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表演:擦玻璃镜
人
像
下列物体有什么特点?
特点:
表面光滑、可反射光、可成清晰的像
平面镜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
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2、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
的距离的关系
实验器材:
玻璃:
既可以成像,又可以观察到镜后的物体,
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两只相同的蜡烛:
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
测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刻度尺: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
环节一:
如图,通过玻璃可以看到所成的像,拿一光屏放到
成像的地方,在像的一侧去看,在光屏上能否看到
像?说明成的像是什么像?
不能
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环节二:
把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竖直放在玻璃板后移动,
发现蜡烛与像完全重合。
正面
侧面
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
环节三:
把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到距玻璃15cm、20cm、25cm
的地方,移到没有点燃的蜡烛,直到与像完全重合为
止,量出没有点燃的蜡烛(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实验次数
1
2
3
物距(cm)
15
20
25
像距(cm)
说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
每当有光射入我们眼睛时,我们总是依照光射来的方向去推断光源的位置。
物距
像距
物和像与平面镜的关系
说明:物和像对称,对称轴是平面镜
1、物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像距等于物距
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征:……
等大、等距、虚像
1.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
m。
2.人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5米处,若人以0.5米/秒的速度向镜移
动6秒后,人与镜中的像距离为___米,此时像的大小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人远离平面镜时,所成的像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4.小明身高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他在镜中
的像高是
m,他到像的距离是
m。
练习
3.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
烛、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
(1)实验在
(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完成较好。
(2)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填“A”或“B”)
这一侧观察。
(3)选用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
(4)移走后面的蜡烛B,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上
光屏,在像的一侧观察,发现光屏上没有像呈现,
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
(填“虚”或“实”)像。
(5)小明将蜡烛A向玻璃板移近2
cm,则蜡烛B
应
(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2
cm才能与
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6)在此实验中,玻璃板要求竖直放置,而小明发现汽车的挡风玻璃却不会竖直安装,其主要原因是为了
。
A.造型奇特
B.减小外界噪音的干扰
C.增大采光面积
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平面镜的符号:
反射面
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第一步
B
第二步
第三步
O
O’
O’
A
O
A’
B’
O’
A
O
B’
A’
A
B
A
B
平面镜成像作图
练习:作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B经平面镜后所成的像A′B
′
B
A
A
A
B
B
2、平面镜改变光路的应用
平面镜成像的运用
1、成
像:
2、扩大视野:
3、改变光路:
请举例说明:
1.如图所示,A'O'是AO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画出平面镜的位置来.
A
O
A'
O'
2.从平面镜内看到一只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时间是(
)。
A、7:25
B、6:35
C、5:25
D、4:35
答案:
(D)
课堂小结
1、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1).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4).
物和像对称,对称轴是平面镜
2、平面镜成像的运用:
1、成
像:
2、扩大视野:
3、改变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