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总分 100 分,共 3 大题 18 题
基础乐园(总分 39 分,共 9 题)
1. (3分) 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 海水蒸发
B. 干冰升华
C. 钢铁生锈
D. 电灯发光
【答案】C
2. (3分)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物质变化时……………………………( ? ?)
A. 是否有发光现象
B. 是否有颜色变化
C. 是否有气体产生
D. 是否生成了别的物质
【答案】D
3. (3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
B. 物理变化中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C. 向石灰水中吹气后变浑浊是物理变化
D. 湿衣服变干是一种化学变化
【答案】A
4. (3分) 浙江省义乌市特产丰富,下列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 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 酿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
C. 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 制作蜜枣时晒干水分
【答案】B
5. (3分) 下列关于水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 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 水的沸点为100℃
C. 水的凝固点为0℃
D. 水电解后可以生成氧气和氢气
【答案】D
6. (3分) 下列关于课本用纸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 白色
B. 难溶于水
C. 可燃 ?
D. 易撕碎
【答案】C
7. (3分)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各物质用途利用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
A. 利用海水晒盐
B. 公交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
C. 发热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D. 用干冰作制冷剂
【答案】B
8. (6分)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填字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填字母)。
A.氧化镁是白色粉末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氢气易燃烧
D.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答案】AD; BC
9. (12分) 下列描述中,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是物理变化,__________是化学变化,__________是物理性质,__________是化学性质。
①酒精能燃烧;②酒精挥发;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④氧气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⑤木棍受力后被折断;⑥纯净的水为无色无味的液体;⑦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⑧白糖受热变成黑色的碳
【答案】 ②⑤ ? ? ③⑧ ? ?④⑥ ? ? ①⑦
应用拓展(总分 24 分,共 5 题)
10. (3分) 端午粽飘香,下列制作粽子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
A. 清洗糯米 ? ?
B. 把肉切成小块
C. 用粽叶包粽子
D. 烧火煮粽子
【答案】D
11. (3分) 浙江大学制造出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超轻物质,其内部像海绵一样多孔隙,故名“碳海绵”。碳海绵可用于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处理时,先用它吸收浮在水面上的原油,再通过挤压,将碳海绵内的原油进行回收。此过程没有应用到下列“碳海绵”性质中的…( ? ?)
A. 保温性能好
B. 易被压缩
C. 能吸油但不吸水
D. 密度很小,能浮于海面上
【答案】A
12. (3分) 米饭在嘴里慢慢地细嚼会感觉有甜味产生,这是因为米饭中的淀粉跟口中的消化液相互作用生成了麦芽糖。在上述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 ? ?)
A. 只有化学变化,没有物理变化
B. 只有物理变化,没有化学变化
C. 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D. 无法确定
【答案】C
13. (3分) 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14. (12分)
【解析】 A—④ ? ? B—② ? ?C—① ?D—① ?E—③ ?F—③ ?G—② ?H—④
思维挑战(总分 37 分,共 4 题)
15. (3分)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下列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物理性质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D. “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答案】D
16. (6分) 为了履行国际社会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我国政府已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CTC”为清洁剂。“CTC”又称为四氯化碳,是常用的服装干洗剂,也是修正液(又称涂改液)中的一种溶剂,还是一种优良的灭火剂。根据以上信息推测“CTC”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一例):
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能溶解油污 ? ?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17. (18分) 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是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取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已知蜡烛是由石蜡制成的,请你在课外点燃一支蜡烛,从一支燃着的蜡烛可以观察到很多变化。仔细观察蜡烛的燃烧,回答下列问题:
(1) 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蜡烛的顶端熔化成____;熔化的蜡烛油在下淌的过程中又____起来。以上变化属于____变化。
【答案】液态; 凝固; 物理
(2) 原来白色的烛芯在火焰中变成__色,这是____变化。
【答案】黑; 化学
(3) 烛焰从内向外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烛芯附近的火焰中,1~2秒后取出,发现处于外焰的部分____(填“最先”或“最后”)炭化,说明外焰温度____(填“最高”或“最低”)。
【答案】最先; 最高
(4) 根据以上实验,你能概括出蜡烛(石蜡)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吗?(至少各写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受热会熔化 ? ? ?能燃烧
18. (10分) 有2瓶无色液体,分别是水和酒精,请你根据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写出区分水和酒精的两种方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闻,有气味是酒精,无气味是水 ?
(2)点燃,能燃烧是酒精,不能燃烧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