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汽化和液化拓展练习
一、选择题
1.
小明开着锅盖煮鸡蛋.第一次水烧开后继续用急火加热;第二次水烧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一次熟得快,因为此时水的温度高
B.第二次熟得快,因为此时水的温度低
C.熟得一样快,因为水在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
D.无法比较,因为无法知道哪次水温高
2.如图所示,常温下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杯口分别盖有玻璃片a、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水珠都在a、b的上表面
B.
小水珠都在a、b的下表面
C.
小水珠在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
D.
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
3.小李把同样水饺放水中煮和放在油中炸,经过一段时间取出水饺,发现在油炸的水饺发黄变焦了,而在水中煮的水饺没有发黄变焦,这说明
(
)
A.水是无色的,油是黄的
B.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
C.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D.油没有沸点,水有沸点
4.以下对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汽化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热
B.蒸发和沸腾都是由液态变为气态
C.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D.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5.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下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
6.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林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与这一现象有着相同特点的是
A.
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水
B.
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
秋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
D.
冬天,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
7.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
B.飞机在蔚蓝的天空飞过,留下长长的“尾巴”
C.樟脑丸越放越小
D.冰箱冷藏室的内壁结出“白霜”
8.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由此,他(
)
A.只能验证猜想1
B.只能验证猜想2
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D.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
9.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
B.
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
C.
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
D.
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
10.
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
A.液化放热
B.蒸发吸热
C.凝固放热
D.升华吸热
11.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
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
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
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二、填空题
12.林则徐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据说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洋人请他吃冰淇淋,他看到冰淇淋上方雾气腾腾,以为很烫,就用嘴吹,洋人以此取笑他;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林则徐回请洋人喝汤,由于滚烫的汤上覆盖了一层油膜,油膜的上方什么也看不到,洋人抬起就喝…林则徐用自己的智慧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林则徐看到的“雾气”是
(选填物态变化)现象;因为油膜的隔绝,阻碍了汤的
(选填物态变化),这种物态变化需要
(选填“吸”或“放”)。
13.只从液体
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
和
。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物体
热,使物体的温度
,因此蒸发有
作用。
14.运动损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用一种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损伤处喷射,使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氯乙烷采用
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罐中,喷在皮肤上会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大量的热。
15.夏天,西瓜切开后,常用保鲜膜覆盖切面,这样做的目的是减慢水分_______,从而使西瓜保鲜时间更长,病人发烧时,在他身上擦些酒精可以起到降温作用,这种方法叫做“物理降温法”,其道理是_______.
16.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代替氟利昂进行工作的.如图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经冷冻室时就会发生
(选填“液化”或“汽化”)现象,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7.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罐装式液化石油气是采取
的方式使石油气液化装入钢罐的;在向钢罐里充气时,钢罐的温度是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的.
三、解答题
18.(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
,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
,玻璃片的温度将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是
.
19.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______
填“A”或“B”部分.
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______
.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1
93
95
97
99
99
99
99
99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
,此时周围的气压______
标准大气压.
如果将酒精灯移走,很快水就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的条件是______
、______
.
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丁中的、所示,则图______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写一条即可.
如果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至沸腾,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中图线a所示,若增加了水的质量,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应为______
.
20.
物理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由表格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2)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乙图中
(选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如图丙中a、b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像,由图像可知实验中他们所用水的
不同。
(4)实验中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采取
措施:
(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
1.
B
2.
D
3.
C
4.
C
5.
D
6.
A
7.
A
8.
D
9.
B
10.
B
11.
A
12.
液化
蒸发
吸
13.
表面
液体的温度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
液体的表面积
吸
降低
致冷
14.
压缩体积;汽化;吸收
15.
蒸发
蒸发吸热
16.
汽化
吸收
17.
压缩体积
升高
18.
(1)液化
小水珠(2)小水珠
升高(3)水蒸气遇冷液化,液化要放热
19.
B;B;99;小于;达到沸点;继续吸热;b;减少水的质量;c??
20.
(1)水银 (2)A (3)质量
(4)减少水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