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蒸腾水分吗”教材分析
本课的任务驱动情景是:妍妍和琪琪从外面买了花苗回家。她们发现包装花苗的塑
料袋内壁上挂着许多小水珠。包装花苗的塑料袋里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包装植物
塑料袋内壁
水珠,这是一个常见的生活现象。这些小水珠从哪里来的?是花盆
的水分漏出来的,还是植物本身散发出来的
叶会蒸腾水分吗
装袋里面有
许多小水珠
活动1小水珠从哪里来
本活动的任务是探究包裹着植物的塑料袋里的水
哪里来的。这里还隐藏
问题:植物生长需要水分,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会输送到哪
教科书提
动1的主要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植物各主要器官的作
再引导学生猜测小水
的可能原因。经过分析,学生们应能推断植物
水珠
有关。但应如何通过探究实验来证实小水珠是来自植物的叶呢
教
提示了这个探究活
要方法
(1)给一棵植物浇
(2)选两条
近的带叶的枝条,将其中一枝
去除
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料袋
散
分形成的
3)分别用透明塑料袋套住两条枝条,并用胶带或细绳把塑料袋口封住
(4)把植物放置到阳光充足的地方
(5)一段
观察两个塑料袋的内壁有什么现象
通过对比实验,学生可以明显观察到下列的现象:套住带叶枝条的塑料袋中,有较
多小水珠附着在塑料袋内壁上;套住去除叶片的枝条的塑料袋中,没有明显的小水珠
着在塑料袋内壁的现象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叶片会散发水分
在塑料袋内壁上凝结成小水珠
实验效果更为明显,教师可选择
积较大的植物来进行实验,并在阳光
充足的条
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进行实验,一般
钟就会出现明显的现
象。教师还可以事先准备两组实验材料,其
在课前先做实验,待出现明显的现象
到课堂供学生观察;另一组材料不做任何处理,在课堂中提供绐学生进行操作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植物的根吸收的水,有相当的一部分会以水蒸气的形
孔散失到
这就是植物的蒸腾作用
活动2水分的蒸腾
过活动1的探究,学生已经知道了植物体内的一部分水分会通过叶片散发到大
这个过程会不会造成水
费
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
分。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每天要从根部吸收大量的水
分。这些水
被植物体利用,而99%以上以水蒸气的形式
的气孔蒸
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3
分从叶片蒸腾
样还有利于根
就产生了根
吸收无机盐
分的动力?
水分的吸收、运输和蒸腾示意图
腾到大
这个过程对植物有什么意义?教
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尝试利用
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解释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应利用教科书中的蒸腾水分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叶蒸腾水分
蒸腾水分的过程
在植株的茎里产生
物根
对水吸收,从而为光合作用提供足够的原料;②促进了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
体内的运输。③在叶蒸腾水分的过程中,可以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叶片被阳光灼
通过活动1和活动2,学生已经对植物的叶片蒸腾水分有了一定的认识,接下来的任
务是提供一个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探究植物水分
蒸腾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方案或探究计划大致包括探究问题、实验材料、实验方法等内容。教科书
题人物彬彬设计的探究计划,提示学生如何考虑探究的因素、如何设计实验
方案,指导学生灵活地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迁移应用到相关的实验中,找出影响蒸腾作用
因素(如光照、温度等)。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基于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从植物与环境
等相互关系等角度提
探究的科学问题,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设计单
的实验方案
◎友情提元
活动2的第一个环节可以采用小
论的形式进行。教
学生聚焦讨
题,鼓励学生利用小学阶段所学到的生物学知识寻找问题的答案,灵
用分析、比
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尝试解释
想法,用
意图等方式进行表达结
论。在小组讨论和汇报环
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
动(共18张PPT)
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植物的需求
第5课
叶会蒸腾水分吗
列举小水珠产生的相关因素
设计实验:小水珠从哪里来
植物生长需要水分,这些水分都到哪里去了?
包裹着植物的塑料袋内壁的水珠是由叶散发水分形成的吗?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小水珠是否来自于植物的叶子。
探究实验
给一棵植物浇足水,选一条有叶子的枝条和一条没有叶子的枝条。
分别用透明塑料袋套住枝条,并用胶带或细绳把塑料袋的袋口封起来。
把植物放置到阳光充足的地方,并将实验材料静置一段时间。
观察两个塑料袋的内壁有什么现象。
观察记录
我的发现
分析现象
包裹没有叶子枝条的塑料袋内,没有小水珠附在塑料袋的内壁上。
包裹有叶子枝条的塑料袋内,有小水珠附在塑料袋的内壁上。
小水珠从哪里来
叶子排出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附在塑料袋的内壁上。
讨论:水分去哪里了?
水分的蒸腾
植物的生长需要吸收水分。
植物体内一部分的水分通过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
思考:蒸腾水分的意义
植物需要不断地吸收水分进行补充,形成植物体吸水与转运水分的主要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散失植物体多余的热量,降低植物体内的温度,避免植物被阳光灼伤。
水分蒸腾的快慢与哪些因素
叶片数量
生长环境
季节
……
设计探究实验
了解水分蒸腾的快慢与哪些因素
水分蒸腾的快慢与叶子的多少有关系吗?
