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各种各样的物质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各种各样的物质变化”是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物质的变化”的最后一课。本课在认识各种物质变化的基础上,将物质变化分类归整,建构学生认识物质变化的知识体系。通过列举、剖析物质变化的特征,将其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同时,体会人类可依据自身需求,对物质材料的性质与规律加以利用,感悟科技的魅力,培养求实创新的科技精神。
本课共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给物质的变化分类”,帮助学生剖析所列举的物质变化现象,并依据构成物体的物质是否发生改变将其分类,解决“如何给物质的变化分类”问题。实践“用米汤写密信”,是在学生较为系统认识物质变化的基础上,利用物质的变化,借助淀粉液和碘液在白纸上写密信、看密信,知道人类可对物质变化的性质和规律加以利用。
二、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对物质变化有较为深入的感受与了解,能用科学的方法探究物质的变化,并进行观察与描述变化前后的特征。但学生对物质变化的理解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因此,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梳理物质变化分类的特征,建构物质变化的知识体系,完善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同时,利用有趣的写密信活动,让学生体验人类应用物质变化的性质和规律,为后续人类对物质加以利用与改造的认识埋下种子。
三、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在变化时,构成物体的物质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
2.知道物质的变化无处不在。
3.能从身边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判断物质本身是否发生变化。
4.体会人类可依据自身需求,对物质材料的性质与规律加以利用。
(
4
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
(
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3
)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梳理物质变化的特征,并依据构成物体的物质是否发生改变,将其正确归类。
教学难点:依据需求,对物质变化的性质、规律加以利用。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喷壶、碘液、毛笔、米汤、白纸、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
学具准备:喷壶、碘液、毛笔、米汤、白纸、《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在厨房里,妍妍用刀切芹菜,芹菜变短了;彬彬准备使用铁锅,发现铁锅生锈了。
问题:芹菜变短了,铁锅生锈了,这些物质发生了变化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还有哪些物质发生了变化?
交流:列举生活中物质变化的例子。
任务:回忆与观察生活中的物质,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发生了变化。
(二)活动探究
1.活动:给物质的变化分类
出示:捏橡皮泥和纸燃烧的图片。
问题:这是物质变化吗?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物质变化的例子吗?
出示:《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记录单。
活动:观察并记录身边的物质变化。
资源:教师可以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如照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容易发现身边的物质变化。
讨论:分小组进行身边物质变化的观察和记录。
交流:请小组代表用语言对讨论的信息进行描述,学生对描述进行评价。如果学生描述不清晰,教师也可以补充介绍。
出示:捏橡皮泥和纸燃烧的图片。
问题:这两种物质变化相同吗?变化前后,构成的物质是否有发生改变?
表达: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进行回答。
介绍:有些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如捏橡皮泥;有些变化产生新的物质,构成物体的物质发生了改变,如纸燃烧。
出示:剪纸和铁生锈的图片。
问题:这两种物质变化又是否相同呢?
表达:学生根据已学习的知识进行有依据的回答。
小结:剪纸没有发生物质的改变,而铁生锈发生了物质的改变。在现实生活中,物质的变化无处不在,物质变化可以根据构成物体的物质是否发生改变而分成两大类。
出示:《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记录单。活动:分小组对物质变化进行分类。
讨论:上一活动中各种各样的物质变化和对其进行分类。
交流:请小组代表用语言对讨论的信息进行描述,学生对描述进行评价。
评价:对描述是否正确、语言是否准确等进行评价。如果学生描述不清晰,教师也可以加以引导或补充介绍。
2.实践:用米汤写密信
出示:剪纸和纸燃烧的图片。
介绍:物质的变化,无论在变化前后物质是否改变,都在生活中可以被人类加以利用。通过裁剪纸张,制作出美丽的贴纸或窗花;通过纸张燃烧,点燃其他物质取火,都是人类依据自身需求对物质材料的性质和规律加以利用。米汤里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后会变色。我们能否利用这种物质变化的特点,用米汤写一封密信吧。
问题:怎样利用米汤写一封密信?如何才能看到密信?
