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学
科
物理
年
级
八年级
教学形式
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讲述
课题名称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学情分析
1.第二章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生活。
2.教师在课堂上安排一些实验探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并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能力。
3.
学生对噪声很感兴趣,但了解的比较浅,因此教师要多举例,并鼓励学生举一些生活中与噪声有关实例。
4.
学生知识体系中,噪声是有害的,学生可通过阅读或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它的利用,拓展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的情感。
教材分析
噪声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成为本章学习的一个热门话题,虽然噪声的学习不是中考考试的重点,但它的学习要让学生知道物理来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所以本节课学习需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的学习理念。
教学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难点:噪声的等级
教学策略:
1、让学生多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做到资源共享。
2、利用视频资源展示乐音与噪声,噪声波形
3、媒体播放各种噪声,学生体验噪声强度及危害
4、利用手机下载的声强检测仪APP检测噪声等级,学生体验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引入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
噪声的来源
探究点二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探究点三
控制噪声的途径
声音多种多样,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声刺耳难听,让人感到心烦意乱。噪声问题伴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而逐渐突出。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与噪声有关的一些知识。
请同学们阅读噪声的来源,分组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说法?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4.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
归纳总结:噪声的含义
这个理论可从下面的演示实验得到证实。
[演示实验]观察噪声的波形。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
问题:实际生活是怎样控制噪声的?
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
学生思考并交流讨论:实际生活是怎样控制噪声的?
活动:减弱噪声
闹钟发出的声音怎样减弱?
学生猜想:乐音与噪声为什么会有两种决然不同的效果呢?
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并分组讨论。
归纳总结:噪声的含义
结论1: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结论2: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归纳总结:
1.噪声的等级的划分用分贝(dB)值表示,它实质上是指响度的大小。
2.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2)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3)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如喷气式飞机产生的噪声能够将附近建筑物的窗户玻璃震碎,噪声导致工作设备“疲劳”以至断裂等。
观察噪声的波形。
思考并讨论:我们身边的噪声主要来源有哪些?
例如:优美动听的音乐有时也会变为噪声。
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
学生思考:噪声强弱是如何划分的?其等级怎么表示?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什么地方?
学生阅读课本,并交流讨论。
学生思考并交流讨论:实际生活是怎样控制噪声的?
活动:体验噪声的等级
阅读课本并回答问题:
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
(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
(2)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
例:给噪声大的机器加隔音罩或加橡皮垫来吸收它的振动,给汽车和摩托车安装消音器,市区内禁止汽车鸣笛。
例:在公路和住宅区内设置屏障墙和种草、植树。
例:在高噪声车间里加装隔音板或让工人配戴消音耳塞。
活动:减弱噪声(学生体验)
利用视频资源展示乐音与噪声,学生体验并区分
利用视频资源展示噪声波形,学生体会
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做到资源共享。
媒体播放各种噪声,学生体验噪声强度及危害
利用手机下载的声强检测仪APP检测噪声等级,学生体验
减弱噪声的具体操作
板书设计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的来源
物理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
环保角度: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2、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3、噪声的控制途径
(1)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在传播过程中处减弱噪声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分层作业设计:
调查学校周围的噪声及其危害
调查噪声的控制的具体措施,多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