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地表环境的特征
第一节 地表环境的差异性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自然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
不同地域由于所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构成自然带。下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图中①自然带的名称是( )
A.热带荒漠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雨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图中①②③④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3.造成图中①②③④自然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热量
D.洋流
“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体感觉温度起主要作用的天空状况、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读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图,完成下面两题。
4.如上图所示,由海南背心—湖南短袖—湖北衬衣—河南西服—河北、辽宁大衣—吉林、黑龙江厚羽绒服的着装变化体现了(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5.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反映了不同区域之间自然环境的 ( )
A.整体性
B.联系性
C.开放性
D.差异性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略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6.图中A、B、C三处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从东向西降水减少
B.从东向西降水增多
C.从东向西气温升高
D.从东向西海拔增高
7.图中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题组二 自然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
下图示意①②③④山地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图中山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有(深度解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图中可反映我国长白山垂直带谱的是(深度解析)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四川省某山地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0.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 )
A.针阔叶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
11.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深度解析)
A.水分
B.热量
C.海拔
D.土壤
12.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图中所示山地( )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永久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远造成基带差异大
题组三 非地带性现象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的根、茎、叶器官中有一个或几个器官肥厚多汁,利于贮水,以便熬过干旱的植物。多肉植物在旱季时进入休眠状态,在雨季生长、开花。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3.依据相关材料推断,图中最不适合多肉植物生长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图中丙地区自然带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河谷剖面图。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截然不同,①坡植被茂盛,②坡植被稀疏。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5.从成因上看,该河谷为( )
A.张裂谷
B.断层谷
C.背斜谷
D.向斜谷
16.从地域分异规律角度分析,①坡和②坡的植被生长差异属于(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非地带性现象
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7.图中岛屿两侧①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18.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 )
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B.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
C.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D.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某同学设计“森林之旅”暑假旅游线路,探秘我国丰富的森林资源。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图中能够探秘最多森林种类的路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可能见到最多森林种类的山脉位于(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影响图中甲路线沿线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地形
某渔船从葡萄牙航行至非洲最南端,航行路线如甲图所示,途经①②③④四地,其中某地降水量变化如乙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②③④三地的自然带( )
A.其更替受热量因素影响明显
B.其更替受水分因素影响明显
C.②③两地自然带均向高纬延伸
D.都不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
5.四地中符合乙图降水量变化特点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题组二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下图为某山地自然带垂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6.()该山地可能位于( )
