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粤教版选修3—1第2章
电路含答案
粤教版选修3—1第二章
电路
1、(双选)如图所示是插头式电阻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箱的铜塞拔出的越多,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
B.电阻箱连入时要拔出一些铜塞,以免电路短路
C.此电阻箱能得到的最大阻值为10
Ω
D.要想使电阻箱的电阻为8
Ω,应拔出的铜塞是3和5
2、有三个同学分别对各自手中的电阻进行了一次测量,三个同学把对每个电阻测量时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描点到同一U?I坐标系中,如图所示,这三个电阻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RaB.Ra>Rc
C.Ra>Rb
D.Rb=Rc
3、(双选)如图所示为闭合电路中两个不同电源的U?I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势E1=E2,短路电流I1>I2
B.电动势E1=E2,内阻r1>r2
C.电动势E1>E2,内阻r1>r2
D.当工作电流变化量相同时,电源2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
4、某同学把电流表、干电池和一个定值电阻串联后,两端连接两支测量表笔,做成了一个测量电阻的装置,如图所示.两支表笔直接接触时,电流表的读数为满偏电流Ig;两支表笔与400
Ω的电阻相连时,电流表的读数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测量电阻装置的内阻200
Ω,图中A接黑表笔
B.该测量电阻装置的内阻200
Ω,图中A接红表笔
C.该测量电阻装置的内阻400
Ω,图中A接黑表笔
D.该测量电阻装置的内阻400
Ω,图中A接红表笔
5、如图所示,直线A为某电源的U?I图线,曲线B为标识不清的小灯泡L1的U?I图线,将L1与该电源组成闭合电路时,L1恰好能正常发光.若将相同材料制成的标有“3
V,20
W”的灯泡L2与该电源组成闭合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源的内阻
Ω
B.把灯泡L1换成L2,L2可能正常发光
C.把灯泡L1换成L2,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相等
D.把灯泡L1换成L2,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变小
6、如图所示,低电位报警器由两个基本的门电路与蜂鸣器组成.该报警器只有当A端输入电压过低时(与B相同),蜂鸣器才会发出警报,则( )
A.甲是“或”门,乙是“非”门
B.甲是“或”门,乙是“与”门
C.甲是“与”门,乙是“或”门
D.甲是“与”门,乙是“非”门
7、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计(电源两端电压恒定),已知R1=2
kΩ,R2=3
kΩ,现用一个内阻为6
kΩ的电压表并联在R2的两端,电压表的读数为6
V.若把它接在a、b两点间,电压表的读数为( )
A.18
V
B.12
V
C.8
V
D.6
V
8、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2
V,内阻r=1.0
Ω,电阻R1=4.0
Ω,R2=7.5
Ω,R3=5.0
Ω,电容器的电容C=10
μF,闭合开关S,电路达到稳定后电容器的电荷量为( )
A.4.5×10-5
C
B.6.0×10-5
C
C.7.5×10-5
C
D.1.2×10-4
C
9、欧姆表是由表头、干电池和调零电阻等串联而成的.有关欧姆表的使用和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电阻前要使红、黑表笔短接,调节调零电阻,使表头的指针指最左端
B.红表笔与表内电池正极相接,黑表笔与表内电池负极相连接
C.红表笔与表内电池负极相接,黑表笔与表内电池正极相连接
D.测电阻时,表针偏转角度越大,待测电阻值越大
10、如图所示为汽车蓄电池与车灯(电阻不变)、电动机组成的电路,蓄电池内阻为0.05
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只接通S1时,电流表示数为10
A,电压表示数为12
V;再接通S2,启动电动机工作时,电流表示数变为9
A,则( )
A.蓄电池的电动势为12
V
B.此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34
A
C.此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25
A
D.此时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500
W
11、如图所示,用两个基本门电路连接成逻辑电路,根据该电路的真值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B
Z
0
0
0
0
1
1
1
0
0
1
1
A.虚线框内应是“与门”,真值表内空缺处应填“0”
B.虚线框内应是“或门”,真值表内空缺处应填“0”
C.虚线框内应是“与门”,真值表内空缺处应填“1”
D.虚线框内应是“或门”,真值表内空缺处应填“1”
12、在图甲所示电路中,R1、R2均为定值电阻,且R1=100
Ω,R2的阻值未知,R3是一滑动变阻器,当其滑片从最左端滑至最右端的过程中,测得电源的路端电压U随电流I的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其中图线上的A、B两点是滑片在变阻器上的两个不同端点时分别得到的.求:
甲 乙
(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2)定值电阻R2的阻值;
(3)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值.
13、如图所示为两个非门和一个或门组成的一个复合门电路,请在下表填写该门电路的电路状态表.
