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4.3升华与凝华
点击要点
1.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当对烧瓶微微加热时,观察到碘没有_______,而是直接_______,停止加热,碘蒸气没有_______,而是直接_______。
2.物质从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的过程,叫做升华。物质升华时需要_______热,易升华的物质有:_______。物质从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的过程叫做凝华。物质凝华时需要_______热。
3.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碘变成紫色的气体是_______;用久的灯泡内壁变黑,这是因为钨丝先_______后_______。
课堂讲练
例1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凝固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巩固训练1 关于雨、露、霜、雾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雨水是水的液化形成的
B. 露水是水的汽化形成的
C. 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例2 下面叙述的四种产生“白气”的现象中,有一种“气”产生的原因与其他几种都不一样,这一种“白气”是 ( )
A. 夏天打开冰棒包装纸,常常会看到棒冰在冒“白气”
B.冬天,户外的人嘴里不断冒出“白气”
C.吸烟的人,从嘴里喷出“白气”
D.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会冒出一股“白气”
巩固训练2 夏天,小刚为了解渴,买了一支棒冰。售货员从冰柜里拿出棒冰,小刚发觉硬邦邦的棒冰上粘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后,棒冰上就冒“烟”;他把这支棒冰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在茶杯外壁就会出“汗”。请你帮小刚解释这些现象。
“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演练
一、选择题
1.下面所列的变化过程,会放出热量的是( )
A.湿衣服逐渐被晾干
B.樟脑丸放在箱子里逐渐变小
C.铁块被熔成铁水
D.冬天早上“落霜”
2.下列自然现象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
A.早春河面上冰的消融
B.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
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
D.寒冬屋瓦上霜的形成
3.(2010济宁)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4.在下面所举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
A.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结冰花
B.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C.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日久变小
D.碘加热时变成碘蒸气
5.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可以看到,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关于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
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
C.“雪景”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D.“雪景”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6.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7.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1)干冰迅速吸热升华;(2)干冰吸热熔化;(3)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4)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5)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6)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融化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有( )
A.(1)(3) B.(1)(4)(6)
C.(2)(3) D.(5)
8.在试管中放人适量的碘,塞进盖子后,放在热水中,一会儿就产生了紫色蒸气,这一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现象 B.液化现象
C.升华现象 D.凝华现象
9.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10.在水循环过程中,水气凝结成液态的水主要发生的阶段是( )
A.降雨 B. 蒸发
C.降雪 D.成云
11.将一根烧红的铜丝迅速插入冷水,会看到一股“白气”冒出,这现象说明水发生了( )
A.升华 B.凝华
C.凝结 D.汽化和液化
12.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烧开水时,看到壶嘴喷出的“白气”不是水蒸气
B.灯泡用A会变黑是因为脏了的结果
C.碘变成碘蒸气是一个汽化的过程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二、填空题
13.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吸、放热的情况(1)冬天早晨跑步,嘴里往外呼“白气”是 现象,_______热;
(2)冰雪化成水是_______现象,_______热;
(3)洗过的衣服晾干了是_______现象,_______热;
(4)钢水变成钢块是_______现象,_______热;
(5)霜的形成是_______现象,_______热;。
(6)冻了冰的衣服也变干了是_______现象,_______热;
(7)夏天,自来水管常“出汗”_______现象,_______热。
(8)寒冷冬天,室外自来水管易爆破,这是由于水发生_______现象时,体积增大引起的。
14.(2009临沂)在物态变化中,天空中的云是水蒸气_______成的小水滴和水蒸气_______成的小冰晶组成的。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 _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的缘故。
15.在发掘文物的活动中,文物工作者几乎从未发现古代的珍珠,这可能是因为_______。
16.在实验室里常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的_______吸热来获得低温。人们常将冰块贮存在地窖里,是利用冰的_______吸热来冷藏食品。用火车运输容易腐烂的食品时,常用液态氨或液态二氧化碳的来降低车厢的温度。
三、实验、简答题
17.在寒冷的冬天,用手去摸室外的金属时,有时会发生粘手的现象,好象金属表面有一层胶,而在同样的环境下,用手去摸木头却不会发生粘手现象,这是为什么
18.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棉线、碘粉等。
(1)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_______高度固定的(填“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锥形瓶”或“铁架台”)。
(2)实验中观察的对象是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
提高班习题精选
1.下列事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B.初春,早晨出现浓雾
C.夏天,洒在室内地上的水不见了
D.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3.夏天为了降低密闭房间内的温度,下列方法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
A.室内安装电风扇进行降温
B.在室内放置大冰块
C.将放在室内正在工作的电冰箱的门打开
D.将放在室内正在工作的空调关闭
4.物质吸热后( )
A.一定升温
B.一定发生物态变化
C.一定升温,但不一定发生物态变化
D.不一定升温,也不一定发生物态变化
5.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6.在文艺演出时,常常要制造出弥漫的白雾,演员在其中若隐若现,增添如神话般的效果。这种白雾实际上是( )
A.向舞台喷射的真实烟雾
B.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而成
D.利用干冰升华放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吸热液化而成
7.(2010烟台)雨、雪、霜、露都是水的不同状态,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来看,属于凝华的是_______。由于液化形成的是_______。
8.严冬,我们常看见教室的玻璃窗上结了一层“冰花”,请问它是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 为什么
4.3升化与凝华
试卷答案
【点击要点】
1.变成液态 变成气态 变成液态 变成固态2.固态 气态 吸 碘、樟脑丸 气态 固态 放3.升华 升华 凝华
【课堂讲练】
例l C 解析:雾、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霜、雪是固态,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是凝华形成的。
巩固训练l C
例2 C 解析: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棒冰冒“白气”,这是由于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棒冰液化形成的小液滴;冬天,气温较低,人口腔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人吸烟喷出的“白气”中含有40亿粒微尘、数百种化合物,它并不是小液滴,主要是以固体小颗粒形式和气态物质出现,所以不是物态变化;夏天,气温较高,冰箱冷冻室的门打开冒“白气”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冰箱冷冻室液化形成。
巩固训练2 “粉”、“烟”、“汗”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化而来。“粉”其实是霜,它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棒冰凝华形成的;冒“烟”其实是雾,它是有棒冰周围空
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棒冰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汗”其实就是小水珠,它是茶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茶杯液化而形成的。
【跟踪演练】
1.D 2.A 3.C 4.A 5.D 6.D 7.B 8.C 9.B 10.D ll.D l2.A l3.(1)液化 放(2)熔化 吸(3)汽化 吸(4)凝固 放(5)凝华 放(6)升华 吸(7)液化 放(8)凝固l4.液化 凝华 液化 汽化(蒸发)15.珍珠易升华l6.升华 熔化 汽化吸热l7.因为金属有较好的导热性,手与冷的金属接触时手表皮上的水分的热量通过金属迅速传导走,使水的温度降低而结成冰,从而使手与金属粘在一起;而木头的传热性不好,所以不会出现粘手现象。 18.(1)酒精灯及其火焰(2)碘粉(3)升起紫色蒸汽,在瓶口处出现亮晶晶的紫色小颗粒飘在空中,棉线上出现固态碘粉(4)先升华后凝华
【提高班习题精选】
1.D 2.A 3.B 4.D 5.D 6.C 7.霜、雪雨雾(不答雪、雨不扣分)8.在教室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因为冬天室外气温很低,教室由于人多,里面气温较高,教室里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凝华成“冰花”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