A.中国西部
B.欧洲南部
C.非洲中部
D.亚洲北部
7.()图中②自然带的名称是( )
A.针阔叶混交林带
B.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C.高寒荒漠带
D.高山草甸带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山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随海拔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该山地南坡较北坡( )
A.热量少
B.雪线低
C.海拔高
D.降水少
9.与北坡相比,该山地南坡自然带丰富,主要是因为南坡(深度解析)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海拔高,坡度大
C.降水多
D.坡向朝南,温度高
垂直地带性植被的常见更替顺序是乔木—灌木—草甸。但在个别山区却存在植被呈逆向更替分布的情况,这种现象称为倒置垂直地带性。下图为横断山区金沙江(28°N)两岸的植被垂直地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0.该地金沙江畔的自然植被可能是( )
A.中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
D.高山草甸
11.横断山区金沙江(28°N)两岸植被出现倒置垂直地带性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深度解析)
A.海拔高,热量不足
B.受地形影响,出现焚风效应
C.谷底河畔风力强劲,蒸发旺盛
D.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
题组三 非地带性现象
读非洲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12.()图示下列各地的自然带的形成过程中,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最大的是( )
A.④
B.⑥
C.③
D.②
13.()图中①③⑤三地的自然带( )
A.类型相同,成因不同
B.类型不同,成因不同
C.类型不同,成因相同
D.类型相同,成因相同
14.()图中②③④三地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下图为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M位于山地的西侧,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5.M一侧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6.图中的非地带性植被最可能是( )
A.常绿硬叶林
B.高山草甸
C.荒漠
D.雨林
下图为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7.图中②③所指的自然带分别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8.图中①自然带形成的主要原因为( )
A.热量增加
B.降水增多
C.海拔增高
D.光照增强
专题强化练十三 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选择题
读理想大陆局部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图中①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荒漠、草原带
2.()图中①②③三地自然条件相比较( )
A.②地降水最多
B.只有③地的植被为森林
C.①地年均温最低
D.②③两地均受暖流影响
读下面四幅海拔5
000米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3.()甲、乙、丙、丁四山地位置由低纬向高纬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
A.乙、甲、丙、丁
B.丁、丙、乙、甲
C.乙、丙、甲、丁
D.丁、甲、丙、乙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四山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甲和丁
B.甲、乙、丙、丁四山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乙和丙
C.甲、乙、丙、丁四山地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乙和丙
D.甲、乙、丙、丁四山地中位于北半球的是甲和丁
雪线指终年积雪区域的下界。下图为地球上的雪线高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影响图中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有(深度解析)
①光照 ②气温 ③降水 ④地形 ⑤植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⑤
6.()X、Y两地纬度相当,但雪线高度不同,主要是因为 (深度解析)
A.X地多受暖流和西风影响,温度较高
B.X地多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多
C.Y地陆地缺失,无法判定雪线高度
D.Y地海洋性强,阴天多,光照不足
二、非选择题
7.下面为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和甲山地的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Ⅰ
图Ⅱ
(1)图Ⅰ中①②③自然带的差异主要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分异因素是 。?
(2)由于 和 因素的影响,图Ⅰ中的乙处形成了 (填自然带),这属于自然环境地域分异中的 现象。?
(3)图Ⅱ中反映的是自然带的 分异规律,其中d代表的植被类型与图Ⅰ中自然带 (填数字序号)的植被类型相同。?
(4)图Ⅱ中山地北坡雪线高于南坡,其主要原因是?
。
第一节综合拔高练
选考练
考点1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3.[2018天津文综,13(2),8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Ⅰ 图Ⅱ
我国的攀枝花市与俄罗斯的新库兹涅茨克市都是本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
新库兹涅茨克市所在地区适宜温带作物生长,攀枝花市所在地区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这种现象体现了 地带性规律。攀枝花市所在地区还能种植热带、温带作物,说明其自然原因。?
4.[2017北京文综,41(1),10分,]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回答下题。
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
