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流水的力量》课件(共18张PPT)+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流水的力量》课件(共18张PPT)+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9-30 16:52:17

文档简介

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1
第22课“流水的力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流水的力量”是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地球上的水”中的第6
课,本课主要内容是认识流水对地貌的影响。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做模拟实验探究流水对河岸和河道的影响;活动2是引导学生走入大自然中去探索真实的地形。通过讨论、解释等方法,探究由于流水作用而形成弯弯曲曲的河道和三角洲的科学问题。
二、学情分析
地表的变化是非常缓慢的,一般情况下,我们是发现不了身边的地表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部分的学生,也因此认为地表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流水的作用不能在短时间内对地表造成明显的改变,但不能说流水没有力量。基于学生这种前概念的意识,通过模拟实验来认识水流的力量,让学生知道流水对地表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明水在地表的流动的过程中,塑造着地表的形态。
2.通过模拟实验,探究流水对河床和河岸的影响。
3.体会到大自然无穷的力量,激发探索地形地貌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流水对河床和河岸的影响。教学难点:推测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过程。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长条塑料板,泥土、沙子和砾石的混合物,水,杯子,PPT教学课件等。学具准备:长条塑料板,泥土、沙子和砾石的混合物,水,杯子,《科学学生活动
手册》等。
2
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景:彬彬和波波在一条小溪边,看到溪水潺潺而下,溪流中大小不同的石头引起了两个小朋友的注意。
问题:为什么小溪里有这么多小石头呢?这些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流水把它们冲到这里的吗?
引导:在自然界中,人们常常会看到小溪、江河、湖泊的河岸和河道里都有许多的泥沙、石头,这些大大小小的石头是从哪里来的?
交流:水流有力量,流水能够搬运石头。
媒体:出示本节课的课题“流水的力量”。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流水有力量
问题:流水对地表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交流:小组围绕流速、水量和坡度展开讨论。
任务:做模拟河水对河道和河岸影响的实验。用长条塑料板模拟河床,泥土、沙子和砾石的混合物是模拟河岸两边里的沉积物,中间没有填充物是模拟流水流淌的河道。思考:流水的运动是怎样影响地形的?如果在坡度不同的河道,流水的影响会不同
吗?水量有什么变化呢?
要求:把泥土、沙子和砾石的混合物放在长条塑料板上,然后用装满水的杯子往混合物冲刷。塑料板不能太短,要用量杯装水,并要控制好水流快慢要相同。
提示:学生要仔细观察流水的搬运过程,颗粒不同的沙石会发生什么变化,被冲下来的混合物会怎样分布等,观察现象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
活动:分小组模拟实验,并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2页。
汇报:分享小组的模拟发现,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指导和整理。
小结:流水在陆地上是塑造地表最重要的外动力。在自然界流水的冲刷下,土堆会被侵蚀导致泥土、沙石散落。散落的泥土、沙石会被流水搬运而堆积在不同的区域。颗粒越小的泥土和沙石,越容易被流水搬运、堆积到较远的地方。
2.活动2:流水与地表
问题:水流速度的快慢对河岸地形有什么影响?
出示:教科书上的示意图和提示。
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3
交流:分析水流速度对河岸的地形有什么影响。
活动:小组讨论交流。现实生活中弯弯曲曲的河道和三角洲是怎么形成的?
任务:阅读课本图片及辅以观看三角洲形成的视频。
要求:从流水速度快慢推测,分析河岸地形的形成。
提示: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环境卫生,泥沙不能直接倒到下水道。汇报:分享小组的发现,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指导和整理。
小结:流水具有搬运和侵蚀的作用。一定的流速、流量能搬运一定数量的泥沙。当流速、流量增加,或含沙量减少时,流水就产生侵蚀作用,并将侵蚀下来的物质运走。
任务:分析水流速度对河岸的地形有什么影响。
要求:根据活动1的学习,借助教科书上的示意图和提示,分析水流速度对河岸地形的影响。
活动: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2页。
交流: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在河口形成了三角洲的过程。
小结:地球上大部分河流最后会流入湖泊或海洋中,河水流入湖或海的地方称为河口。河水在接近河口处,水流速度变慢,泥沙大量沉积下来,有的地方逐渐就形成一个像三角形的平原,这就是三角洲。除了三角洲以外,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还有:峡谷、冲积平原、沟壑等。
3.活动拓展
任务:讨论交流更多关于流水影响地形地貌的实例,利用周边的自然资源进一步了解这些地貌的名称及其特点,最好能举例说明它们是水在地表流动过程中所塑造的。
七、教学板书
(
水位高低
)第22课
流水的力量
(
水量大小
)
(
水流速度
)
(
影响水流的力量
)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第22课“流水的力量”教材分析
本课的任务驱动情景是:彬彬和波波在一条小溪边,看到溪水潺潺

