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内能 第3节 比热容第2课时—2020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复习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三章内能 第3节 比热容第2课时—2020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复习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8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30 17:1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十三章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第2课时
比热容相关的热量计算及应用
学习目标
1.应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2.会进行物体吸热、放热的简单计算。
重点难点
知道比热容的公式并能用来计算。
知识点一:应用比热容解释现象
比热容是指________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
℃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体现了物质的____________的强弱,据此来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吸放热能力
课堂导学
单位
(2019·新乡)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B.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
C.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
D.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
B
例1
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得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方法指导
知识拓展与延伸
水的比热容
 
(1)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它的物理意义:1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
J。
(2)水的比热容大的利用:
①取暖(冬季供热用的散热器、暖气、地暖等);
②作为冷却剂(汽车的发动机、发电厂的发电机冷却系统用水作冷却剂);
③调节气候(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形成海陆风;农民在秧田灌一些水,夜晚降温时,对秧苗起保护作用)
热量的计算公式:
,具体为:
吸热公式:

放热公式:
知识点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
 (1)(2019·崇信县)质量为3
kg的金属块,温度由20
℃升高到100
℃时,吸收的热量为2.4×105
J,求此种金属的比热容。
解:
例2
(2)(2019·安徽)某工厂利用地热温泉
水辅助冬季供暖。地热温泉水每天出水量为2.5×104
kg,温泉水的初温是80
℃,供暖后温度降到40
℃。温泉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试求:这些温泉水每天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2019·青山湖区改编)一个标准
大气压下,质量为0.5
kg、50
℃的水吸收8.4×104
J的热量后,水的温度升高了多少?水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利用
来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计算时要统一单位,注意
是温度的变化量。若不考虑热损失,则
(热平衡方程)。
方法指导
1.(2019·广州)小东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课堂达标
A.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B.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热量,水比沙子升温多
C.铁块和铝块升高相同温度,一定吸收相等的热量
D.质量相等的沙子和铁,降低相同温度,沙子放出的热量大于铁放出的热量
答案是D
2.(2018·玄武区)如表列出了几种
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物质
比热容c/[J/(kg·℃)]
物质
比热容c/[J/(kg·℃)]

4.2×103

2.1×103
酒精
2.4×103

0.88×103
砂石
0.9×103

0.39×103
A.物质的比热容与自身的状态无关
B.在阳光的照射下,相同质量的水和冰升温一样快
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降低相同温度,铝放出的热量多
D.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所以沿海地区的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
答案是D
3.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2
kg的水倒掉一半,则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J/(kg·℃);初温为20
℃,质量为1
kg的水吸收2.1×105
J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_____℃。
70
4.
(2019·遵化市期末)如图是小明
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甲、
乙两种固体物质加热时,根据测量结果描绘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在5
min内,甲物质的比热容________(选填“>”或“<”)乙物质的比热容;甲物质在整个过程中,内能___________(选填“不断增大”“先增大后不变”或“先增大后减小”)。
不断增大
<
5.(2019·定州市期末)如图所示是电
暖气和暖手宝,电暖气充入的是比热容小的液体,是为了通电后升温速度____(选填“快”或“慢”);而暖手宝要充入比热容大的液体,是为了使它在一次通电加热后可以放出更________(选填“多”或“少”)的热量。


6.(2019·交城县)如图是小明同学
探究“海水和海滩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画的一张示意图。根据图给的信息,他观察的时间是________(选填“中午”或“夜晚”),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比砂石的大。
夜晚
比热容
7.(2019·泸县)如图所示,是某物质
的凝固图象,第20
min的内能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10
min的内能;若该物质是均匀放热,且质量不变,那么500
g该液体从A点降温到B点,要放出________J的热量;从图象可以看出,该物质液态与固态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常见物质比热容:水4.2×103
J/(kg·℃),酒精2.4×103
J/(kg·℃),水银0.14×103
J/(kg·℃)]
小于
2∶1
8.(2019·武冈市)一个质量为50
g的烧红的铁块,温度为700
℃,若它的温度降低到280
℃释放的热量全部被质量为100
g,初温为50
℃的水吸收,
求:[c铁=0.46×103
J/(kg·℃),
c水=4.2×103
J/(kg·℃)]
(1)铁块放出的热量;
(2)水升高的温度;
(3)水的末温。
课堂提升
课堂小结
注:如何正确分析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体的质量、物质的种类及温度的变化量有关,分析热量的变化时,应兼顾三者,注意温度的变化量不是初温,也不是末温,而是两者之差。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通过相同加热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若加热时间相同,则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