考点2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下题。
5.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深度解析)
A.针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高寒草甸带
D.灌丛荒漠带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磷高累积区是( )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7.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 )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模拟练
选择题
下图为北半球由赤道到极点景观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该图所示内容体现了( )
A.植被高度变化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下列关于图中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植被为常绿硬叶林
B.②雨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C.①至②景观的变化完全由热量条件决定
D.南半球缺少①植被
幕阜山主峰位于湖南省平江县境内,海拔1
596米,峰峦延绵湘、鄂、赣三省,这里分布着大面积的草山草坡(见下图),是南方10亿亩草山草坡的一部分。湖南省地处亚热带,生物群落演替规律是:石山—苔藓地衣—草本—灌丛—针叶林—落叶林—常绿林。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幕阜山出现草山草坡属于(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表现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表现
C.垂直地域分异的表现
D.非地带性现象
4.()常绿林取代落叶林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水分
B.光照
C.热量
D.土壤
5.()促进南方草山草坡的保护与开发,适宜的做法是( )
A.大力发展畜牧业
B.植树造林,发展林业
C.适度发展旅游业
D.侧重发展种植业
秦岭—大巴山山区由一系列东西走向、南北排列的山地组成,具有南北过渡的地理—生态属性,因此常被当作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秦巴山区形成了复杂多样且具有过渡性质的山地垂直带。某地理研究小组成员在对该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了部分山地的垂直带谱(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秦岭—大巴山山区部分山地垂直带谱
6.下列山地按照自南向北排列正确的是(深度解析)
A.米仓山、三峡大老岭、草链岭、太白山
B.太白山、草链岭、三峡大老岭、米仓山
C.草链岭、太白山、米仓山、三峡大老岭
D.三峡大老岭、米仓山、太白山、草链岭
7.太白山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基本相同
B.坡面环境差异小
C.坡度差异不大
D.坡面相互影响小
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因各种因素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下图为我国某林地12月晴天平均最高气温(日最高气温总和/天数)和平均最低气温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8.该地森林类型主要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热带雨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9.与林窗西侧相比,12月林窗东侧的晴天平均最高气温较高,最合理的解释是( )
A.上午多雾,日照多在下午,林窗东侧日照较多
B.太阳从东南升,林窗东侧比西侧的日照时间长
C.林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高大,导致东侧通风性好
D.林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茂密,导致东侧空气湿度较大
答案全解全析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的特征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基础过关练
1.C
2.C
3.C
4.C
5.D
6.A
7.A
8.C
9.D
10.B
11.A
12.C
13.B
14.D
15.B
16.C
17.D
18.C
1.C 图中①自然带位于赤道地区的刚果盆地,其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所以①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选C。
2.C 图中①②③④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选C。
3.C 图中①②③④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造成其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选C。
4.C 穿衣厚度由南向北越来越厚,是因为气温由南向北越来越低,所以这种着装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5.D 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反映了不同区域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6.A 读图可知,A处为森林,B处为草原,C处为荒漠。故A、B、C三处自然景观的变化是水分条件的变化引起的,主要原因是从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
7.A 图中自然带由森林变为草原再变为荒漠,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8.C 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山地,其南坡是阳坡,北坡是阴坡,同海拔处南坡的气温比北坡高,热量条件南坡比北坡好,所以同一自然带南坡海拔较高,故①④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9.D 长白山位于北温带,其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
解题方法 判断山体所在地区的方法
(1)根据阴坡、阳坡的南北方位,可以判断出南北半球。
(2)根据基带(山麓自然带)的类型,可以判断出山体所在的气候区或者温度带。
10.B 该山地东坡处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又因为甲之上的植被类型是落叶阔叶林,根据垂直自然带的变化规律,可判断出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常绿阔叶林。
