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制作灭火器”
说课内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教材分析
实验原理
实验分析和改进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趣味小实验
实验效果评价
“制作简易灭火器”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的实验探究,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燃烧和二氧化碳有所了解,具备了对燃烧现象及灭火原理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此实验可以让学生将化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们知道只要肯动脑筋,我们可以运用我们所学知识创造奇迹。
一、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实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理解灭火的原理
②了解常见灭火器的原理
③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实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与探究,利用科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会联系生活来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
实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
探索精神
②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③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探究
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分析和改进
1、此实验不足之处:
(1)、此实验用浓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剧烈,并伴有大量气泡和液体混合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2)、抽滤瓶和小试管都是玻璃仪器,倒转的时候容易碰撞.
2、改进方案及其优点:
(1)用小苏打和白醋代替碳酸钠和浓盐酸,反应不会太剧烈,用的酸是醋酸,弱酸不会造成伤害;
(2)用塑料瓶代替抽滤瓶,用纸巾代替小试管,避免仪器碰撞,塑料瓶耐压、瓶口密封性好,安全性好;
(3)加入洗洁精,让泡沫更丰富,灭火效果更佳;
(4)实验材料来源于生活,容易获得;
(5)实验装置组装简单,操作简便;
实验探究:自制简易灭火器
三、实验原理:小苏打和醋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加入洗洁精能产生大量泡沫,瓶内气压增大,打开小孔,二氧化碳气体带着泡沫冲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以灭火,泡沫覆盖在火的表面,隔绝了空气,双重作用达到好的灭火效果。
碳酸氢钠+乙酸 乙酸钠+二氧化碳+水
实验探究:自制简易灭火器
四、实验器材
实验仪器:塑料瓶(高、低)、烧杯、橡胶塞、蜡烛、火柴、纸巾、细线、废纸、铁夹、气球、记号笔
实验用品:小苏打、洗洁精、白醋、浓盐酸
五、实验步骤:
1、先将塑料瓶打孔,串上一根细线;
2、在瓶子中加入适当的白醋和洗涤剂;
3、在一张纸巾上放上小苏打,包起来,一端用细线捆好,另外一端拴在瓶盖上的细线上,在瓶盖外的另一根线夹上一个铁夹,用于固定纸包不下掉;
4、将栓有小苏打纸包的塞进瓶子内,移动铁夹让纸包不要泡入白醋中,让其悬空而挂;
4、取下铁夹,用手指堵住瓶盖小孔,将瓶子倒立,摇晃瓶子,待产生大量气泡松开手指,将泡沫喷射于火堆上。
六:趣味小实验:
1、简易灭火器:
在大烧杯中倒入小苏打和白醋,将烧杯口凑近三只高低不同的点燃的蜡烛。
2、灭火球:
在一个塑料瓶中加入小苏打和浓盐酸,立即在瓶口套上气球,用气球收集气体,然后捏紧气球,标上名称,将其凑近放在烧杯中蜡烛,放松气球口,让气体出来。
提问:你还能做出其他款式的灭火器吗?
趣味小实验的作用:拓展学生思维,不要局限于课本上的实验,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创新,让学生明白创新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七、实验效果分析:
1、产生泡沫较丰富,灭火效果好;
2、喷射效果好;
3、安全性高;
4、取材容易,贴近生活;
5、操作简便;
6、学生感觉到自己也能做、想去做。
感谢各位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