水分蒸腾的快慢与叶子的多少有关系吗?
课后实践
利用课外时间,实施自己的实验方案。
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解释。第5课“叶会蒸腾水分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叶会蒸腾水分吗”是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植物的需求”的第5课。本单元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探讨水、阳光、空气、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继而了解植物具有获取和制造养分的结构,能够制造养分供自身生存所需。同时,激发学生产生了解、认识自然界的兴趣和爱护自然的情感,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本课通过观察罩在植物上塑料袋内壁的水珠,了解植物体吸收的部分水分能透过叶子蒸腾到空气中。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小水珠从哪里来”,探究罩在植物上塑料袋内水珠的形成的问题,了解叶能蒸腾水分;第二个活动是“水分的蒸腾”,了解叶蒸腾水分对植物生长的意义,能设计对比实验,探究植物叶片蒸发水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分,植物体的各个器官都含有水分。植物的根不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进入植物体内,再由植物的茎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学生会产生这样的初步思考: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是否全部都会保留在植物体内呢?水分对植物的生长和生存到底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些疑问,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式的学习,从而进一步了解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及植物体内的水分最终会去到哪里。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叶片能蒸腾水分,并能描述植物蒸腾水分的过程。
2.能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科学问题、作出假设并实施探究实验,用自己擅长的方法表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3.能灵活地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迁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尝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激励自己更加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叶片能蒸腾水分,并能描述植物蒸腾水分的过程。
(
4
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
(
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3
)
教学难点: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科学问题、做出假设和实施探究实验,用自己擅长的方法表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透明塑料袋、细绳、植物枝条、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
课件。
学具准备:透明塑料袋、细绳、植物枝条、《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妍妍和琪琪从外面买了花苗回家。她们发现包装花苗的塑料袋内壁有许多小水珠。
问题:包装袋里面有许多小水珠,这些水珠从哪里来的?
交流:尝试用生活经验来解释这些小水珠从哪里来。
任务:探究包裹植物塑料袋里的水珠是从哪里来?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小水珠从哪里来
分析:在引导学生回顾植物各主要器官的作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猜测小水珠出现的可能原因。
交流:学生将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引导。
思考:植物的叶可能是小水珠产生的源头吗?如何通过探究实验,证实小水珠是来自植物的叶呢?
任务:设计探究实验,探究包裹植物塑料袋里的水珠是从哪里来。材料:透明塑料袋、细绳、植物枝条。
讨论:展开探究实验的设计并做记录。
交流:学生将小组讨论的实验设计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引导。
方法:给一棵植物浇足水。选两条大小相近的带叶的枝条,将其中一枝的叶片去除。分别用透明塑料袋套住枝条,并用胶带或细绳把塑料袋的袋口封起来。然后把植物放置到阳光充足的地方,并将实验材料静置一段时间。
要求:观察两个塑料袋的内壁有什么现象。
活动:各学习小组按设计进行实验操作,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
册》上。
交流:学生将小组的观察现象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引导。
归纳:包裹着带叶的枝条塑料袋中有较多的小水珠,而包裹着去除叶的枝条的塑料袋没有出现明显的小水珠。
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发表: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或经验进行观点的表达。
分析:一个塑料袋中的叶排出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塑料袋的内壁上。另一个包裹树枝的塑料袋,由于没有叶,无法排出水蒸气,塑料袋的内壁没有出现明显小水珠。
思考:植物生长需要水分,这些水分最终会去到哪里?
小结:植物的生长需要吸收水分,植物体内一部分的水分通过叶片以水蒸气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
2.活动2:水分的蒸腾
讲述:植物体内的一部分水分会通过叶片以水蒸气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
质疑:根不断吸收水分进入植物体,但是这些水分又通过叶片以水蒸气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这种现象是不是一种浪费?
发表: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或经验进行观点的表达。
阅读:教科书中水分的吸收、运输和蒸腾水分示意图。
任务:植物的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通过叶片的蒸腾,大部分吸收的水分又会蒸腾到大气中。这个过程对植物有什么意义呢?
活动:分组展开有任务的阅读活动,并讨论蒸腾水分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交流:学生将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引导。
讲述:叶蒸腾水分的意义:①在叶蒸腾水分的过程中,会在植株的茎里产一种“拉力”,促进了植物根对水吸收,从而为光合作用提供足够的原料;②促进了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③在叶蒸腾水分的过程中,可以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叶片被阳光灼伤。
问题:植物体内水分蒸腾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发表: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或经验进行观点的表达。
任务:设计“探究植物蒸腾水分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试验计划。
活动:分小组展开实验设计,如选定探究的因素、如何设计实验方案等。
要求:基于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从植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适合自己探究的
科学问题,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汇报:分小组对实验计划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引导和记录。
评价:制订的探究计划是否完整,是否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探究计划能否解决探究的任务。
拓展:利用课外时间,实施自己的实验方案,探究植物体内水分蒸腾的快慢的影响因素(如光照、温度等)。
七、板书设计
第5课
叶会蒸腾水分吗
(
水分
根
茎
叶
水蒸气
空气
)
吸收
运输
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