11.A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山地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植被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等;西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植被为山地荒漠、山地草原等。所以,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12.C 依据该山地海拔接近8
000米,以及南坡有雨林季雨林带和常绿阔叶林带,可判断出该山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南坡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因而南坡永久冰雪带下界较低,C正确;各自然带的界线是基本固定的,A错误;图中显示北坡针叶林上界高于南坡,B错误;南、北坡基带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海拔不同,D错误。故选C。
13.B 由材料分析可知,多肉植物适宜生长在降水季节变化明显的地区。读图可知,丙地区和丁地区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甲地区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甲、丙、丁三地区降水季节变化都很明显,适宜多肉植物生长,而乙地区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不适宜多肉植物生长。故选B。
14.D 图中丙地区位于东非高原,在赤道附近。赤道附近本应形成热带雨林带,但因为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空气对流不旺盛,降水少,形成了热带草原带,故丙地区自然带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非地带性现象。
15.B 由图可知,该河谷同一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产生位移,为断层构造,故B正确。
16.C 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①坡为阴坡,②坡为阳坡,①坡植被茂盛的主要原因是阴坡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水分条件好,②坡植被稀疏的主要原因是阳坡气温较高,蒸发量大,水分条件差。①坡和②坡的植被生长差异主要是山谷的坡向差异造成的,属于非地带性现象,故C正确。
17.D 从图中经纬度及岛屿轮廓可知,该岛为马达加斯加岛,①自然带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降水多,为热带雨林带;②自然带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为热带草原带,两者的差异体现了非地带性现象。
18.C 四个选项都体现了非地带性现象。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主要是受寒流的影响;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形成了热带草原带;南纬50°~60°附近为海洋,不具备发育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的陆地环境;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及巴西高原东南部虽距赤道较远,但都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都有暖流经过,都形成了热带雨林带。
能力提升练
1.B
2.C
3.C
4.A
5.B
6.B
7.C
8.B
9.A
10.C
11.B
12.B
13.A
14.C
15.C
16.C
17.B
18.B
1.B 图中乙路线跨越的纬度最多,能够探秘最多的森林种类。
2.C ③地纬度低,山脉海拔高,垂直地域差异大,森林种类丰富;①②两地纬度较高,森林种类少;④地纬度较低,但山脉海拔较低,森林种类少。
3.C 图中甲路线沿线自然景观的变化符合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故影响其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4.A 读图可知,②地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③地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④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其更替受热量因素影响明显,A对、B错;②地自然带受暖流影响向高纬延伸,③地自然带受寒流影响向低纬延伸,C错;三地的自然带都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D错。
5.B 乙图所示地点全年降水丰富,因此可判断其为热带雨林气候。结合①②③④四地的地理位置与所学知识可知,①地为热带沙漠气候、②地为热带雨林气候、③地为热带沙漠气候、④地为地中海气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6.B 该山地山麓地带的自然带为山地落叶阔叶林带,故推测该山地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排除C、D;中国西部虽为温带地区,但其典型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排除A。故选B。
7.C 依据自然带垂直分布规律可知,积雪冰川带下面为高寒荒漠带。
8.B 读图分析可知,高山冰雪带下限的分布高度南坡比北坡低,由此可判断该山地南坡较北坡雪线低,B正确;北半球山地南坡纬度更低,且南坡为阳坡,则南坡较北坡热量多,A错误;南坡、北坡同属一个山地,两坡海拔相同,C错误;图示该山地南坡有森林带分布,北坡无森林带分布,且雪线南坡低于北坡,可推知南坡较北坡降水多,D错误。故选B。
9.A 该山地位于北半球,与北坡相比,南坡纬度更低;读图可知,南坡自然带分布大约从海拔500米一直到山顶高山冰雪带,而北坡大约从海拔4
000米才有自然带分布,说明南坡相对高度大,故A正确。南坡与北坡同属于一个山地,两坡海拔相同,B错误;坡向朝南,温度高,降水多,南坡水热条件好;水热条件好也是该山地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南坡相对高度大,纬度低,C、D错误。
10.C 据图可知,暖温带半干旱灌丛及半湿润针叶林带在寒温带暗针叶林带以下,为灌丛和针叶林的过渡地带,该地存在植被呈逆向更替分布的情况,那么该地金沙江河畔的自然植被可能是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C正确。
11.B 金沙江河谷地区,海拔低,气温高,热量充足,A错误;横断山区金沙江畔植被岀现倒置垂直地带性分布,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山高谷深,山地的背风坡出现焚风效应,气候干旱,B正确;该地区谷底河畔地形封闭,风力弱,C错误;横断山区距离印度洋较近,D错误。故选B。
