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4章物质的特性
4.1熔化与凝固
点击要点
1.物质从_______变成_______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过程中要_______热。物质从_______变成_______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过程中要_______热。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在熔化时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在凝固时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_______),例如:_______。非晶体无一定的熔化温度,故非晶体没有熔点也没有凝固点,例如:_______。
3.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凝固的条件:
(1)_______,(2)_______。
4.冰的_______点为0℃,硫代硫酸钠的熔点为_______,金属钨的熔点最高。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铁的_______点是l535℃,那么在1535℃时铁可能存在的状态是________。
5.(1)观察硫代硫酸钠的熔化:开始加热时并_______,温度______,体现在图像上是一段倾斜上升的直线;达到一定温度(熔点)时才_______,在熔化时_______,表现在图像上是一段_______。当全部熔化成液体后继续加热,温度_______,表现在图像上是一条倾斜上升的直线。
(2)观察松香的熔化:开始加热时,物质是先_______,再_______,最后_______。从开始加热直到全部熔化成为液体,其温度_______。
课堂讲练
例1 同学们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后,四个小组在交流过程中,分别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巩固训练1 如右图所示,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
B.甲、丙是非晶体,乙是晶体
C.乙是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
D.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例2 小明在一空玻璃杯中放入一块冰,并把它放在25℃的房间内,过一段时间后杯中仍有少量的冰没有熔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的温度为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
B.冰的温度为0℃,剩余的冰停止熔化
C.冰的温度高于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
D.冰的温度低于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
巩固训练2 把正在熔化的冰放在0℃室内( )
A.冰继续熔化
B.水结成冰
C.冰不熔化,水不结冰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跟踪演练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都属于晶体的是( )
A.海波和沥青 B.海波和铝
C.蜂蜡和玻璃 D.冰和松香
2.已知海波在熔化时有一定的熔点。在如下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表示该物质熔化的图像是( )
3.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4.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正确的是( )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凝固点
C.各种晶体的熔点相同
D.各种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
5.将冰水混合物加热,所发生的变化将是( )
A.升高混合物的温度
B.只升高水的温度
C.有一部分冰被熔化
D.升高冰块表面的温度
6.下雪天一般比融雪天感觉暖和是因为( )
A.下雪天的气温比融雪天气温高
B.雪是一种传热本领较小的物体
C.形成雪时要放热,融雪时要吸热
D.雪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
7.铝的熔点是660℃,那么温度为660℃的铝是( )
A.液态 B. 固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8.物质的温度达到熔点时( )
A.一定熔化成液态
B.不能熔化成液态
C.需要继续吸热才能熔化成液态
D.吸收热量也不一定能熔化成液态
9.在铁水浇铸成零件的物态变化过程中,时间(横坐标)与温度(纵坐标)的曲线图应是下图中的( )
10.要使温度高的物体冷却下来,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比0℃的水更好,是因为( )
A.冰比水更凉些
B.冰比水的热量少,容易降温
C.冰比水更容易吸热
D.冰熔化成水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11.小明认真阅读了课本中的熔点表以后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熔点表中的所有物质都是晶体
B.熔点表中也可以查物质的凝固点
C.金属的熔点都超过0℃
D.熔点低于0℃的物质常温下都呈液态或气态
12.如图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是一种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为50℃
C.图像中的BC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
D.在第10分钟时该物质的状态为液态
二、填空题
13.在2008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中,为了更快地使路面上坚硬的冰熔化,往冰面上撒盐成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其原因主要是冰与盐混合后,能降低冰的_________。公路上的积水在寒冷的天气里,常会在公路表面形成一层薄冰,这个过程在科学上称为_________。
14.夏天,小明喜欢把饮料放在冰箱冷冻室里,但常常会发生饮料的瓶子鼓起或胀裂的现象。这由于饮料中的水在_________时,体积增大所引起的。
15.在玻璃、明矾、松香、铁、硫代硫酸钠的对应液体中,有凝固点的是_________,它们在凝固过程中要___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____ (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16.在一次兴趣小组制作玻璃滴管活动中,小明发现把玻璃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它就软化了,这个过程叫_________。经测定,玻璃在200℃时开始变为液态,当温度升至300℃时还未全部变为液态,根据此现象可判断玻璃是___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
三、实验、简答题
17.下图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某物质开始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观察图像并回答:
(1)开始加热时的温度是_________;
(2)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
(3)这种物质是_________;
(4)图中BC段表示物质处于_________状态,整个熔化过程历时_________分钟;
(5)在CD段物质处于_________态。
18.“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有没有关系呢 ”为了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小楠设计了一个实验,将水和少量酒精混合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每隔2分钟用温度计测一次温度,她把观察到的现象与测量的温度值记录如下:
温度(℃) 6 4 2 0 -2 -4 -6 -6 -6 -6 -6 -8
状态 液 液 液 液 液 液 液 液固 液固 液固 固 固
(1)该混合物的凝固点是_________℃
(2)下面关于这个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这个实验表明利用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不能将水和酒精分开
B.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会下降
C.从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到实验所用的混合液的凝固点为-6℃
D.只要向水中加入了酒精后,凝固点就是-6℃
