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题型分练】7年级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 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章末题型分练】7年级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 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9-30 18:0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7年级上册
第一章
实验探究题
一、走进科学实验室
1.(2018七上·湖州月考)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热源。
(1)Ⅰ:如图是酒精灯的火焰的示意图,如图的火焰中的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
Ⅱ: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
秒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________温度最高。该小组同学向老师请教,老师提示该层火焰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更充分。
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下表:
由上表得出结论:________(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该小组同学对该研究的结果产生疑虑,老师对该小组同学对该问题质疑的胆量表示赞赏,同时告诉该小组同学由于外焰与外界大气充分接触,燃烧时与环境的能量交换最容易,热量散失最多,酒精灯加铁丝网或防风罩有利于外焰温度的提高。
(2)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________。
(3)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二、科学测量
2.(2018七上·三门期中)《乌鸦喝水》故事里的乌鸦真的都能喝到水吗(假设水要满到瓶口)?影响乌鸦能否喝到水的因素有哪些呢?小柯找来三个容积不同的圆柱体塑料杯(220ml、300ml、350ml)、同规格小钢珠、大小相近的鹅卵石(比小钢珠大)、沙子、量筒(500ml)、烧杯、水槽等器材进行探究。
(1)小柯找来三个塑料杯,目的是研究乌鸦能否喝到水是否与容器________有关。
(2)小柯往一个空杯里加入一些水,再往里投钢珠,发现无论投入多少,水都不能满到杯口。是不是原先杯里的水太少?杯里至少要有多少水才行?请你设计方案,测出往该塑料杯里投钢珠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________。
(3)已知往300ml的杯子里投钢珠测出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为145ml。现在往空杯里加145ml水后,投入鹅卵石。多次实验发现无论投入多少鹅卵石,杯内水位虽有差异,但都不能满到杯口,接着往其中投入沙子,水面上升并溢出杯口。说明乌鸦能否喝到水,还跟________有关。
3.(2019七上·慈溪月考)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时常常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然后通过认真分析,得出科学结论。下面是有关用刻度尺测量《科学》教科书长度的问题,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测量时的情景,请指出错误之处:________。
(2)选择不同的刻度尺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下表内甲、乙两组数据是用不同的刻度尺测量所得,其中能更准确反映《科学》教科书长度的是________组,该组同学所选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___。
测量次数
1
2
3
甲组/cm
18.31
18.32
18.36
乙组/cm
18.2
18.4
18.5
(3)测量过程中,误差是难以避免的,但可以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少误差。本次测量中,《科学》教科书的长度应取________cm。
4.(2019七上·南浔期中)小琰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
(1)第一种方法是:首先从卷筒纸的标签上了解到,卷筒纸拉开后纸的厚度为d,然后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
R,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________。
(2)第二种方法是:首先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然后拉开部分卷筒纸测出它的长度为L0

此时卷筒纸的外半径由一开始的R减小到R0

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________。
(3)测完长度后又想测出整卷圆筒纸的圆周长,他先把一条矩形纸条轻轻地包在圆柱体外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如图),然后在纸条重叠部分用针扎个孔,把纸条展开,再用刻度尺测出两孔间的距离,如此测出圆周长的方法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或“偏大或偏小都有可能”或“正确”)
5.(2019七上·台州期中)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乙同学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更准确你将选择哪种方法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如果某同学实验读数如图1所示,则测得这块碎石的体积是________.
(3)实验后两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属于导致乙同学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注入一定量水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B.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C.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
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读数均正确
(4)甲同学提出量筒也可以测量气体的体积(如图2所示),利用等效替代法.通过读取液体的体积来测量气体体积,如图装置能实现这一目的是________.
6.(2019七上·天台月考)学习了量筒的使用后,小王同学做了很多实验:
(1)在实验室里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因矿石体积较大,小王同学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求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厘米3。
(2)从
A