输入
输出
A
B
Z
(高二)物理粤教版选修3—1第2章
电路含答案
粤教版选修3—1第二章
电路
1、(双选)如图所示是插头式电阻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箱的铜塞拔出的越多,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
B.电阻箱连入时要拔出一些铜塞,以免电路短路
C.此电阻箱能得到的最大阻值为10
Ω
D.要想使电阻箱的电阻为8
Ω,应拔出的铜塞是3和5
AB [铜塞全部拔出时,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为20
Ω,C错;全部插入时电阻为零,所以A、B对;电阻为8
Ω时应拔出的是1、2、4或1、3、4,D错.]
2、有三个同学分别对各自手中的电阻进行了一次测量,三个同学把对每个电阻测量时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描点到同一U?I坐标系中,如图所示,这三个电阻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RaB.Ra>Rc
C.Ra>Rb
D.Rb=Rc
B [由公式R=可知,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则由图可知,a、b的电阻相等,且大于c的电阻,则有Ra=Rb>Rc;故B正确,A、C、D错误.]
3、(双选)如图所示为闭合电路中两个不同电源的U?I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势E1=E2,短路电流I1>I2
B.电动势E1=E2,内阻r1>r2
C.电动势E1>E2,内阻r1>r2
D.当工作电流变化量相同时,电源2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
AD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E=U+Ir.当I=0时,U=E,即U?I图线和U轴的交点坐标值表示电源电动势,两电源的电动势相等.当U=0时,I=,由题图知,U?I图线和I轴的交点坐标值表示短路电流,则I1>I2,A正确;而r=||,即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由题图知r14、某同学把电流表、干电池和一个定值电阻串联后,两端连接两支测量表笔,做成了一个测量电阻的装置,如图所示.两支表笔直接接触时,电流表的读数为满偏电流Ig;两支表笔与400
Ω的电阻相连时,电流表的读数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测量电阻装置的内阻200
Ω,图中A接黑表笔
B.该测量电阻装置的内阻200
Ω,图中A接红表笔
C.该测量电阻装置的内阻400
Ω,图中A接黑表笔
D.该测量电阻装置的内阻400
Ω,图中A接红表笔
B [由题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E=I1(Rg+R+r)=Ig×(Rg+R+r)
E=I2(Rg+R+r+400)=×(Rg+R+r+400)
R内=Rg+R+r,则由上面两式可得R内=200
Ω;黑表笔与内部电源的正极相连,故B接黑表笔,A接红表笔;故B正确,A、C、D错误.]
5、如图所示,直线A为某电源的U?I图线,曲线B为标识不清的小灯泡L1的U?I图线,将L1与该电源组成闭合电路时,L1恰好能正常发光.若将相同材料制成的标有“3
V,20
W”的灯泡L2与该电源组成闭合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源的内阻
Ω
B.把灯泡L1换成L2,L2可能正常发光
C.把灯泡L1换成L2,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相等
D.把灯泡L1换成L2,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变小
C [由图读出电源的电动势为E=4
V,图线A的斜率大小表示电源的内阻,则r=
Ω=0.5
Ω,故A错误;灯泡与电源连接时,A、B两图线的交点表示灯泡的工作状态,则知其电压U=3
V,I=2
A,则灯泡L1的额定电压为3
V,功率为P1=UI=6
W.把灯泡L1换成“3
V,20
W”的灯泡L2,不能正常发光,而由P=知:灯泡L2的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R2=eq
\f(U,P2)==0.45
Ω,灯泡L1的电阻为R1==
Ω=1.5
Ω,则知正常发光时灯泡L2的电阻更接近电源的内阻,但是这里灯泡并没有达到正常发光,此时L2的电阻是不确定的;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变大,可能相等,也有可能变小,故B、D错误,C正确.]
6、如图所示,低电位报警器由两个基本的门电路与蜂鸣器组成.该报警器只有当A端输入电压过低时(与B相同),蜂鸣器才会发出警报,则( )
A.甲是“或”门,乙是“非”门
B.甲是“或”门,乙是“与”门
C.甲是“与”门,乙是“或”门
D.甲是“与”门,乙是“非”门
A [若甲是“或”门,乙是“非”门,当输入电压为低电压,经过“或”门输出为低电压,经过“非”门输出为高电压,蜂鸣器发出警报,当输入为高电压,经过“或”门输出为高电压,经过“非”门输出为低电压,蜂鸣器不发出警报.故A正确.乙只有一个输入端,不会是“或”门和“与”门,故B错误,C错误;若甲是“与”门,乙是“非”门,不管输入电压为低电压还是高电压,经过“与”门后输出为低电压,经过“非”门后输出高电压,蜂鸣器都会发出警报,故D错误.]
