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
【导学园地】
Ⅰ.(1)升华条件:在任意温度下、任何固体表面都会发生升华现象。
(2)凝华条件:①压强要达到或超过饱和汽压,②温度要降到该物质的凝固点。
Ⅱ.六种物态变化
【知识梳理】
一、升华Ⅰ
1.物理学中将物质直接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称为升华。?
2.升华是 热过程。?
3.常见的升华现象: 。?
二、凝华Ⅰ
1.物质从 态直接变为 态的过程称为凝华。?
2.凝华是 的相反过程,凝华是 热过程。?
3.常见的凝华现象: 。?
?
固
气
吸
干冰升华、樟脑球变小
气
固
升华
放
冰花、雾凇、霜
知识点一:升华和凝华
【典题1】(2019北京中考)古诗《立冬》中,有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诗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 )
A.凝华 B.凝固
C.汽化 D.液化
方法技巧
理解和识别升华和凝华现象时,要抓住物质的初态、末态和关键词“直接”来分析。即
A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物态变化
初状态
末状态
关键词
升华
固态
气态
直接
凝华
气态
固态
直接
【变式1-1】(2019临沂中考)四季分明的临沂有许多美丽的自然现象。下列现象由于凝华形成的是( )
【变式1-2】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
D
升华
凝华
知识点二: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
【典题2】(2020保山期中)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轿子雪山上的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昭通苹果树上的露珠——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褚橙树叶上的霜——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滇池的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规律总结
水的三态之间的转化及吸、放热情况:
D
【变式2-1】“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该诗出自《红楼梦》,诗中“重露”“繁霜”的形成过程( )
A.都要吸热 B.都要放热
C.都是凝华 D.都是液化
【变式2-2】(2019荆门中考)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
D.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B
D
易错点:升华、凝华现象的判断
1.(2019巴中中考)风景优美的光雾山,夏天云雾缭绕,冬天大雪纷飞,宛若人间仙境。其中关于雾、雪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液化、凝华 B.汽化、凝华
C.汽化、凝固 D.液化、凝固
2.(2019天水中考)一提到“雾凇”,许多人总会联想到东北地区,其实甘肃省的一些地区也会遇到这个现象。如图为天水出现的“雾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雾凇和冰的形成过程一样
C.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D.雾凇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A
C
易错提醒
判断升华和凝华现象,关键是看产生的现象是不是在气态与固态之间直接发生变化,若经历了液态,则一定不是升华或凝华现象。
【基础巩固练】
1.下列现象与解释相符的是( )
A.煮熟饭后打开锅盖看到的“白气”是一种液化现象
B.夏天,汽车里开了空调,窗户玻璃上的水珠,是由水蒸气吸热液化而来的
C.人工降雨主要是利用干冰迅速熔化来实现的
D.从冰箱中取出冰棒时手被冰棒黏住了,这是因为手上的汗凝华了
2.(2019海南中考)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凝固
B.升华和凝华
C.汽化和液化
D.液化和凝固
A
A
3.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水中。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碘附着在试管内壁上。关于物质碘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先放热升华,后吸热凝华
B.先吸热升华,后放热凝华
C.先放热熔化,后吸热凝固
D.先吸热熔化,后放热凝固
4.(2019随州中考)在一部动画片里,雷公公询问起“雾、露、霜、雪”四姐妹的出身由来,你认为她们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固而来
C.霜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
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B
C
5.(2019郴州中考)为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可利用冰块或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 )
A.冰块和干冰熔化吸热
B.冰块和干冰升华吸热
C.冰块升华吸热、干冰熔化吸热
D.冰块熔化吸热、干冰升华吸热
6.(2020曲靖一模)如图是冬季云南省不同区域的自然景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的霰(xiàn)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粒,是凝华形成的
B.乙图的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丙图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丁图的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
B
7.亚轩同学和爸爸在酒店吃饭时,点了一款新推出的甜品,发现盛甜品的碗周围冒着白气,询问后得知,原来是下面盛水的碗里加了干冰。拿去上面的碗,看到下面碗里的液体在“沸腾”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甜品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的现象
B.甜品周围的白气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干冰升华使碗中的水吸热后沸腾
D.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从水中冒出
8.小付买了一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 “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
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了小水滴。(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D
升华
液化
9.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
图,这层霜是由 经过 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
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
变成水珠 (选填“会吸热”“会放热”或“不会吸热或放热”),
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10.(2020昆明官渡区月考)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
而来的。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 成小水珠附着在物体上,这就是露水,若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就形成 。深秋或冬天,夜晚温度迅速降到0 ℃以下,水蒸气会直接 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
水蒸气
凝华
会放热
内侧
汽化
液化
雾
凝华
【核心素养练】
11.(2020原创)小康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中:
甲 乙
(1)如甲图所示,碘锤下部有少量的碘颗粒,当用酒精灯微微加热碘锤下部时,会看到碘锤内出现 ,而碘颗粒将 。停止加热,并在碘锤上部滴入适量冷水,你会看到碘锤内的碘蒸气减少,而碘锤的 (选填“上部”“下部”或“整个玻璃壁”)出现大量碘颗粒,此现象说明碘凝华 热。?
(2)细心的小轩却发现小康的实验中出现了液态碘,他猜想:固态碘很可能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难以说明碘升华了,他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为800 ℃,碘的熔点为113.7 ℃,水的沸点是100 ℃。为了验证碘确实升华了,他改进了实验,用水浴法加热碘锤,如图乙所示,果然只看到了固态碘和气态碘之间的变化,没有液态碘的出现,这是因为? 。?
紫色气体
减少
上部
放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沸水的温度最高为100 ℃,达不到碘的熔点,碘无法熔化
1.(2019贵阳中考)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着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
低时,还会看到窗玻璃上结有冰花。下列关于水珠、冰花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它们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
B.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外一侧
C.它们均是水蒸气液化形成
D.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内一侧
2.(2019枣庄中考)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