C
的操作过程中将使所测矿石体积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
7.(2019七上·绍兴月考)某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J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和错误的步骤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错误的步骤应更正为________。
(3)某同学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
A.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B.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C.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D.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8.(2018七上·台州期中)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
(1)“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国,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到最大量程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________时的水量。
(2)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15厘米3)、两个100
毫升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细线、水等。请选上述材料,设计用排水法粗略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3)利用100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能测出上题中小石块体积的“适量的水”可能有
???????
A.5毫升
B.50毫升
C.80毫升
D.95毫升
9.(2018七上·嘉兴期中)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多大?小明进行了探究,他能用的器材有烧杯、足量的水、细线、一元硬币20个、量筒(都能放入一元硬币,量筒A量程为200ml、分度值为5ml;量筒B量程为100ml、分度值为1ml)。
实验过程:
⑴估计所选硬币的体积,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分度值,选择________测量(选填“量筒A”或“量筒B”)。
⑵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⑶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⑷________。(请你把此步骤填写完整)
⑸计算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其体积表达式V硬币=________。
10.(2019七上·衢州月考)在“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时,小可和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要测出最准确的数据。小可说:“我只要认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小军说:“我只要遵守操作规则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小红说:“我对同一个量多测几次,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小丽说:“只能减小实验误差,即使老师测量也会有误差;”
(1)你同意________同学的观点;
(2)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尽量减小误差?说出两种即可:
①________;②________。
(3)如图所示,是小丽同学在实验中所测量的数据,现请你填写测量结果:图中这段铅笔的长度应是________cm。
11.(2018七上·金华月考)如图所示,测量一块小石蜡的体积,
(1)步骤如下:
A.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
V1=________毫升;
B.用细线拴住一枚铁钉;
C.将铁钉慢慢地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量筒示数为
V2=________毫升;
D.用细线将铁钉和蜡块拴在一起;
E.将铁钉和蜡块慢慢的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量筒读数为
V3=________毫升。
(2)分析上述步骤,其中不必要读数的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蜡块的体积可表示为
V=________。(用
V1、V2、V3
中的某些量表示)
三、科学观察与探究
12.(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某校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每次拉开橡胶球相同的角度,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中,重复做10次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
(2)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单层
79
78
82
80
73
84
84
82
81
82
80
双层
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5
23
受到橡胶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13.(2020九上·温州开学考)为探究纸飞机飞行距离与纸张厚度、飞机形状以及纸张大小的关系,小温同学将不同厚度(用克/米2表示)、不同大小的纸张叠成不同形状的纸飞机,选择无风的环境,在同一起点,以相同的发射速度和相同的发射角度进行多次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下。
表一:纸飞机飞行距离与纸张厚度的关系
纸张厚度/(克/米2)
60
70
100
115
飞行距离/cm
352
627
575
410
(注:市面上A4纸张的厚度以5克/米2递增,例如60克/米2、65克/米2、70克/米2.....)
表二:纸飞机飞行距离与飞机形状以及纸张大小的关系
形状
距离
纸张大小
①中翅型
②平斗型
③尖头型
④波浪型
平均值(cm)
平均值(cm)
平均值(cm)
平均值(cm)

446
272
234
539

334
175
201
372

171
146
176
188
(1)在探究“纸飞机飞行距离和纸张厚度的关系”时,将四张厚度不同、大小相同的白色A4
纸张分别叠成如图所示的四架纸飞机,在无风的环境下,在同一起点,以相同的发射速度和发射角度进行多次实验。该设计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___。
(2)若要寻找飞机最远飞行距离的纸张厚度,在表一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应该如何设置纸张厚度进行实验?________。
(3)结合表一和表二,你认为如何制作纸飞机能飞的更远?________。
14.晓丽为研究“影响蜂蜜黏性与温度的关系”,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别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中加热一段时间。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淌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蜂蜜
在冰箱中
在室内
经微波炉加热
温度
较低
一般
较高
流淌时间
较长
一般
较短
晓丽又用其他不同品牌、不同产地的蜂蜜做了相同的实验,实验现象都是如此。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晓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这一结论可以用下列图像中的________来表示。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这种科学方法,晓丽将不能直接测量的________转换成可以测量的________。
15.(2020七下·金华期中)盛夏即将来临,爱美的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衣服材质
衣服布料层数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1
天蚕丝
1
12%
2
2
5%
3
化纤
1
28%
4
2
14%
5
全棉T恤(白色)
1
7%
6
全棉T恤(黑色)
1
4%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________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
(2)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
(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________。
16.(2019七上·慈溪月考)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空坠物伤人事件的发生概率越来越高,小科对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进行如下模拟探究:
实验器材:几张大小相同的普通白纸、表面涂有黑色粉末的篮球
实验过程:将同一个篮球从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落到铺在地面的白纸上
实验序号
1
2
3
高度/m
1
1.5
2
篮球在白纸上留下的圆斑大小
(1)实验中,蓝球从高空坠落的破坏力可以通过________反映出来。
(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同一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与________有关。
(3)请从安全角度出发写出一条建议________。
17.在柿子成熟的季节里,果农们在柿子还未完全成熟的时候就进行了采摘,怎样才能使柿子早点成熟呢?小西同学做了下面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做了记录。
他选了30只大小接近、成熟度相近的同种柿子,分三组,每组10个,分别放在三个相同的纸箱中,往第一个纸箱中另加了2个成熟的苹果;第二个纸箱放在温度稍高的地方;第三个纸箱只放10个柿子,放在与第一个纸箱相同的地方。观察柿子的颜色和软硬来比较是否成熟。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操作方法
达到成熟所需时间
第一组
另加2个成熟苹果
7天左右
第二组
温度稍高
10天左右
第三组
不作处理
将近22天
(1)小西同学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2)实验中,第三组的作用是________。
(3)请你帮助小西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
18.小文和小轩分别买了一件厚度相同的毛料和棉料衣服,两人在争论哪一件衣服更保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决定设计一个实验,在各自的家中用相同的烧瓶装有相同质量、初温相同的水,用各自的布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手表测量两烧瓶水温变化相同时所花的时间情况。
(1)他们的实验方案中存在的明显问题是________。
(2)修改方案后测得温度与时间的数据如表,可知当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_?(选填“毛料”或“棉料”)的保温性能较好。由此可以猜想:当有两件完全相同的毛料衣服与棉料衣服可选择时,在寒冷的冬天,你该选择的衣服是________衣服。
两烧瓶中水的温度变化T(℃)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20
毛料所包的烧瓶花的时间t(min)
0
6
15
25
37
54
74
99
150
棉料所包的烧瓶花的时间t(min)
0
10
25
40
57
77
102
130
150
(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时的室温为________℃。
(4)除了采用测量降低相同的温度比较所用时间长短来比较布料的保温性能外,你还可以通过________来比较两种布料的保温性能,这里用到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19.某校科学探究小组探究植物生长与音乐的关系。取40株长势相同的水仙花,置于室外采光相同、温度相同、土壤肥力相同处,于相同时间浇相同的水(成分相同、体积相同)。对其中30株按10株一组分别在其旁边播放古典音乐、乡村音乐、摇滚乐,对另外10株不播放音乐并置于一安静的环境中(声音保持在30分贝以下),20天后观察各组生长情况。各组水仙花的长势情况如下表:
编号



