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练
第十三章
内能
13.1
分子热运动
一、选择题
1.在下列现象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柳絮飘舞
B.荷花飘香
C.落叶纷飞
D.雪花飞扬
2.下列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
B.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3.下列诗词中都蕴涵着物理知识,其中能体现“物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C.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D.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4.下面对于分子运动论的理解错误的是
A.物体是由大量的微小分子组成的
B.扩散现象是微观上大量分子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的宏观表现
C.阳光下可以看到漂动的灰尘是分子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5.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
B.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
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
D.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海绵很容易被压缩
B.湿衣服在阳光下逐渐晒干
C.春天,校园里花香扑鼻
D.高压下,油罐里的油能从罐壁渗出
7.关于物质的构成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空隙
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破裂处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很微弱
8.关于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C.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D.固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三、填空题
9.为了应对新型冠状肺炎,防疫人员将消毒液喷洒在室外的楼道、走廊里,不一会儿室内也闻到了消毒液的气味,扩散现象表明_____,不久后,喷洒后的潮湿地面会逐渐变干,这是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10.大多数汽车防冻冷却液是以水和乙二醇为原料混合而成的,其中主要成份是水,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的特点.配制防冻冷却液时将乙二醇加入水中,二者混合后实际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乙二醇的总体积,这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同时也说明_____.
11.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表明固体之间也能发生_____现象;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_____.
12.取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柱,使它们紧密接触并压紧后,居然可以在它们下面吊起一盏台灯而不分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往盛有一半水的氧化长玻璃管中注满酒精,封闭管口,反复翻转几次,发甲丙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如图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碳>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两瓶中气体都变成红棕色,此现象说明分子处在______;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你认为_______图放置最不合理。
13.山西老陈醋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小明周末参观醋厂,远远就闻到了浓郁的醋香,这是__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
14.用盐水腌蛋,过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这是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相比较而言煮茶叶蛋时,蛋很快就会咸,这说明了该运动与_____有关.
三、实验题
15.用力将端面已锉平的两块铅柱紧压在一起,然后将它们悬挂起来,并在下方挂一重物,发现两铅柱不分开(如图甲)。对此现象,小金有疑惑:两铅柱不分开的原因是大气压力造成还是其他引力造成?于是小金将图甲所示的铅柱与重物固定在一个玻璃钟罩内(如图乙),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
(1)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气体的压强_______
(2)如果在抽气过程中,钟罩内两铅柱分开了,则_______
(3)如果在抽成真空时,钟罩内两铅柱也不分开,则_______
16.16.如图所示是四个热学实验。请在下面空格处用序号表示相关实验:
甲:两块表面平整光滑的铅块压紧后可吊起重物。
乙:加热使水佛腾,水蒸气冲起软木塞。
丙: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丁:绳子摩擦使铜管内的乙醚沸腾,蒸气冲起软木塞。
(1)其中______两个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
(2)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_____
17.课堂上,杨老师将断成两段的均匀圆柱形铅块A、B的两端面磨平.将磨平的端面相对,用力压紧,两段铅块合在了一起,就像没有断开过一样.接着杨老师按如图甲所示的方式把合在一起的铅块竖直悬挂于铁架台上,然后在铅块下面悬吊了多个钩码,两铅块仍未分离.面对出乎意料的现象,同学们议论纷纷.
(1)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呢?同桌的小李、小赵同学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你的看法是________.
(2)在如图甲所示的状态下,取下钩码,为了粗略地测出A、B两个铅块之间的分子作用力的大小,小李、小赵同学找来了以下器材:
A.刻度尺
B.停表
C.弹簧测力计
D.温度计
E.量筒
F.小桶
G.细沙
①他们应该选择的器材是其中的________.(填器材的字母代号)
②他们的实验操作过程是_____________.
③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出A与B之间的分子作用力大小是Fx=________.
四、综合题
18.1克食盐中约有1.04×1022个分子,把1克食盐投入一个水库中,已知水库的蓄水量为4×109m3,如果食盐分子均匀分布在水库的水中,那么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通过以上计算,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19.位于我市湘江中的橘子洲自古被称为小蓬莱,是世界城市中最长的内河绿洲,东临长沙城,西望岳麓山,四面环水,绵延十里.介名山城市间,浮袅袅凌波上.春来,波光粼粼,鸟声阵阵;盛夏,纳凉消暑,嬉戏水中;秋至,柚黄橘红,清香一片;深冬,凌寒剪冰,江风戏雪.是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所在地.
上面的描述中有许多物理现象,请你从中举出两例并说出它们所包含的物理知识.
20.证明液体、气体在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最著名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在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
实际上是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
(1)做布朗运动的是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小颗粒”)
(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_分子的运动(选填:“液体”或“固体”)
(3)如何使布朗运动加快、至少说出两种说法。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A
4.C
5.B
6.A
7.BCD
8.AB
9.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汽化
10.比热容大
分子之间有间隙
11.扩散
引力
12.引力
分子间有空隙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状态
乙
13.扩散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4.扩散
温度
15.逐渐减小
不能
能
16.
甲、丙
引力
丁
17.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C、F、G
把小桶F挂在铅块B上,向小桶中加沙子,直到铅块A与铅块B刚好分离,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铅块B、小桶以及小桶中沙子的总质量m,根据公式G=mg计算总重力G
mg
18.2.6×106,通过这一计算可以看出,分子非常小,数目非常多.
19.“鸟声阵阵”,表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清香一片”,香气是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等。
20.小颗粒
液体
提高水的温度;使花粉变得更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