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2.1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2.2归纳中国地势特征。2.读图2.2掌握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及每一个阶梯的地形、海拔3.分析这种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和交通的影响。
教学重点 1.读图2.2掌握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及每一个阶梯的地形、海拔2.分析这种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和交通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分析这种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和交通的影响。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教学提示
导入新课 结合旅游激发兴趣。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秀美,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那么同学们想不想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中国的自然环境。
讲授新课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自主探究题:1.读图2.2归纳中国的地势特征。2.读图2.2归纳填表。阶梯地形海拔第一阶梯分界线第二阶梯分界线第三阶梯3.分析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P23 活动2、3、4)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独立完成填表,合作讨论第3题。师生交流提高:学生到黑板上填表,师强调位于每一阶梯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归纳: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2.三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一阶梯: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3.地形 第二阶梯:塔里森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黄土、云贵高原 1000-2000米 第三阶梯: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师重点点拨4.影响: ①气候:来自海岸的湿润气流可以深入内陆,形成丰沛降水。②河流:西高东低,使大河自西向东流,注入海洋,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③交通: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对于这一部分让学生先分析,师可以适当提示,点播、以便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学生自主完成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完成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完成
达标练习 沿着北纬32°做剖面图,如下:(同步P29)在剖面图上标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范围。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 高原 ② 山脉③ 盆地 ④ 山脉⑤ 平原 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一、地形呈阶梯状 1.地势: ①气候2.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4.影响 ②河流3.地形及海拔 ③交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