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2.4 比例的基 本性质 冀教版 (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2.4 比例的基 本性质 冀教版 (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30 07:0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例的基本性质
新课导入
什么叫做比例?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要想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要看它们的比值是不是相等。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 0.2∶2.5和4∶50
同学们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推进新课
4 ∶ 5 = 8 ∶10
外项
内项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例的内项、外项分别是什么?
外项
内项

32 : 320 = 1 : 10
我们知道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那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探究下。
32 : 320 = 1 : 10
外项
内项
内项积是:
320× 1
外项积是:
32×10
32 ×10= 320× 1
组成比例的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相等
观察组成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并探究它们的关系。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交流。
如: ∶0.5=1.2∶ ,两个外项的积是
× =0.6,两个内项的积是0.5×1.2=0.6。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验证其他的比例有没有这个规律.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如:
3×15=5×9。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这个规律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同学们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随堂演练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 0.2∶2.5和4∶50
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
0.2∶2.5=4∶50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有几种方法?同学们讨论交流后,举手回答。
两种方法:
1.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2.两个比的两个外项之积是否等于两个比的内项之积。
1
.完成练习七思考题。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