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自然界的水循环》课件(共18张PPT)+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自然界的水循环》课件(共18张PPT)+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9-30 16:52:29

文档简介

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1
第23课“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自然界的水循环”是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地球上的水”中的第7课,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从活动1做模拟实验探究水循环的过程,帮助学生分析蒸发、凝结、降水等现象之间的密切联系;活动2是用阅读和估算的方法,知道地球上淡水资源不足,讨论与思考节约用水措施。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不仅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的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3种形式存在于空中、地表和地下,并以水循环的方式相互联系,构成地球上的水圈。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及其意义,能帮助学生认识身边发生的一些自然变化,以及了解认识这些变化之间是密切联系的。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自然界的水是怎样循环的”,模拟降雨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装置水循环的过程,结合模拟实验现象,分析并描述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活动2“宝贵的淡水资源”,通过体验活动,认识到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激发学生珍惜和保护淡水资源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对于自然界的水循环,大部分小学生是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也没有从科学理性的层面去分析这个问题。但通过本单元教师在课堂上给予一些引领和学习后,学生会有初步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1.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
2.举例说明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3.认识地球上淡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激发学生珍惜和保护淡水资源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做模拟实验,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
2
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环之中。
教学难点:举例说明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大烧杯、树和房子模型、冰块、沙子、石棉网、塑料薄膜、橡皮筋、PPT教学课件等。
学具准备:大烧杯、树和房子模型、冰块、沙子、石棉网、塑料薄膜、橡皮筋、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景:课间两个主题人物在走廊看下雨,看着雨哗啦啦地落到地上,对下雨有了新的思考。
问题:为什么天上的雨水总是下不完?自然界的水是怎样循环的?
媒体:出示本节课的课题“自然界的水循环”。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自然界水是怎样循环的
问题:地球上的水会在海洋、陆地及大气间不断地循环吗?
交流:根据生活经验,小组讨论推测自然界的水是怎样循环的。任务:做模拟降雨过程的实验。
活动:分小组模拟实验,并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3页。
汇报:烧杯中的温水慢慢蒸发到蓝色盒底,并冷凝成许多小水珠,水位开始有所下降;慢慢地,蓝色盒底的小水珠越来越多,并向中间汇集,变成了大雨滴并滴落下来,
此时,水位上升了;再过了一段时间,蓝色盒里的冰块全部融化,烧杯里的水位恢复原来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小结:在这个实验现象中可看到水蒸气上升遇到“冰块”的冷环境后变成小水珠,
这些小水珠悬浮在冷环境下就形成云雾缭绕的状态,这就是“雾”的天气现象。水蒸气蒸发到冷环境上凝结成小水点,高空中的小水点相互碰撞凝结成了小水珠,小水珠继续受冷相互碰撞越聚越大,越聚越重,直至空气托不住时就形成降雨。雨水落到地面后,
有的被植物吸收,有的流入大海。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
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3
2.活动2:宝贵的淡水资源
问题:地球上的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交流:小组讨论,计算地球上淡水的总量和可利用的淡水量。
活动:用40瓶550毫升的水代表地球上的总水量,让学生在阅读资料的基础上,计算地球上淡水的总量和可利用的淡水量。
操作:每个小组准备1个550毫升瓶子、1个刻度杯和1杯水,完成探究实验。
汇报:分享实验结果。用40瓶550毫升的水代表地球上的总水量,地球上淡水的总量约为1瓶550毫升的水。可利用的淡水量约为1.65毫升,即1/3瓶盖。
小结:由于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足、分布也不均匀的问题,所以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是非常宝贵的。
交流:小组交流提出节约用水的有效措施。
小结:大家可以做珍惜水资源的公益宣传等方法,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七、教学板书
第23课
自然界的水循环
(
水循环
)
(
自然界中的水会在地球表面和天空中不断地往复运动
)
形成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第23课“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材分析
本课的任务驱动情景是:课间两个主题人物在走廊看下雨,看着雨哗啦啦地落到地
对下雨有了新的思考。为什
雨水总是

这么多的雨水从哪
儿来的?下雨是小朋友非常熟悉的
然现象
生产生“自然界的水是怎样循
不的”的思
自然界的水循环
雨水总
活动
然界的水是怎样循环的
根据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前
握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学