1(古典音乐)
洁白,肥大
碧绿,粗壮
茂盛,生机勃勃
2(乡村音乐)
正常生长
绿色,虽较细但健康
长势较好
3(摇滚乐)
很小且少
向一边倾斜,扭曲
枯黄,发蔫
4(不播放音乐)
正常生长
绿色、细、有倒伏
长势较好
(1)在编号3这一组发现植株会向一边倾斜,请你预测一下,此时植株会向________(填“朝向声源”或“背向声源”)边倾斜。
(2)其中是对照组的是________(填编号)。
(3)你的结论是:________。
20.(2018七上·湖州月考)下列是一组同学的身高、体重和脚印的长度,请你根据下表,完成下列探究。
表一
调查号码
姓名
脚印长度(cm)
身高(cm)
体重(kg)
1
施嘉琦
23
165
60
2
曹宇航
25
175
65
3
孙定康
25
172
65
4
斯振强
24
173
62
5
张嘉璇
25
170
66
(1)针对表一数据,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2)对此提出一个假设: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
(4)收集实验数据(见表二),并根据此表整理出所需数据,填入下表:
调查号码
姓名
身高(cm)
脚印长度(cm)
二者比值
平均值
1
施嘉琦
165
23
7.17
7.01
2
曹宇航
175
25
7
3
孙定康
172
25
6.88
4
斯振强
173
24
7.21
根据表二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1.(2018七上·湖州月考)小明班开展:人的头发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活动。小明同学探究过程如下:
①提出问题:人的头发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②建立假说:略。
③设计实验(方案之一):把头发弯成
U
形,挂在弹簧测力计的钩上,用手捏住头发两端,慢慢往下拉,直至恰好拉断;小明班的同学经过认真测量,计录数据如下表(头发均采于女性):
组别
头发类别
承受拉力(千克力)
1
同一人
生长的头
0.120
自然脱落的头发发
0.095
2
同一人
前额
0.120
后脑勺
0.180
3
同根黑发
根部的头发
0.140
梢部的头发
0.130
4
同年龄段
汉族
0.131
回族
0.130
组别
头发类别
承受拉力(千克力)
5
同年龄段
黑发
0.121
白发
0.112
黄发
0.102
6
同一部位
10
岁以下
0.105
10~25

0.125
25~35

0.133
35~50

0.122
50
岁以上
0.102
④分析与论证:通过实验证了一些猜想的正确性,找到了影响头发承受最大拉力大小的诸多因素,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分析以上数据影响头发承受最大拉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写出三条):
例如:
分析第
5
组可知:头发的拉力的确与颜色有关,黑发最大,白发次之,黄发最小;这可能是因为黑发的营养最好,黄发可能是缺少营养,故拉力最小。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2.“吹泡泡”是一种很流行的儿童很喜欢玩的游戏。七(4)班的亮亮同学自制了一套“吹泡泡”的玩具,看着自己吹出的那一个个美丽的水晶般美妙的泡泡,特别开心。可是他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同桌的梅梅猜想:________。
(2)于是她设计并科学地进行了实验,记录了如下实验结果:
液  体
肥  皂  液
管子直径(毫米)
3
5
10
20
50
泡泡产生的情况
容易
较易
较难

