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学期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随堂练——2.2汽化与液化随堂练习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秋学期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随堂练——2.2汽化与液化随堂练习 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01 11:0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汽化与液化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等量的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沸水对人体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
(
)
A.水蒸气是气体,更容易钻进人的皮肤
B.水蒸气温度比沸水温度高
C.水蒸气烫伤的面积一定比沸水更大
D.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2.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由此,他(

A.只能验证猜想1
B.只能验证猜想2
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3.北方的冬天,户外的人口鼻周围冒“白气”,关于“白气”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周围的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人体内呼出的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人体周围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D.人体内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A.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
B.
飞机在蔚蓝的天空飞过,留下长长的“尾巴”
C.
樟脑丸越放越小
D.
冰箱冷藏室的内壁结出“白霜”
5.夏天,打开电风扇,人感到凉快,这是因为(

A.电风扇吹的是凉风
B.电风扇吹的风降低了周围的温度
C.电风扇吹的风带走了周围的热量
D.电风扇吹风加快了人身上汗液蒸发,汗液蒸发吸收了人体的热量,致冷作用
6.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B.进行消毒
C.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
D.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7.某兴趣小组以相同的烧杯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砂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油温、砂温,且观察到乙、丙两烧杯中的水呈沸腾状态,则三杯水的温度高低顺序为  
A.
甲乙丙
B.
甲乙丙
C.
甲乙丙
D.
甲乙丙
8.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适量水并用酒精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甲试管盛有水,乙试管盛有酒精,则甲乙两试管(

A.都会沸腾
B.都不会
C.甲会沸腾,乙不会沸腾
D.甲不会沸腾,乙会沸腾
9.
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林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与这一现象有着相同特点的是  
A.
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水
B.
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
秋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
D.
冬天,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
10.在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正确的是  
A.
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B.
夏天阴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潮湿,这是液化现象
C.
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D.
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熔化现象
11.
如图所示,在装水的大烧杯A中,浮着一个盛适量水的试管B,对大烧杯持续加热,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达100℃,则试管中的水(

A.温度能达到100℃,也能沸腾
B.温度能达到100℃,但不能沸腾
C.温度不能达到100℃,不能沸腾
D.不能确定是否沸腾
二、填空题
12.植树造林是造福后人的千秋大业,春季植树时总是将大量的侧枝除去,只留很少的枝芽,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小树的
.从而减少树的水分
,提高树的成活率.
13.如图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液态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然后向外拉动活塞,拉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几乎全部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为了乙醚蒸气;再向里推动活塞,可以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了,这说明:用______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14.生活中人们常用酒精棉球擦发烧病人的额头为他降温,这是利用酒精在
(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
(填“吸”或“放”)热.
15.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相同规格的实验器材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三组同学都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描绘了图像(如图2),其中___(填a、b、c中的两个)两条图线描绘的是“初温相同质量不同的水”的加热情况。由图像还可以判断水面上方的气压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16.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______
;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
______
现象,该过程需要
______
(选填“吸吸热”或“放热”).
17.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
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使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
,使手不会被烫伤.
18.
如图所示是一个简易“冰箱”,水通过毛巾从铁片上面的水盆渗透到下面的水盆中,毛巾上的水会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吸热使箱内的温度降低。
三、解答题
19.小刚在物理课上学习了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气流速度三个因素有关星期天休息的时间,他做了一次家庭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______
有关.
通过______
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小刚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
这个结论______
选填:正确,不正确原因是没有控制水的______
相同.
请你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另提出一个液体蒸发快慢与哪种因素有关的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______
有关.
20.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
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漏填的数据为
℃。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答案
1.
D
2.
D
3.
D
4.
B
5.
D
6.
A
7.
D
8.
D
9.
A
10.
B
11.
C
12.
表面积
蒸发
13.
汽化;压缩体积??
14.
蒸发

15.
a、b
小于
16.
液化
液化
吸热
17.
液化
放出

水汽化吸热
18.
汽化(蒸发)
19.
表面积;A、C;不正确;表面积;液体的种类??
20.
(1)96
(2)98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