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诗“活动探究之新诗”教学课件(共23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诗“活动探究之新诗”教学课件(共23张幻灯片)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30 15:4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活动探究
之 新诗
诗歌之自主欣赏
1.背景
2.情感基调
3.意象与意境
4.思想感情
5.结构美
6.语言美
7.韵律美
一、示例:三十年代诗三首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1936
《我爱这土地》 艾青 1938
《我看》 穆旦 1938
时代背景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完成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肩负起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写作背景
《基础训练》1、4、15页“常识介绍”
望文生义
曲1《春:森林交响曲》
曲2《英雄的黎明》
曲3《The Ludlows》
《沁园春 雪》
《我爱这土地》
《我看》
1.你觉得这几首诗的感情基调分别是怎样的?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些情感基调?
分组讨论:
1、2小组:《沁园春 雪》
3、4小组:《我爱这土地》
5、6小组:《我看》
要求:
讨论时间:3分钟
各组展示时间:2分钟
请各小组指定一名代表将讨论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诗歌诵读欣赏
1.《沁园春 雪》
诗歌诵读欣赏
2.《我爱这土地》
诗歌诵读欣赏
3.《我看》
分组诵读展示
意象
那是一棵树
景物
那是一棵孤独的树
意象
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就是意象
意境
多个意象
意 境
营造氛围,传递情感
作 用
构 成
诗中有哪些意象?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构成了怎样的意境?
分组讨论:
1、2小组:《沁园春 雪》
3、4小组:《我爱这土地》
5、6小组:《我看》
要求:
讨论时间:10分钟
各组展示时间:5分钟
请各小组指定一名代表将讨论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深入赏析:结合意境与背景,分析三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组讨论:
5、6小组:《沁园春 雪》
1、2小组:《我爱这土地》
3、4小组:《我看》
要求:
讨论时间:5分钟
各组展示时间:2分钟
请各小组指定一名代表发言展示。
总结
《沁园春 雪》: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我爱这土地》:抒发了作者在祖国遭遇不幸之际的悲愤和对祖国深沉炽热的爱。
《我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1.分组研讨:
《沁园春 雪》、《我爱 这土地》 、 《我看》

2.分组展示
合作探究:结构美
分组研讨:《沁园春 雪》
1.“竞”
2.“惜”
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5.“顿”
6.“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合作探究:语言美
合作探究:韵律美
(一)诗歌的韵律美:
1.外在的音韵, 节奏
2.内在的情感起伏
(二)诠释:以声传情,以声传美
诵读
课后:小试牛刀 尝试创作
在这三首诗歌中各选取三四个意象,串联一首小诗,传递出你怎样的感情?
格式:1.意象:
2.创作:
3.情感:

二、小组合作探究:
《乡愁》 余光中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合作探究:
三组探究《乡愁》,另三组探究《你是人间四月天》,组内合作完成:
1.背景
2.情感基调
3.意象与意境
4.思想感情
5.结构美 (要求板书)
6.语言美 (任选两句或两词语评析其表达效果)
7.韵律美 (诵读展示)
三、课堂展示:
1.《乡愁》 余光中
2.《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