5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学习目标
1.掌握推恩令、刺史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官营、北击匈奴等措施及其产生的作用。
2、通过图片对比、史料分析让学生了解汉武帝面临的问题,自主学习为汉武帝解忧。
通过评价汉武帝活动,掌握评价历史 人物的基本方法。
3、感知汉武帝为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认识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的任务。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刘邦采取休养生息政策:①吸取秦亡的教训。②让士兵还乡务农。③将奴婢释放为平民。④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⑤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及兵役。
文帝景帝的统治措施: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②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④提倡勤俭治国。历史上称“文景之治”。
温故知新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年),是西汉第七位皇帝。他七岁被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为帝,到七十岁驾崩,历五十四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在位最长时间的皇帝。汉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继承了文景之治遗留下来的富强基础,即位后便励精图治,把西汉王朝推向极盛。
汉武帝
一、“推恩令”的实施
刘彻登基大汉帝国宝座,雄心勃勃,准备一展雄才大略。他面临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
汉高祖刘邦为了让汉室江山永固,采取了什么措施?
思考?
西周
秦朝
分封制
郡县制
西汉
郡国并行制
西汉初年的制度
刘邦为了江山永固,在全国实行郡国并行制,另外又共封了七个异姓王和九个同姓王,他们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官吏,自征租赋,自铸钱币,自集军队。
材料: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shèng)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长安)。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
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中山怀王刘休的金缕玉衣按汉朝礼制,金缕玉衣是皇帝才可以享用的,已经发现的汉朝墓葬中,可以看到诸侯王大多使用金缕玉衣,说明他们无视朝廷,“拟同天子”的史实。
徐州狮子山楚王陵,是第三代楚王刘戊之墓。当年,刘戊参与“七国之乱”谋反,楚王家族为保自身利益,权衡利弊,劝其自缢,以死谢罪赢得中央王朝的谅解。
实物印证
面对这种局面,假如你是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你会劝汉武帝
怎么做?
想办法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措施:
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嫡长子继承王位,将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建立诸侯国,皇帝制定封号;
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作用: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二、“罢黜儒家,独尊儒术”
历史背景:
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无为而治”的政策让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流行,他们依靠诸侯王对抗朝廷。
为了加强对全国百姓的思想控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假如你是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你又会劝汉武帝
怎么做?
董仲舒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措施:
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使忠君守礼成为精神支柱;
设立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
历史影响:
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三、盐铁专卖
历史背景:
私人铸币、盐铁经营权被豪强、富商大贾掌控,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
措施:
铸币权:收回中央,统一铸五铢钱。
盐铁经营权: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平抑物价:全国统一物价。
五铢钱
历史作用:
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为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的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四、北击匈奴
西汉初期,匈奴统一蒙古草原,到汉武帝时期组建强大骑兵反击匈奴,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此后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汉武帝大一统的意义?
讨论?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措施
政治上
推恩令
刺史制度
思想上
经济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设立太学
铸币权
盐铁经营权
平抑物价
军事上
北击匈奴
1.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
2.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课堂练习
B
D
有人说他穷兵黩武,横征暴敛,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在他的晚年,社会矛盾加剧,农民起义不断。
我们该如何评价汉武帝呢?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