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我有一个梦想》是一篇政治演讲词,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种族平等的梦想。文章情文并茂、语言流畅,那饱满的激情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深深地感染着听众,引起人们的共鸣。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不断奋斗的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会从长文章中提取整合有效信息。
2、从比喻、排比等角度体会这篇演讲辞的特点。
3、感受马丁路德金追求自由平等的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
从16世纪起,欧洲白人就把非洲黑人掳掠到美洲为奴。黑人作为商品来买卖一直延续到19世纪,1861年《解放黑奴宣言》的颁布,让黑人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呢?
种族歧视、压迫现象仍然十分严重。美国黑人仍然是下等公民,生活贫困,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能进入各级各类高层机构,不能参加投票和选举,不能像白人一样享有人格自由和活动自由。
南部一名黑人妇女拒绝让座给白人而被捕的事件,激起了持续的抗议行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黑人展开争取民权的运动。当时在教会当传道士的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也投入其中,并成为了民权运动的领袖。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特区一次25万人的集会上,他发表了这次举世闻名的演讲。
目的:配乐配图,教师深情朗诵,营造气氛。
二、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作者: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2、理清文章结构思路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猜想一下此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生答
师:请同学们快速默看课文,看后比较下文章的内容与你所猜想的是否一致?
3、师生小结:
(1)、为什么有这个梦想?1——6
(2)、怎样实现这个梦想?7——16
(3)、这个梦想是什么?17——25
(4)、希望这个梦想早日到来。26——32
目的:培养学生阅读长文章时,快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三、深研文本
1、为什么有这个梦想?
1-6自然段
一百年前,政府许下“解放黑奴”的宣言,给黑奴带来了希望。
一百年后,政府没有兑现诺言,“宣言”成为“空头支票”,黑人依然没有自由和平等。
如果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国家就得不到稳定。
2、该怎样实现这个梦想?
(1)7—16自然段 非暴力斗争方式
理解“非暴力斗争方式”是本课的难点。首先引导学生抓“精神力量战胜物质力量”。再通过设喻,如:同学不小心把你墨水瓶打翻,你衣服被弄脏了,你如何处理这件事。学生可能有多种答案,可从中选择最好的。假如从内心原谅了他的无心之过,而不是和他拳脚相加,那么这就是“精神战胜物质力量”了。
(2)哪些语句反映了这种斗争方式?
学生先自己找,找不到老师再提醒,如果找到了,老师就小结一下,找提示性词语。
“不要、不能、必须、要、只要”的句子
师小结:和平、团结、彻底、永远向前!
3、这个梦想是什么?
17-25自然段
(1)学生从原文中初步归纳
人人平等
拥有自由正义
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
黑人白人情同手足
(2)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
师引导学生在先前归纳的基础上再次提炼,分类专业术语归纳。
政治上:
希望美国的有色人种能享有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有同等的地位和公民权。
文化上:
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有受教育的权利和自由。
经济上:
希望有和白人一样的就业和发展的机会。
要求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上给予黑人真正的自由与平等权利。
4、希望平等自由早一天到来。
师:对于这样的梦想,马丁路德金抱着什么样的态度?
选读句子。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
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
目的:培养学生静心阅读的习惯、关注细节的意识和归纳概括能力。
四、探究演讲激动人心的力量
播放马丁路德金演讲的剪辑视频(30秒)
让学生自己从文中找句子,自己读,自己领会。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拨。如情感上、语言表达上。
如果学生谈得不足,教师再用备用方案。
1、出示一组句子让学生比较。
(1)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上“资金不足”的戳子后被退了回来。
(2)一百年前,林肯总统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但它至今还没有得到实现。
生动比喻——深深抓住听众的心
2、选句子抽学生演讲。
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
不!我们现在并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