不同的石头引起了两个小朋友的注意。为什么小溪里有这么多小石头呢?这些小石头
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流水把它们冲到这里的吗?在自然界
常常会看到小溪、江
湖泊的河岸和河道里
多的泥沙、石头,这些大
的石头是从哪里来的
流水的力量
溪里有很
活动1流水有力量
本活动是通过学生做模拟实验,探究流水是如何影响河岸和河道的。教科书中是用
长条塑料板、泥土、沙子和砾石的混合物模拟一条上窄下宽的河道
长条塑料板
模拟河床,泥土、沙子和砾石的混合物是模拟河岸两边里的沉积物,中间没有填充物
通道是模拟流水流淌的
接着,将河道较窄的一端垫高,从河道最上端注入清水
水量不同的流水注入坡度不同的河道
教师要
考:流水的运动是怎样影响地形的?如果在坡度不同的河道
流水的影响会不同吗?水量有什么变化呢?这些问题既可以由老师提出,也可以让
模拟实验前猜想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地表
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要仔细观察
流水的搬运过程,颗粒不同的沙石
被冲下来的混合物
怎样分布等,观察现象并记录在
学学生活动手册
过对实验现
象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流水具有
泥沙的
搬运和侵蚀的作
◎友
在模拟
刷河道的实验
议模拟河道所需
石子可以选择摆放在鱼缸
彩石头,直径约为0.2~0.8厘
米;沙子是经过处理,没有过多杂质的细沙;泥土是松散的壤土。在课前,教师可将3种
物质加水混合后再堆砌一条
宽的河道。为了看清楚流水的侵蚀和搬运过程,建议
塑料板不能太短;要采用量杯来装水,并要提醒学生控制好水流速度。实验前学生
楚实验中的哪些因素是可变量和不可变量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在流水的冲刷
堆会被侵蚀,导致泥土、沙石散落。散
泥土、沙石会被流水搬运而堆积在不同的区域。颗粒越小的泥土和沙石,越容易被
水搬运、堆积到较远的地方
述的模拟实验会很容易弄脏实验场所,不管是在室內还是在室外完成
都要
提醒学生注意及时清理场地。泥沙和小石头是可以循环使用的,教师应该在课前准备
过滤网,避免直接把泥沙和小石头倒入水池造成浪费和堵塞
活动2流水与地表
通过第一个活动的模拟实验,学生知道了流水对地表的影响后,教科书呈现一幅示
意图,引导
大自然中去探索真实的地形。通过讨论、解释等方法,探究

形成弯弯
道和三角洲的科学问题
奔腾翻滚的河水在不断流动的过程中,携带着泥
头等物体撞击河道,侵蚀着
果河水流经平缓
道时,水流速度会变慢,河水携带的沙石就会沉积到
床。经过长年累月的
表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
要利用前面所学习
知识,根据教科书上的示意图和提示,分析水流速度对河岸的地形有什么
洲就是流水对地形塑
典型例子。地球上大部分河流最后会流

海洋中,河水流入湖或海的地方称为河
水流速度变慢,泥沙大(共18张PPT)
第22课
流水的力量
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溪流里怎么有这么多小石头呢?
想一想:
1.流水有力量吗?
2.你见过这些风景吗?
活动1:流水有力量
不管是奔腾的河水,还是涓涓的溪流,都会夹带着泥沙甚至砾石向前移动。流水对地表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搬运
侵蚀
任务:做模拟实验,探究流水的作用
用长条塑料板、泥土、沙子和砾石的混合物模拟一条上窄下宽的河道。
将河道较窄的一端垫高,从河道最上端注入清水。
观察现象,并做记录。
实验示意图:
想一想:水量、流速、坡度不同,会对河道和河岸有影响吗?
选择其中一个因素,做模拟实验探究流水有力量的秘密。
如何控制水量?
如何控制河道坡度?
如何控制流速?
对比实验要注意什么?
设计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
猜想:
可变量:
不可变量:
实验方法:


探究内容:探究水流速度对河岸和河道的影响。
猜想:水流速度越快,对河岸侵蚀和河床里的沙子和砾石搬
运越明显。
可变量:水流速度
不可变量:坡度、水量、沙子和砾石的混合物
实验方法:
首先,水流快速倒入河床里,观察河道和河岸的变化;然后,水流缓慢倒入河床里,观察河道和河岸的变化。
实验现象:
分析结论:
【实验】探究水流速度对河岸和河床的影响。
要求:小组合作完成对比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于《学生活动手册》中。
把大量的沙石冲刷到下游,并堆积在下游平缓地方。
把少量的小颗粒沙石冲刷到下游,并堆积在下游平缓地方。
水流有力量,水流速度越快,对河道、河岸影响越明显。
水流有力量,水流速度越慢,对河道、河岸影响不明显。
结论:
通过模拟实验及观察,一定的流速、流量,只能挟运一定数量的泥沙,因此,当流速、流量增加,或含沙量减少时,流水就产生侵蚀作用,并将侵蚀下来的物质运走;反之,就发生堆积。
活动2:流水与地表
流水的力量很大,不仅会侵蚀地表,还会搬运泥土和沙石。流水的这些作
用不断改变着地表,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地形地貌。
观察流水影响地形的示意图,观察弯曲河道两侧的水流速度。思考不同的水流速度对河岸的地形有什么影响。
想一想:你见过珠江三角洲吗?
猜一猜:珠江三角洲是怎么形成的?
小结:
当河水流经平缓开阔的河道时,水流速度会变慢,河水携带的沙石就会沉积到河床。经过常年累月的作用,地表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
各种地形地貌
运用搜集资料的方法,寻找流水对地表形成的实例,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第二题。
实践活动:
一起到大自然中寻找各种各样的地形。
我们可以去高山、大海旅游;
我们可以去草原、平原看看;
我们可以去热带雨林走走;
我们可以到青藏高原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