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4.6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2)
点击要点
1.常见的酸性物质有食醋中的_______,柠檬、柑橘中的_______,人体胃液中的_______,工业中常用的,_______等。常见的碱性物质有_______、氢氧化钙、_______、氨水、小苏打、_______等。
2.三大强酸: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大强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酸和强碱都有很强的腐蚀性,当有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刻_______,再_______。
3.判别酸碱性方法:
(1)用紫色石蕊试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
(2)用无色酚酞试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_______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__。
4._______在酸碱性强弱不同的溶液里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_______的大小可判定酸碱性的强弱,pH值越低_______越强,pH值越高_______越强。
5._______可以精确测定pH值。pH范围在0-14之间,pH>7呈碱性,pH=7呈中性,pH<7呈酸性。
课堂讲练
例1 下表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值,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物质 醋 酱油 牛奶 厨房清洁剂
pH 2~3 4~5 6~7 12~13
A.醋 B.酱油
C.牛奶 D.厨房清洁剂
巩固训练1 通过测定,我们获得了下列数据,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 7.6~8.0
A.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吃苹果
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弱
C.牛奶和鸡蛋清都是碱性食物
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例2 用稀盐酸和酚酞混合液浸过滤纸,再分别在滤纸上滴加下列溶液,那么在滤纸上不会出现红色的滴加溶液的是( )
A.石灰水 B.稀硫酸
C.石蕊试液 D.氢氧化钠溶液
巩固训练2 下列物质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的是( )
A.水 B.二氧化碳的水溶液
C.食盐水 D.氢氧化钾的水溶液
跟踪演练
一、选择题
1.pH试纸与石蕊试液相比,石蕊试液的缺点是( )
A.石蕊试液只能测定酸,不能测定碱
B.石蕊试液只能测定碱,不能测定酸
C.石蕊试液不能定量反映酸碱性的强弱
D.石蕊试液能够测定的碱性物质种类较少
2.下列物质是碱性的是( )
A.纯净水
B.人的汗液
C.工业废气排放过多的城市的降雨
D.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3.在①稀硫酸、②稀氢氧化钠、③蒸馏水中,pH依次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4.从物质的酸碱性角度看,下列哪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同 ( )
A.盐酸 B.洗涤剂
C.米醋 D.橘子汁
5.人体内一些液体的pH数值如下:血液7.35-7.45,胆汁7.1-7.3,胰液7.5-8.0,胃液0.9-1.5。其中呈酸性的液体是( )
A.血液 B. 胃液
C.胰液 D.胆汁
6.下列物质都属于酸性物质的是( )
A.盐酸、硫酸和醋酸
B.熟石灰、小苏打和氢氧化钡
C. 硝酸、烧碱和柠檬酸
D.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钡
7.土壤的酸碱性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已知某地区土壤显微碱性,参照下表并从土壤的酸碱性考虑,在该地区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作 物 小麦 油菜 西瓜 甘草
最适宜的土壤PH范围 5.5~6.5 5.8~6.7 6.O~7.0 7.2~8.5
A.西瓜 B. 甘草 C.小麦 D.油菜
8.现有50mLpH=8的溶液,若想使pH变为3,应加入下列哪种溶液( )
A. pH=1的溶液 B.pH=7的溶液
C. pH=14的溶液 D.pH=5的溶液
二、填空题
9.现有三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白醋、纯净水和小苏打溶液(碱性),如果要通过实验来区分它们,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和_______。
10.现在取几种植物的花瓣加入酒精研磨,然后各取少许,用稀盐酸或稀碱检验,现象如下表:
花的种类 在酒精中颜色 在酸中颜色 在碱中颜色
玫瑰 粉红色 粉红色 绿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雏菊 无色 无色 黄色
大红花 粉红色 橙色 绿色
根据表中现象分析表中不能用来区分稀酸和稀碱的花汁是_______。
11.土壤的酸碱性强弱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某地区土壤显弱酸性,从土壤的酸碱性考虑(参照下表),在这一地区不适合种植的植物是_______。
植物 茶 油菜 西瓜 甜菜
适宜的pH范围 4.5-5.5 5.8-6.7 6.O-7.0 7.0-7.5
12.下表显示的几种常见物质的pH值:
物质 洗衣粉 橙汁 清洁剂 氨水
pH值 11 3 13 9
(1)把表中的各物质分成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两类:其中酸性物质是_______,碱性物质是_______。
(2)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
三、实验、简答题
13.某化学兴趣小组按以下步骤探究某一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酸碱度。
[猜想或假设]溶液的pH可能为(请将你的假设填入空格中):
①pH<7,②_______,③_______。
[设计和实验]要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除有正确的操作步骤外,其中不能采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填序号)来进行实验。
①pH试纸 ②紫色石蕊试液 ③酚酞试液
组内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乙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丙同学:将pH试纸直接浸入氯化钠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评价] 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_______同学。
指出其余同学操作上的错误:_______
提高班习题精选
1.(2010鞍山)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司马光砸缸 B. 凿壁偷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
2.(2010安徽)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3.下列物质变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衢江大桥人行道边的铁扶手生锈了