不产生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根据你吹泡泡的经验,你认为泡泡的产生可能还与哪些因素有关:________(至少答两个因素)。
答案解析部分
一、走进科学实验室
1.【答案】
(1)外焰;内焰;外焰;内焰(2)A
(3)酒精灯火焰大小不同、温度传感器放的位置不同,温度传感器放的时间长短不同等。
二、科学测量
2.【答案】
(1)体积
(2)先将杯子放到没有水的水槽中,然后用量筒将杯子装满水,得出加入水的总体积V总;再往杯子中投入小钢珠,直至小钢珠装满杯子,再将水槽中收集的水倒入量筒中,测量出水量V溢;则采用投小钢珠喝到水时,杯子里需要装入的最少水量为V总-V溢
(3)投入物体之间的空隙(间隙)
3.【答案】
(1)书本左端没有对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2)甲;1mmm(3)18.33
4.【答案】
(1)(2)(3)正确
5.【答案】
(1)乙(2)20cm3(3)B,C(4)c
6.【答案】
(1)70cm3;(2)偏大;拿出矿石时要带出一部分水
7.【答案】
(1)A;C(2)用细铜丝线圈的长度L2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直径(3)ACD
8.【答案】
(1)恰好把物体全部浸没的水量
(2)方法一: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1底部,在量筒2内倒入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
V0

把量筒2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1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滴水,读出量筒2内剩余水的体积
V1

此时量筒1内的水量V2
即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V2=V2-V1。(水面接近恰好浸没小石块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更准确);方法二: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底部,然后将水慢慢倒入量筒中,当量筒中水面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里水的体积,就是该小石块的最少水量。(此法精确度比前一个方法差)(3)A,B,C
9.【答案】
量筒B;将n枚重叠在一起用细线系好后浸没水中,记下硬币和水的总体积V;(V-V1)/n
10.【答案】
(1)小丽(2)改进测量方法;运用精确测量工具或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3)5.20
11.【答案】
(1)24;26;49(2)A;V3-V2
三、科学观察与探究
12.【答案】
(1)多次试验,避免偶然性(2)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3)受敲击时,双层玻璃振动比单层弱
13.【答案】
(1)不合理,该实验设计存在纸张厚度和飞机形状两个变量(或该实验设计没有控制飞机形状相同)
(2)选择65克/米2、75克/米2、80克/米2、85克/米2、90克/米2、95克/米2厚度的纸张折成上述相同大小形状的纸飞机进行重复实验
(3)选择70克/米2厚度的纸张折成大波浪飞机
14.【答案】
(1)蜂蜜的黏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B(3)黏性大小;流淌时间
15.【答案】
(1)长波紫外线透过率(2)其它条件相同时,防晒效果与衣服的层数(厚度)有关
(3)穿全棉长袖T恤;穿颜色较深的衣服;穿较厚的衣服
16.【答案】
(1)篮球在白纸上留下的圆斑大小(2)高度(3)不要从高空向外扔东西
17.【答案】
(1)怎样才能使柿子早点成熟呢(2)作为对照
(3)升高温度和加成熟苹果都能够使柿子更快成熟
18.【答案】
(1)没有控制布料的厚度和环境的温度相同(2)棉料;棉料(3)20(4)测量相同的时间内温度的变化;转换法
19.【答案】
(1)背向声源(2)4(不播放音乐)
(3)植物的生长与音乐有关,且古典音乐最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20.【答案】
(1)脚印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2)脚印长度与身高有关系
(3)将自己班上的所有同学的身高、脚印长度进行测量,统计并进行归纳
(4)身高约为脚印长度的
7
倍(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1.【答案】
分析第
1组可知: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头发的拉力与生长状态有关,生长中的头发所承受的拉力要比自然脱落的头发所承受的拉力大
;分析第2组可知: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头发的拉力与头发的生长位置有关,前额的头发所承受的拉力要比后脑勺的头发所承受的拉力小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头发的拉力与头发的部位有关,根部的头发所承受的拉力要比梢部的头发所承受的拉力大
22.【答案】
(1)泡泡的产生可能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粗细有关 
(2)相同条件下,管子直径越大,越难产生气泡
(3)液体浓度、液体种类、吹泡泡用力的大小、液体的温度、蘸有液体的多少等合理均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