7、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计(电源两端电压恒定),已知R1=2
kΩ,R2=3
kΩ,现用一个内阻为6
kΩ的电压表并联在R2的两端,电压表的读数为6
V.若把它接在a、b两点间,电压表的读数为( )
A.18
V
B.12
V
C.8
V
D.6
V
B [电压表并联在R2两端时,并联部分的电阻为=
kΩ=2
kΩ,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动势为12
V;电压表并联在a、b两端时,测量的是电源的电动势,所以其示数为12
V,故选B.]
8、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2
V,内阻r=1.0
Ω,电阻R1=4.0
Ω,R2=7.5
Ω,R3=5.0
Ω,电容器的电容C=10
μF,闭合开关S,电路达到稳定后电容器的电荷量为( )
A.4.5×10-5
C
B.6.0×10-5
C
C.7.5×10-5
C
D.1.2×10-4
C
B [闭合开关S,R1和R3串联,电容器的电压等于R3的电压,为U=E=×12
V=6.0
V;电容器上所带的电荷量Q=CU=10×10-6×6.0
C=6.0×10-5
C,故选B.]
9、欧姆表是由表头、干电池和调零电阻等串联而成的.有关欧姆表的使用和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电阻前要使红、黑表笔短接,调节调零电阻,使表头的指针指最左端
B.红表笔与表内电池正极相接,黑表笔与表内电池负极相连接
C.红表笔与表内电池负极相接,黑表笔与表内电池正极相连接
D.测电阻时,表针偏转角度越大,待测电阻值越大
C [测量电阻之前都要进行欧姆调零,使指针指最右端电阻为零处,所以A错误;由欧姆表内部结构可知B错误,C正确;测电阻时,表针偏转角度越大,说明通过表头的电流越大,待测电阻值越小,故D错误.]
10、如图所示为汽车蓄电池与车灯(电阻不变)、电动机组成的电路,蓄电池内阻为0.05
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只接通S1时,电流表示数为10
A,电压表示数为12
V;再接通S2,启动电动机工作时,电流表示数变为9
A,则( )
A.蓄电池的电动势为12
V
B.此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34
A
C.此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25
A
D.此时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500
W
C [只接通S1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U+Ir=12+10×0.05=12.5
V,故A错误.车灯的电阻为R灯==
Ω=1.2
Ω,再接通S2后,流过电动机的电流为I电动机=-I′=
A-9
A=25
A,故B错误,C正确.此时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PM=U′·I电动机=I′R灯·I电动机=9×1.2×25=270
W,故D错误.]
11、如图所示,用两个基本门电路连接成逻辑电路,根据该电路的真值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B
Z
0
0
0
0
1
1
1
0
0
1
1
A.虚线框内应是“与门”,真值表内空缺处应填“0”
B.虚线框内应是“或门”,真值表内空缺处应填“0”
C.虚线框内应是“与门”,真值表内空缺处应填“1”
D.虚线框内应是“或门”,真值表内空缺处应填“1”
A [A、B输入为0,0,即输入虚线框为1,0,输出为0;A、B输入为0,1,即输入虚线框为1,1,输出为1,知虚线框中是“与门”.输入为1,1,则输入与门为0,1,所以输出为0.即真值表内空缺处应填“0”.故选A.]
12、在图甲所示电路中,R1、R2均为定值电阻,且R1=100
Ω,R2的阻值未知,R3是一滑动变阻器,当其滑片从最左端滑至最右端的过程中,测得电源的路端电压U随电流I的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其中图线上的A、B两点是滑片在变阻器上的两个不同端点时分别得到的.求:
甲 乙
(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2)定值电阻R2的阻值;
(3)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值.
[解析] (1)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U+Ir
将图象中A、B两点的电压和电流代入得:
E=16+0.2r,E=4+0.8r
解得E=20
V,r=20
Ω.
(2)当R3的滑片滑到最右端时,R3、R1均被短路,此时外电路电阻等于R2,且对应于图线上B点,故由B点的U、I值可求出R2的阻值为:R2==
Ω=5
Ω.
(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左端时,R3阻值最大,设此时外电路总电阻为R,由图象中A点坐标求出:
R==
Ω=80
Ω.
又R=+R2,代入数值解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3=300
Ω.
[答案] (1)20
V 20
Ω (2)5
Ω (3)300
Ω
13、如图所示为两个非门和一个或门组成的一个复合门电路,请在下表填写该门电路的电路状态表.
输入
输出
A
B
Z
[答案]
输入
输出
A
B
Z
0
0
1
0
1
1
1
0
1
1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