B.甲同学将一大块橡皮切成两半,分一半给乙同学
C.春天,校园内的桂花树发芽了
D.往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
4.2008年国家卫生部证实: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导致全国各地出现许多婴幼儿肾结石患者。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纯白色晶体
B.密度为l.573克/厘米3
C.能溶于热水
D.在高温下能分解成氰化物和氮气
5.下列能根据其化学性质加以区别的是( )
A.水和低度白酒
B.澄清的石灰水和蒸馏水
C.铜粉和铁粉
D.白糖和食盐
6.下列物质的用途,属于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液化气作燃料 B.铝材铸高压锅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钢材制作铁轨
7.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较少的氧气会转化成臭氧(3O2=20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氧气和臭氧都是同种物质
C.氧气和臭氧都是不同种物质
D.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8.紫甘蓝汁含有多种天然色素,它会因pH值的改变呈多种颜色,如下表:
pH值 2 4 6 8 10 12
颜色 红色 粉紫色 蓝紫色 绿青色 草绿色 黄色
我们现在将紫甘蓝汁与一种pH值约为11.8的溶液混合,则混合后溶液呈现的颜色最接近的颜色是( )
A.红色 B.粉紫色 C.绿青色 D.黄色
9.①给某种固体加热,可以嗅到刺激性的气味,这是因为该固体分解成氨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缘故;②将生成的气体冷却,发现试管壁上出现无色液体,这是水遇冷凝结成液体的结果j③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由于两者结合生成了一种难溶于水的固体物质;④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和空气相比,比较重一些,所以二氧化碳在不流动的空气中会慢慢下沉;⑤在氨气的水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会变成蓝色。请问上述现象中,哪些是物理变化 哪些是化学变化
10.维生素C俗称抗坏血酸,常用于防止坏血病造成的血管破裂,为了了解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玲玲同学将6片维生素C片压碎,溶于l0毫升水中,过滤后,取几毫升滤液做了下列几个实验:
(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装有滤液的试管中,溶液呈红色,再用pH试纸测得维生素C溶液的pH值在1-2之间,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性。
(2)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滤液并加热煮沸,发现有红色的铜析出,这时维生素C与硫酸铜发生了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把滤液加热煮沸5-10秒钟,再重复做上述两个实验,发现维生素C的性质与加热前的性质一样,即在100摄氏度以下不易分解,这说明维生素C的性质在常温时较_______ (填“稳定”或“不稳定”)。
4.6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2)
试卷答案
【点击要点】
1.柠檬酸 盐酸 盐酸 硫酸和硝酸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 洗涤剂2.硫酸、盐酸、硝酸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钡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钾 用于布拭去 再用大量的水冲洗3.(1)红色 蓝色(2)红色4.pH试纸pH值 酸性 碱性5.酸度计
【课堂讲练】
例1 D
巩固训练l D
例2 B
巩固训练2 B
【跟踪演练】
1.C 2.D 3.D 4.B 5.B 6.A 7.B 8.A 9.在三种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用pH试纸测出溶液的酸碱性10.万寿菊ll.甜菜12.(1)橙汁;洗衣粉、清洁剂、氨水(2)清洁剂13.pH=7 pH>7 ②③ 甲 乙同学错误在“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丙同学错误在“将pH试纸直接浸入氯化钠溶液中”。
【提高班习题精选】
1.C 2.B 3.B 4.D 5.B 6.A 7.C 8.D 9.物理变化有②④ 化学变化有①③⑤ 10.(1)酸(2)化学(3)稳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4.6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
点击要点
1.物质的变化分为_______变化和_______变化,两种变化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_______生成,_______变化中伴随着_______变化的发生。物质具有的性质分为_______性质和_______性质,_______性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
2.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_______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_______、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化学性质:物质在_______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_______、氧化性、还原性、_______等。
课堂讲练
例1 (2009温州)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又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请你判断下列哪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 )
巩固训练1 你认为下列选项中能作为判断某种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标准的是( )
A. 变化中会发光
B.变化中有热量放出
C.变化中有其他物质生成
D.变化前后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
例2 下列各物质的叙述中,属手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
B.石蜡受热会熔化
C.铜绿加热后会变黑
D.酒精挥发了
巩固训练2 (2009贵港)婴幼儿食用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后易患肾结石。下列描述三聚氰胺化学性质的是 ( )
A.白色粉末 B.无味
C.微溶于水 D.呈碱性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1.下列生活事例中,主要过程为化学变化的是( )
A.功夫深,铁杵成针 B.佳节到,焰火缤纷
C.春天来,冰雪消融 D.美酒开,满屋飘香
2.(2010南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C.燃放烟花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3.下列物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通电后,电灯发光发热
B.干木柴烧成了炭
C.放焰火时,五彩缤纷
D.二氧化碳使石灰水浑浊
