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泥石流
总分 100 分,共 4 大题 15 题
基础乐园(总分 39 分,共 6 题)
1. (6分)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应具有
A. 集水的地形,丰富的松散固体破碎物质,短时间内的大量降水
B. 暴雨,松散堆积物
C. 陡峻的地形,巨厚的岩土体,长时间的稳定降雨
D. 平缓的地形,薄层松散岩土体,降雨及地下泉水丰富
【答案】A
2. (6分) 容易暴发泥石流的地区是………………………………………………………( ? ?)
A. 陡峭的沟谷山区
B. 平原地区
C.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D. 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
【答案】A
3. (6分) 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加剧泥石流灾害的是
A. 山区开发别墅区
B. 山区修建水库
C. 山区开辟果园
D. 平原农田改种花卉
【答案】A
4. (6分) 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如下表:
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5. (6分) 在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中具有长期效益的是
A. 修筑永久性的钢筋混凝土防护结构
B. 种植草皮、造林护林
C. 放弃在泥石流地区居住和建造工程
D. 在地表铺盖黏土,防止雨水渗入
【答案】B
6. (9分) 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 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在A处可以观察到水流携带泥沙向下流淌。
若加大洒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较大的水流,在A处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水流中伴有大量泥沙
(2) 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陡峭的山区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堆积有大量松散碎屑物的坡面。
【答案】有暴雨或持续性降水,形成大量流水
(3) 若在B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A处水流中的泥沙较少,由此可见,________ 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答案】良好植被
应用拓展(总分 20 分,共 3 题)
7. (6分) 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严重的原因有 ( ? )
? ①山区面积广,地表起伏大 ?②人类活动对地表结构的破坏 ?③夏季暴雨集中 ?④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C
8. (6分) 下列应对泥石流灾害的措施,正确的是………………………………………( ? ?)
A. 在较陡山体凹坡处建临时躲避棚
B. 逃生时向河谷两侧山坡跑
C. 顺沟谷方向上游或下游逃生
D. 横渡泥石流跑到对面山坡上
【答案】B
9. (8分) 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曾经发生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图中各坐标横轴的正方向表示地理要素增大的方向,图示关联性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A
(2) 我国云南省防御地质灾害的措施不包括………………………………………( ? ?)
A. 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
B. 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C. 禁止一切工程建设,恢复自然植被
D. 积极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答案】C
思维挑战(总分 25 分,共 2 题)
10. (15分) 读“我国特大、较大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六大区域中,出现特大、较大型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 ?)
A. 西北地区
B. 西南地区
C. 中南地区
D. 华东地区
【答案】B
(2) 六大区域中发生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 ? )
A. 山地
B. 丘陵
C. 平原
D. 高原
【答案】C
(3) 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 )
A. 植树造林
B. 开垦梯田
C. 增加城市建设
D. 减少降水
【答案】A
11. (10分)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列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
? ①地形陡峭;②全年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2) 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D
学前探索 预习“3.6 地球表面的板块”,完成下列习题。(总分 16 分,共 4 题)
12. (3分)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______根据大西洋两岸轮廓的相对应性,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____________。这一理论认为,地球陆地在____年前是彼此相连的一个整体,后来,受到力的作用,才不断分离并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答案】魏格纳; 大陆是漂移的; 2亿
13. (3分)美国地质学家____和____对海洋中脊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提出了__________。
【答案】赫斯; 迪茨; 海底扩张说
14. (4分)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地球的______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它们是被____、____和__________分割而成的。
【答案】岩石圈; 海岭; 海沟; 巨大的山脉
15. (6分)全球由____板块组成,它们“漂浮”在______上,相互不断地发生____和____。板块的碰撞形成了__________,板块的张裂形成了__________。
【答案】六大; 软流层; 碰撞; 张裂; 巨大的山脉; 裂谷和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