知识拓展 焚风效应常出现在山脉背风坡,是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为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
12.B 图中②③④三地的自然带分别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符合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⑥地的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其形成与地形、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有关,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最大。
13.A 图中①③⑤三地的自然带都是热带草原带,但①地的自然带是因地势高形成的,③地的自然带是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的,⑤地的自然带是因该地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的,所以三地的自然带成因不同。
14.C 图中②③④三地的自然带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其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5.C M处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且位于大陆西岸,所以M一侧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16.C 如图所示,山地的东侧为背风坡,气流下沉,气候干燥,所以图中的非地带性植被最可能是荒漠。
17.B 由图可知,②属于地中海气候区,该气候区发育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③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该处发育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故选B。
18.B 图中①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该自然带附近有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起增温增湿作用,又因为该自然带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较多,所以①自然带形成的主要原因为降水增多。故选B。
专题强化练十三 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C
2.A
3.C
4.D
5.B
6.A
一、选择题
1.C 根据图示位置可知,图中①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位于大陆西岸,所处的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
2.A 结合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可知,②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最多;②③两地的植被都以森林为主;①地纬度最低,年均温最高;②地受寒流影响,③地受暖流影响。
3.C 图中④自然带在丁山地分布海拔最低,说明丁山地纬度最高,其次是甲山地;乙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数目多于丙山地,可判断乙山地纬度低于丙山地,故甲、乙、丙、丁四山地由低纬向高纬排列的正确顺序是乙、丙、甲、丁。
4.D 甲山地和丁山地的同一自然带④,在南坡的分布海拔高于北坡,因此判断出南坡是阳坡,应位于北半球;乙山地自然带谱最丰富,且在南北坡的分布没有区别,应位于赤道附近;丙山地的同一自然带在北坡的分布海拔高于南坡,应位于南半球。
5.B 读图可知,副热带地区雪线最高,该地区气温较高,积雪易融化;赤道地区虽然气温高,但因降水多,雪线反而较低,说明影响图中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有气温与降水。
6.A X地位于北极圈附近,多受暖流和西风影响,温度较高,故X地雪线较高。
名师点睛 副热带地区气流下沉,气温高,积雪易融化,雪线最高。如南纬20°~25°的安第斯山脉,雪线最高可达6
400米,是世界上雪线最高的地方。赤道地区由于对流旺盛,云层较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低于副热带地区高,且降水较多,冰雪消融量少于副热带地区,雪线较低。如非洲赤道附近地区雪线高度为4
500~5
600米。中高纬地区,随纬度升高,气温降低,雪线也随之降低。如北极圈附近雪线高度在200米以下。
二、非选择题
7.答案 (1)从赤道到两极 热量
(2)地形 洋流 热带雨林带 非地带性
(3)垂直地域 ②
(4)北坡受来自陆地的东北信风影响,降水少;南坡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多
解析 (1)图Ⅰ中①②③自然带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体现了自然带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分异因素是热量。(2)受沿岸暖流和地形的影响,乙处降水丰富,形成了热带雨林带,这属于自然环境地域分异中的非地带性现象。(3)图Ⅱ中自然带水平方向延伸,垂直方向更替,反映的是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其中d代表的植被类型为热带草原,与图Ⅰ中的自然带②的植被类型相同。(4)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气温高则雪线高,反之则低;降水多则雪线低,反之则高。甲山地应为乞力马扎罗山,北坡受来自陆地的东北信风影响,降水少;南坡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多。
第一节综合拔高练
选考练
1.B
2.A
5.D
6.A
7.C
1.B “拍摄当日”为3月25日,“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说明当地杂树不可能是常绿树种,而为落叶阔叶树种。杂树为适应当地环境的自然植被,故B正确。
2.A 常绿灌木生长条件介于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之间,其分布主要受制于气温高低。
3.答案 纬度
地表高差大,海拔较高的地区能种植温带作物;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冬季热量条件优于同纬度地区,山谷地区能种植热带作物。
解析 新库兹涅茨克纬度较高,适宜温带作物生长;攀枝花所在地纬度较低,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这种现象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攀枝花地处高山峡谷地区,由于海拔差异,植被呈现垂直地域分异,海拔高的地区能种植温带作物,山谷地区由于山地对北方冷空气的阻挡,冬季热量条件优于同纬度地区,能种植热带作物。