4.(2010烟台)下列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花香四溢 B.海市蜃楼
C.蜡炬成灰 D.木已成舟
5.下列叙述表示物质化学性质的有( )
①蔗糖能溶于水 ②酒精具有挥发性 ③汽油能燃烧 ④菊花有香味 ⑤醋酸具有酸性 ⑥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①② B.③④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6.下列火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不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水是一种无色液体 B. 铝板可压制成铝锅
C.酒精具有特殊气味 D.酒精可以燃烧
7.下列物质变化属物理变化的是( )
A.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
B.冰变成水蒸气
C.碳变成二氧化碳
D.铜变成铜锈
8.(2009杭州)某种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产生电信号,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 )
A.延展性 B. 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性
9.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有一部分石蜡变热熔化。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石蜡熔化是物理变化 ②只要是发光发热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③化学变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 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下列俗语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 B. 玉不琢不成器
C.百炼方能成钢 D.纸里包不住火
二、填空题
1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氧化镁是白色粉末
B.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能变浑浊
C.绿色的碱式碳酸铜加热能生成了黑色粉末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D.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E.铁在一定温度下能熔化
F.金刚石是天然物质中最坚硬的
12.判断下列哪些属于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哪些属于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铁生锈( ) 铁能生锈( )
金的颜色是黄色( ) 冰熔化成水( )
水在一定温度可以汽化(沸腾)( )
木材燃烧( ) 木材可以燃烧( )
农药有毒( ) 小张中毒了( )
硫酸腐蚀纸张( ) 食物腐烂( )
硫酸可以腐蚀纸张( ) 水是液态的( )
13.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能结成冰,水在加热时能变成水蒸气,水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有一位同学把一块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又有一位同学将冰块投入水中,慢慢冰块就不见了。请从中找出:
(1)水的三种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的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
(3)水的一个物理变化_______。
(4)水的化学变化_______。
三、简答题
14.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生的现象有①发出耀眼的强光; ②镁带迅速变短;③放出大量的热;④生成一种不同于镁的白色固体。根据这些现象说明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15.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苏打粉”、“重曹”,白色细小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固体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_______和水,270℃时完全分解。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韵酸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常利用此特性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_______。碳酸氢钠在作用后会残留碳酸钠,使用过多会使成品有碱味。
上述叙述中属于碳酸氢钠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
4.6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
试卷答案
【点击要点】
1.物理 化学 新物质 化学 物理 物理 化学 化学2.化学 气味 延展性 导电性 导热性3.化学 可燃性 酸碱性
【课堂讲练】
例l B 解析: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看其有无新物质生成。火药爆炸、纸张燃烧、粮食酿酒都能生成新的物质,而衣服晾干,只是水有液态变成了气态,依旧是水分子,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巩固训练l C解析:判断某一变化是否为化学变化,应根据其本质特征,即是否生成了新的物质,而不是根据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如发光、发热、变色、变浑浊等)来判断,因为这些现象只能帮助我们作出判断,而不是作出判断的依据。
例2 C 解析:性质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属性,而变化是表现性质的过程。注意辨析性质和变化的关系,是本题的关键所在。A、D是表现性质的过程(注意叙述中的“了”),属于物质的变化;B、C是叙述物质的属性,属于物质的性质。B中石蜡的性质是不需经过化学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属于物理性质;而C中铜绿的性质,是发生化学变化(反应)后所表现出来的,应属化学性质。
巩固训练2 D 解析:物质的状态、颜色、味道、溶解性均属于物理性质。物质的碱性是物质化学反应中所表现出的一种性质。
【跟踪演练】
1.B 2.C 3.A 4.C 5.C 6。D 7.B 8.B 9.B l0.B ll.ADEF BC l2.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13.(1)无色无味透明液体水能结成冰,加热变成水蒸气(2)通电后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3)冰块投入水中,冰块不见了 (4)金属钠放入水中有气泡冒出l4.是化学变化,因为燃烧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 l5.二氧化碳膨松剂 固体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270℃时完全分解;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属于碳酸氢钠物理性质的是白色细小晶体,溶于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