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变成小水珠或小冰晶,它们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云。在
定条件下,以
降雪等形式降落到地表。地球上的水
海洋及
不断
天上的雨水看似总是下不完,是否
然界的水不断循环导致
教师在呈现情境时要紧密联系
生活经验,并
思考地球上的水是
是在不断循环运动
教科
模拟实验,其目的是通过做模拟实验,让学
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生从实验现象中获得证据,证明自己的推测。这是一个小范围的模拟雨水在自然界
循环过程:烧杯中的温水慢慢蒸发到蓝色盒底,并冷凝成许多小水珠,水位开始有所
降;慢慢地,蓝色盒底的小水珠越来越多,并向中间汇集,变成了大雨滴并滴落下来
此时,水位上升
过了一段时间,蓝色盒里的冰块全部融化,烧杯里的水位恢复原
来的位置
发生变化
模拟的是自然
环境呢
学生展开模拟实验,并对实验现象
进行观察和
能初步解释自然界
以不断循环的。然

科书中的“水循环示意图”,进一步推
测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并尝试用科学
完整地进行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
地、海洋及大
处于不间断的循环
◎友
活动的模拟实验与第20课的模拟
验相似,教师可以在之前实验的基
对学生展开指导
(1)实验装置采用烧杯,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准确地知道装
不断循环

(2)建议将组装好的实验装置放置在阳光

助热光灯模拟太
照射,加快装置中水循环的速度,以便学生更容易观察到现象
教科书上提供的水循环示意图,信息量比较
单元知识的回顾
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3
是对该知识内容
然界的水循环涉及水分蒸发
水分输送、地表水和地
水循环及多种形式的水量贮藏
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过程的3个最主要
节,这3个途径决定着全球的水量平衡
堂上,教师要
生回顾整个单元的科学知识:从地表水蒸发到空气中,降水
落到
水的走向,流水对地表的

湖海,最后分析大自然水循
环的过程。教师还要进行适
及时补充地下径流、水汽运输、植物蒸腾作用等
帮助学生能更好地对水循环的过程进行描述
活动2宝贵的淡水资源
球上的水分布广泛,它以气态、液态和固态3种形式分布于海洋
及大
断地循环往复
上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就更
据科学家统计,地球上的水资源大部分是海水

淡水,其中可被
类直接
淡水只占全部淡水总量的0.3%(相关数据来源于人民教育出版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为了让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地球上宝贵的淡水资源,教科书中介绍了一个有趣的体验
活动:用40瓶550毫升的水代表地球上的总水量,让学生在阅读资料
算地球
淡水的总量和可利用的淡水
过学生的计算,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以下的数据:地球
淡水的总量约为1瓶550毫升的水,可利用的淡水量约为1.65毫升,即1/3瓶盖
通过这个体验活动
从数据
到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是非常宝贵的
绝大部分是
部分的
淡水以冰的形式存
类直接利
学家估算
类直接利用的淡水
球淡水资源的
接量当(共18张PPT)
第23课
自然界的水循环
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大雨哗哗……
为什么大自然中的雨水总是无穷无尽的?
1.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间会不断循环吗?
2.你有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合理的?
设计模拟实验,探究自然界水循环秘密
思考1:用什么模拟地表水?
思考2:如何模拟太阳对地表水的蒸发作用?
思考3:如何模拟高空的低温环境?
活动1:自然界的水是怎样循环的
材料:冰块、盒子、烧杯、塑料树和房子、水(可增加热光灯模拟太阳)
活动1:自然界的水是怎样循环的
1.观察并记录现象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2.推测地表水循环的过程。
实验与记录: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解释原因。
烧杯里有水汽上升
塑料瓶底出现小水珠
小水珠凝聚成大水珠滴下来。



烧杯里的“雨水”在不断循环中。
小结:
自然界中的水会在地球表面和天空中不断地往复运动,形成水循环。
水循环不断更新着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它不仅对生态、气候、地貌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
形成了适宜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
结合模拟实验的现象,分析水循环示意图并描述自然界中水循环的过程。
雨、雪、冰雹
水蒸气
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主要环节,通过这三个途径决定着全球的水量平衡。
活动2:宝贵的淡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分布广泛。它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式分布于海洋、陆地及大气中,不断地循环往复。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就更少。
体验活动:估算淡水的总量和可利用的淡水量
体验活动:估算淡水的总量和可利用的淡水量
假如地球上的总水量用40瓶水表示,则淡水量约相当于多少瓶水?人类
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量又有多少?
地球上可被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仅有一瓶盖。
想一想:
通过体验活动,你对地球上的水资源有哪些新的想法呢?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足,分布也不均匀。为了保护水资源,人们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好方法?
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