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
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选自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是本章最后一节,也是本章最后一个教学知识点、难点、重点,难在于学生首次接触化学的相关计算,难在于宏观物质、元素与微观粒子、质量之间的关系。重要在于为后续第四章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接触微观内容较浅显,还不能灵活运用,翻转班的学生相对而言基础较扎实,思维较灵活。而且多数孩子已经先修完成,因此内容较易理解,但仍缺乏深层次的思考,例如对知识的本源、运用关系并未做过多思考,因此本节课主要采取独立、合作、交流、归纳等方法,目的在于分层施教,优秀生理解物质的“宏--微--符”三重表征和化学定量思想,后进生掌握基本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
通过微观定量(水分子构成)进行宏观归纳,归纳纯净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2.通过生产生活中商品标签的定量计算,体验化学定量思想的价值和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化学式计算各元素质量比、元素质量分数
难点:通过对纯净物的微观构成分析,初步认识物质“宏--微--符”三重表征,并从微观分析入手归纳宏观物质的定量计算。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问题的分解转化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侯课
提醒、指导
整理桌面,准备书笔本
进入课堂状态
温故
知新
4min
以水H2O为例:回顾化学式的基本意义
请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分别表述
表示水、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一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温故知新,便于构建,对化学式的信息形成整体认识。
2、以水H2O为例,回顾:化学式的广泛信息
【完成学案】【出示答案评价】
1.物质类别
2.一个分子中原子总数
3.原子个数比
4.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氧化物、每个水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水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新课
导入
【激疑质疑】
4-5min
【引入】看到H2O化学式,还能联想到很多内容,比如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体积比是2:1,有人曾问过,那二者质量比是多少呢?
回顾、体会
承前启后,问题引入,引发思考,激疑质疑
便于学生进入探究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氢气、氧气质量比是多
36g水全部分解得到多少氢气和氧气?
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
一定量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
【问题转化】水分解后得到的氢气全部来自于水中的氢元素,氧气全部来自于水中的氧元素。所以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就是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之间的比。
电解36g水得到的氢气、氧气质量,就是36g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
认同、思考、体会
活动一
5-10min
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
【先独立后合作】计算一个水分子(H2O)中氢氧元素质量比
【问题深化】若干个水分子中氢氧元素质量比如何计算?
计算:氢氧元素质量比
=1
2:16=1:8
根据一个水分子的构成计算,从微观定量进行宏观归纳
【归纳提升】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该原子个数)乘积之比
合作探究,归纳对比
由个别到一般,由个例到规律
【思维转化】电解水得到的氢气、氧气质量比=1:8
体会、思考
练习
巩固1
3min
例1:CO2中【自我评价】
例2:NH4NO3【自我评价】
注意事项:元素不讲个数,计算过程中的表述一定要准确有意义
2.题目未明确哪种元素质量关系,则默认从左到右依次求比
3.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一定要查准
活动二
8-10min
36g水全部分解得到多少氢气和氧气?
【先独立后合作】根据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能不能解决这一问题?
【对比】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化学上的分数:部分/整体
100%
根据元素质量比求解
18g
1/1+8=2g
18g-2g=16g
体验化学定量思想的价值和意义
计算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
【归纳提升】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该元素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100%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该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
100%
感受“分数”是一个小于1的百分数
突破难点
练习
巩固2
5min
例3:尿素是一种肥效高、土壤适应性好的常用氮肥,化学式为CO(NH2)2,试计算其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现有一尿素样品,测得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3.5%,说明该尿素样品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12+16+(14+2)
2=60
14
2/60
100%=46.7%
43.5%<46.7%
所以是混合物
巩固运用,同时为下一题做铺垫
例4:CaCO3中钙元素质量分数是多少?
40/100
100%=40%
例5: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15岁左右的人群每日额外补充大约600mg的钙元素。如果所需要的钙元素全部来自该品牌的片剂,一天吃几片钙片才合理呢?
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2g
75%=1.5g
碳酸钙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40%
每片中含钙元素质量为:1.5g
40%=0.6g=600mg
一片即可
理论练习实际,感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小结
通过本节课我们对化学式的信息又有了更广泛的认识。不仅可以从宏观、微观认识,而且还可以找到质量关系。这些计算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