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第一节 电是什么
【导学园地】
Ⅰ.摩擦起电的理解
(1)条件:不同种类的材料相互摩擦。
(2)实质:电荷的转移。
(3)标志:能吸引轻小的物体,比如能吸引灰尘、纸屑等。
Ⅱ.两个物体相互排斥,它们一定都带电荷;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它们不一定都带电荷。
Ⅲ.当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如果箔片张开,说明物体带电;如果箔片仍闭合,说明物体不带电。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物体带的电就越多。
【知识梳理】
一、摩擦起电Ⅰ
1.概念: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就说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带了 或者说带了 。?
2.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 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使 电荷分开。电子的转移方向与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的 有关。?
二、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Ⅱ
1.两种电荷:自然界存在 种电荷,人们把 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把 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2.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3.电荷量:物体所带 ,单位 (符号: )。?
电
电荷
创造
转移
正、负
强弱
两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排斥
吸引
电荷的多少
库仑
C
三、验电器Ⅲ
1.验电器:检验物体 。结构:① ,② ,③ 。?
2.原子结构:原子中心是 ,在其周围,一定数目的 在核外运动。?
3.静电现象及其应用:
(1)静电感应的实质:带电体靠近不带电的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的 作用,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
(2)静电现象的应用:静电 、静电植绒等。?
是否带电
金属球
金属杆
金属箔
原子核
电子
相互
复印
知识点一:摩擦起电
【典题1】干燥的天气里将毛衣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如图所
示的令人惊奇的现象,这是由于气球摩擦后 ,会 不带
电的头发。?
总结归纳
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必须是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摩擦时才可能带电。同种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相同,摩擦时不能带电。
(2)两个物体,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差别越大,相互摩擦时就越容易带电。
带电
吸引
【变式1-1】在空气干燥的冬天,化纤衣服表面很容易吸附灰尘,其主要原因是( )
A.冬天气温低
B.冬天灰尘多
C.化纤衣服创造了电荷
D.化纤衣服摩擦带了电
【变式1-2】打扫房间时,小易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黏上细小绒毛。擦过的镜面因 而带了电,带电体有 ? 的性质,所以细小绒毛被吸在镜面上。
D
摩擦
吸引轻小物体
知识点二: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
【典题2】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正电
B.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
C.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
D.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负电
A
方法技巧
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变式2-1】(2020昆明五华区期末)如图,A、B、C为三个用丝线悬吊着的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A球带正电,C球一定带正电
B.如A球带负电,C球一定带正电
C.如B球带正电,A球一定带正电,C球一定带负电
D.A、B一定带同种电荷,C可能不带电
D
知识点三:验电器
【典题3】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 )
A.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
B.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
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
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
名师点睛
检验物体带电的种类:可先给验电器带上已知的电荷,把被检验的物体接触金属球,观察金属箔张角的变化来确定。
知识点四:静电感应
【典题4】如图,在物理实验课上,小明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带有绝缘底座的导体A端,则导体B端应(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无法确定
B
规律总结
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法:
(1)摩擦起电:必须是由不同的物质组成的物体摩擦才会起电。且材料的绝缘性越好,越容易起电。
(2)接触带电:把不带电的物体去接触带电体,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电。如利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就是该方法。
(3)感应带电:让不带电的物体靠近带电体,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电。
【变式4-1】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去靠近不带电的导体B(带有绝缘底座),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导体B的左端带 电荷,右端带 电荷。?
【变式4-2】丝绸与玻璃棒摩擦,丝绸会带 电荷,如果将丝绸与一个带负电荷的轻质小球靠近,它们之间会互相 (选填“吸引”或“排斥”)。?
负
正
负
排斥
易错点:物体相互吸引时带电情况的判断
1.如图所示,李明拿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丝线悬挂的轻质小球时,它们相互吸引,则关于小球的带电的情况,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
2.(2020深圳中考)在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实验中,用绝缘细线悬
挂两个小球,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B.两球可能带异种电荷
C.两球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D.两球均只受两个力
易错提醒
判断物体带何种电荷时,忽视了带电体的性质而错误地认为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就一定带异种电荷。
D
A
【基础巩固练】
1.在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2.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 )
A.一定带正电荷 B.一定带负电荷
C.可能带负电荷 D.可能带正电荷
B
D
3.将两个充气后的气球悬挂起来,让它们碰在一起。用毛织品分别摩擦两个充气的气球相接触的部分。放开气球后,我们观察到两气球分开,这是因为( )
A.两气球带上异种电荷
B.两气球带上同种电荷
C.两气球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D.无法确定
4.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
捋几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 (选填“同
种”或“异种”)电荷,这种使塑料丝带电的方法称为 。?
B
同种
摩擦起电
5.据科学家研究,蜜蜂会吸引带正电的花粉,是因为它飞行过程中与空气摩擦,由于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上了静电。有趣的静电现象还被用于
整理年代久远的古书,为了防止翻动时损坏书页,需要先给书“充电”使书页分开,
该方法利用了 的原理。?
6.如图所示,用一个带负电的物体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b时,金属球b带上
电,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因带 相互排斥而张开一定角度。?
得到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负
同种电荷
【核心素养练】
7.下表是几位科学家研究摩擦起电得出的物体的带电次序。表格中的任何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
(1)由表可知玻璃棒 (选填“能”或“不能”)带正电, (选填“能”或
“不能”)带负电。?
(2)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绢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 (选填“强”或“弱”),羊毛与绢摩擦后,羊毛带 电,绢带 电。?
(3)由表 (选填“能”或“不能”)判断猫皮与尼龙摩擦两者的带电情况。?
能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根据西耳
斯比资料
石棉
玻璃
云母
羊毛
猫皮
铅
绢
纸
木棉
蜡
根据蒙科
马利资料
羊毛
尼龙
粘胶丝
木棉
酸碱
盐
丙烯
树脂
聚乙
烯醇
能
弱
正
负
不能
1.(2019潍坊中考)如图所示,人在科技馆内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一
根根竖起并散开,由该现象可推断竖起的头发丝所带的电荷一定是( )
A.正电荷 B.负电荷
C.异种电荷 D.同种电荷
2.(2019娄底中考)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时,发现吸管被推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管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
B.吸管和餐巾纸摩擦后,两者带同种电荷
C.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得电子带负电
D.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失电子带负电
D
C
3.(2019昆明中考)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 电,验电器是利用了
的规律制作的。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通过摩擦使电子在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发生了 。?
负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