4.答案 热带草原带。1月植物繁茂,为热带草原的湿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多。7月草木枯黄,为热带草原的干季。受信风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少。
解析 根据图文中的信息:东非、10°S~15°S、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等可判断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1月为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气温高、降水多,植物繁茂;7月为干季,受信风带影响,气温高、降水少,草木枯黄。
5.D 新疆地处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较高。该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位于山前洪积平原上,因此公路北端海拔750米处也应位于山前平原上,其自然带应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为灌丛荒漠带。故D项正确。
归纳总结 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的特点
①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②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③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地所在纬度及其相对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地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④同一山地,阳坡自然带分布高于阴坡;同一自然带,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降低。
⑤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多于阴坡自然带数目。
6.A 由图中信息可知,磷高累积区位于海拔4
000米左右,说明该高度土壤营养物质丰富,土壤含水较多,有利于植物生长,但该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故该处的自然带应是高山草甸带,故A项正确。由于该山地处四川西部,纬度较低,海拔4
000米处不会有高山冰雪带,故B项错误。海拔4
000米处温度较低,热量不足,不适宜森林生长,故C、D项错误。
7.C 据图可知,2
000~3
000米处磷累积量较少。与4
000米处相比,2
000~3
000米处海拔低,温度高,蒸发强,土壤含水少,不利于磷累积,故A项错误,C项正确。由于海拔低、热量条件好,有林木生长,该高度生物生产量较高,故B项错误。由于地处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该高度地表径流量较大,故D项错误。
模拟练
1.C
2.D
3.D
4.B
5.C
6.D
7.B
8.B
9.A
选择题
1.C 图示为北半球由赤道到极点景观变化示意图,体现了自然环境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D ①植被为针叶林;②雨林地区气温高、降水多,有机质分解快,养分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①至②景观的变化主要由热量条件决定,但也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南半球在相对应的纬度缺少陆地,故而缺少针叶林。故D项正确。
3.D 山地出现草山草坡,说明其不是水平地域分异的表现,排除A、B。幕阜山主峰海拔1
596米,按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幕阜山的植被主要是阔叶林,不会出现草山草坡,排除C。幕阜山出现草山草坡,属于非地带性现象,D正确。
4.B 常绿林终年常绿,落叶林以冬季落叶树种为主,所以冬季落叶林中光照充足,逐渐出现常绿树种。常绿林取代落叶林是因为当地的光照条件好,能满足常绿林生长,B正确。
5.C 南方草山草坡主要分布在山地,山地不适宜发展种植业,D错误。山地出现草坡,说明气候条件不适宜森林生长,故不适宜发展林业,B错误。在草山草坡分布区大力发展畜牧业会造成草地退化,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A错误。草山草坡分布区可适度发展旅游业,C正确。
6.D 读图可知,各山体垂直自然带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正常分布,故其基带不是非地带性现象,进而可以根据基带判断纬度高低。由图可知,三峡大老岭和米仓山南坡基带都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都位于亚热带,但米仓山北坡基带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故米仓山应位于三峡大老岭的北面。太白山北坡和草链岭基带都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都位于温带,但太白山南坡基带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含常绿成分),故太白山纬度较草链岭低。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山地按照自南向北排列为三峡大老岭、米仓山、太白山、草链岭,D正确。
解题方法 一般山体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看海拔,不同山体比较所处纬度高低看基带。
7.B 太白山南北坡海拔基本相同,但相同海拔自然带不一定相同,A错误。太白山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均位于山顶。山顶体积、面积较小,不同坡向的水分、热量相互交换,水热条件基本一致,两坡在山顶处坡面环境差异小,水热条件差别小,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小,B正确、D错误。山顶处坡度差异大小对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影响小,C错误。故选B。
8.B 我国12月为冬季,读图可知,该林地12月晴天平均最低气温在15℃以上,说明该地为热带地区,我国热带地区的森林类型主要是热带雨林,B对;亚热带、温带和亚寒带地区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均在15℃以下,故A、C、D错。
9.A 冬季夜晚气温较低,水汽易冷却凝结形成雾,上午因雾没有完全消散,光照较弱,下午光照强,且下午太阳位于西边,林窗东侧日照较多,故与林窗西侧相比,林窗东侧的晴天平均最高气温较高,A对;冬季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林窗东侧和西侧的理论日照时间相同,B错;若东侧通风性好,则散热快,最高气温应偏低,C错;若东侧空气湿度大,则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应较强,最高气温应偏低,D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