(3)很冷的地方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 )
A.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高
B.酒精的沸点比水银低
C.酒精的熔点比水银高
D.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低
19.下表是小薇同学探究某种物质凝固过程规律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由于疏忽,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时间/min O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98 91 85 80 79 69 79 75 71 67 64 61
(1)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______。
(2)从上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新的规律,请你写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班习题精选
1.在北方冬天,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液来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是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 )
A.较小的体积 B.较低的凝固点
C.易传热 D.较高的熔点
2.(2009自贡)右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3.根据表格中所列物质的熔点,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金 铜 钢 钨 固态水银 固态氢 固态氦
熔点(℃) 1064 1083 1300 3410 -39 -259 -272
A.纯金掉人铜水中不会熔化
B.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
C.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失效,不能使用
D.在-270℃时的氢气是固态
4.一盆水中盛有少量的碎冰块,冰正在熔化。在冰块未熔化完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盆放在屋里,水的温度会低一些
B.将盆放在阳光下,盆中水的温度会高一些
C.将盆放在阴凉处,盆中水的温度会低一些
D.无论放在什么地方,只要冰未熔化完,盆中冰和水的温度都不变
5.现代建筑出现了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表示小球内材料熔化图像的是( )
6.如图画出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用相同热源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像。根据图像分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时吸热相等
B.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相同
C.甲、乙两种物质在固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
D.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
7.两杯分别放在阳光下和放在室内的水中都有未熔化的冰,则这两杯水的温度( )
A.在阳光下的温度高
B.在室内的温度高
C.两杯水温度一样高
D.两杯水的温度无法判断
8.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在_________时需要热量而使菜窖内空气的温度不致_________,使菜不致冻坏。在严寒的冬季,气温降到-20℃,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冰的上表面温度为_________,冰的下表面温度为_________,湖底的温度为_________。
9.固态氮的熔点是-210℃,固态氧的熔点是-218℃,当液态氮、液态氧的温度从-200℃同时降温,则首先凝固的是_________。
10.2008年初,一场罕见的雪灾波及我国南方十六个省区,造成巨大的经挤损失。
(1)大量电线、电杆被积冰压断倒塌,其“元凶”主要是冻雨。冻雨是一种过冷水滴,当过冷雨滴与地面、树枝等物体相碰时会立即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
(2)路面上的冰雪常会出现“夜冻昼化”的现象,给交通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为此,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以避免“夜冻昼化”的现象。因为撒盐后,冰雪熔化的温度将_________0℃(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11.为了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分离水和酒精,张明同学依据已学过的知识,提出了一种方案:依据水和酒精凝固点不同可将水和酒精分开,为此,他利用家中的电冰箱的冷冻室做了如下实验:他将配有不同比例的水和酒精的混合物放人冷冻室中,并用温度计监测混合液的温度,定时观察,他所测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酒精(mL) 水(mL) 观察现象
12.5 25 1/2 -8℃未发现凝固
12.5 50 1/4 -8℃未发现凝固
12.5 75 1/6 -8℃混合液开始凝固
12.5 370 ≈1/30 -6℃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出来
12.5 750 ≈1/60 -4℃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出来
说明:所用冰箱的冷冻室的最低温度为-8℃。
(1)请你仔细看一看表中的数据和记录的现象判断,张明同学是否能将水和酒精从混合液中分开
(2)在水中添加酒精对水的凝固点有何影响 这在实际生活或生产中有什么应用
(3)请你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进一步作出猜想:当≈1/120时,混合液在什么温度开始凝固
第4章物质的特性
4.1熔化与凝固
试卷答案
【点击要点】
1.固态 液态 吸 液态 固态 放2.吸 保持不变 放 保持不变 熔点 金属、明矾、石膏、水晶、海波 玻璃、峰蜡、橡胶、塑料3.相同(1)物质温度降到凝固点(2)物质在不断放热。4.熔48℃熔固态或液态或固液态共存5.(1)没有熔化 不断上升 熔化温度保持不变 平稳的直线 又开始上升(2)变软 变稀 变成液体 不断上升
【课堂讲练】
例1 A 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并继续吸热,A符合,而B是物质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不断下降,其中有一段温度保持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的凝固图像。C图像表明该物质加热时温度不断升高,可知这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而D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
巩固训练l D
例2 A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过一段时间后杯中仍有少量的冰没有熔化”,说明此时还是冰水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O℃,所以冰的温度仍为0℃;又因为冰水混合物处于25℃的房间内,冰在熔化过程中可以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所以剩余的冰可以继续熔化。
巩固训练2 C解析:正在熔化的冰温度为0℃,此时周围环境温度也是O℃,冰水混合物既不能吸热也不能放热,所以选C。
【跟踪演练】
1.B 2.C 3.C 4.D 5.C 6.C 7.D 8.C 9.D l0.D ll.C l2.D l3.熔点 凝固14.凝固15.明矾、铁、硫代硫酸钠 放出 不变l6.熔化 非晶体17.(1)-20℃(2)0℃(3)冰(4)固液共存 10 (5)液 18.(1)-6 (2)D (3)D 19.(1)69℃晶体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该物质有一定的凝固点) (3)该物质在凝固之前温度下降较快,凝固后温度下降较慢
【提高班习题精选】
1.B 2.B 3.A 4.D 5.C 6.A 7.C 8.凝固 放出 降得太低 -20℃ 0℃0℃以上或4℃ 9.液态氮l0.(1)凝固(2)低于ll.(1)不能(2)添加酒精可使水的凝固点降低 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中添加酒精,汽车的前玻璃洗剂中添加酒精,磨墨时以黄酒替代水等等(3)-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8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