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课件(1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课件(12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30 11:3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有理数
1. 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 3.1 有理数的加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
难点
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二、教学重难点
情景引入
我是火炬手
点击此处演示
+1
-1
(+1) +(-1)=
0
动物王国举办奥运会,蚂蚁当火炬手,它第一次从数轴上的原点上向正方向跑一个单位,接着向负方向跑一个单位.蚂蚁经过两次运动后在哪里?如何列算式?
活动1 新课导入
三、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绝对值的定义是什么?
在小学我们学过正数与0的加法运算,引入负数后,怎样进行加法运算呢?
答: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本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活动2 探究新知
教材P16-18 内容.
提出问题:
(1)一个物体先向右移动5 m,再向右移动3 m,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多少?请列算式表示;
(2)一个物体先向左移动5 m,再向左移动3 m,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多少?请列算式表示;
(3)一个物体先向左移动3 m,再向右移动5 m,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多少?请列算式表示;
提出问题:
(4)一个物体先向右移动3 m,再向左移动5 m,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多少?请列算式表示;
(5)一个物体先向右移动5 m,再向左移动5 m,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多少?请列算式表示;
(6)一个数同0相加,结果是多少?
(7)你能归纳一下有理数加法法则吗?
思考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同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绝对值 .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 的加数的符号,并用 的绝对值减去 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 .
4.(1)若a>0,b>0,则a+b 0;
 (2)若a<0,b<0,则a+b 0;
 (3)若a>0,b<0,且|a|>|b|,则a+b 0;
 (4)若a>0,b<0,且|a|<|b|,则a+b 0.
相加
相同

较大
较小
0
这个数




活动4 例题与练习
例1 计算:
解:(1) (-3)+(-9)
(1) (-3)+(-9);
(2) (-4.7)+3.9.
= - (3+9)
= -12
(2) (-4.7)+3.9
= - (4.7-3.9)
= -0.8
先定符号,
再算绝对值.
例2 计算:
解:(1)原式
(1)(+3)+(+8); (2) ; (3) +(-3.5);
(4)-3.4+4; (5)(-2.8)+2.8; (6) |(-19)+8.3|.
=11;
=+(3+8)
(2)原式
(3)原式
=-7;
=-(3.5+3.5)
(4)原式
=0.6;
=+(4-3.4)
(5)原式
=0;
(6)原式
=|-10.7|
=|-(19-8.3)|
=10.7
例3 一只蜗牛爬树,白天向上爬了1.5 m,夜间向下爬了0.3 m,白天和夜间一共向上爬了多少米?
解:规定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1.5+(-0.3)
=+(1.5-0.3)
=1.2(m).
答:蜗牛一共向上爬了1.2 m.
1.教材P18-19 练习第1,2,3,4题.
练 习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A.(-2)+(-2)=0 B.(-6)+(+4)=-10
 C.(+12)+(+3)=-15 D.(+21)+(-2)=19
D
3.有下列说法:①若两个加数都是正数,其和一定为正数;②若两个数的和是正数,则这两个加数一定都为正数;③若两个加数都是负数,其和一定为负数;④若两个数的和是负数,则这两个加数一定都为负数.其中正确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C
4.A地的海拔为-21 m,B地的海拔比A地高68 m,则B地的海拔为 m.
47
练 习
5.已知m,n,x都是有理数,且m,n互为相反数,x的绝对值等于6,试求m+n+x的值.
解:∵m,n互为相反数,
∴m+n=0.
又∵x的绝对值等于6,
∴x=-6或x=6.
当x=-6时,m+n+x=0+(-6)=-6;
当x=6时,m+n+x=0+(+6)=6.
综上所述,m+n+x的值为-6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