讨论:用米汤写密信的步骤。
交流:请小组代表用语言对讨论的信息进行描述,学生对描述进行评价。如果学生描述不清晰,教师也可以补充介绍。
活动:用米汤写密信。
讨论:分小组讨论实验现象。演示:喷碘液看密信。
问题:为什么用碘液可以看到密信?
交流:请小组代表用语言对观察的信息进行描述,学生对描述进行评价。
评价:对描述和提问是否恰当、语言是否准确等进行评价。如果学生描述不清晰,
教师也可以加以引导或补充介绍。
介绍:除了碘液以外,能使密信再现字迹的方法还有不少。如利用喷壶向密信喷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米汤中的淀粉,使其变蓝。
七、板书设计
(
物质不发生改变:剪纸、捏橡皮泥等
)
(
物质发生变化:铁生锈、纸燃烧等
)第16课
各种各样的物质变化
(
物质变化
人类需求
性质规律
能被人类利用
用米汤写密信
)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第16课“各种各样的物质变化”教材分析
本课的任务驱动情景是:在厨房里,妍妍用刀切芹菜,芹菜变短了;彬彬准备使
用铁锅,发现铁锅
妍妍
菜变短了,彬彬的铁锅生锈了,这些物质发
变化吗?发生怎样的变化?还有哪些物质发生变化了?通过
观察生活中的物质
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发生了变化
各种各样的物质变化
活动1给物质的变化分类
生活中物质的变化无处不在。教科书
剪纸和铁生锈两种不同物质的变化
发学生思考身边还有哪些物质变化现象
粤教科技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本活动要实现的任务是:描述身边物质变化的现象
结物质变化的特征
认识到判断物质的变化类型是依据其构成物体的物质是否发生改变。教科书中通过文
字举例和展
种典型的物质变化图片,并提
在日常
哪些物质变化现
象,它们属于哪一类变化”明确地指出了活动的任务
捏橡皮泥
胡萝卜模型
纸燃烧
灰
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
总结物质变化的特征:物体在变
构成物体
物质可能改变
j能不改
教师还要
能利用物质变化的特
不同的物质变化进行分类
对物质变化的特征和种类的认识,要建立在
的经验和学生科学描述的基
本活动的指导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物质变化的例子,并在
内自由交流;第
绕“构成物体的物质是否发生改变”这个具体的问题来进
科学的阐述
步骤二是该活动的关键,需要学生从对描述现象转向描述科学本质、从个人关注
转移到物质变化的核心特征
来。教师在
进行交
让学生明
确以下要点:怎样使用正确的科学语言进行描述?如何根据变化的特征对不同的物质变
化进行分类
实践用米汤写密
这个实践活动是本单
活动。它既能实现使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又能
教科技版《
教材分析
拓展学生的见识,提升动手实践
体会人类可依据自身需求,对物质材料的性质
规律加以利用
物质在发生变化
伴随着一些现象,如
放热、发光、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等
米汤里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遇到碘
夜后会变
利用这种物质变化的特
米汤写一封密
让字迹再
对物质变化的特征和种类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后,学生可能
更多有趣
物质变化的兴趣
米汤写密信的实践活动,学生认识到物质的变化不仅是处处
还知道物质发生改变可以被人类加以利用和改造
的活动
试在科学观察、描述的基础上,对物质变化进行分类
初步认识了物质变化的种类。在此基础上,完成用米汤写密信的任务。利用淀粉和碘液
发生的物质变化,将密信的字进行显色。除此以外,教
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
发现更多能让密信的字显色的方法,并尝试用物质变化的角度进行演示和分析。教
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掌握的科学知识进行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时,还要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和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培养求实创新的科技精和
◎友情
教
用米汤写密信的任务,并留
的问题:有哪些方法
字
迹再现呢?教科书展示了碘液看密信的图片,还提供给学生实验的材料、方法和效果
方便学生能在教科
开展科学探究
米汤可以使用实验室的淀粉代替,将淀粉与水混合后煮熟晾凉备用。除
碘液
能使密信再现字迹的方法还有不少。如利用喷壶向密信喷过氧化氢溶液(俗
称双氧水
氧化氢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米汤中的淀粉,使其变蓝
火烤等方法使米汤的字迹显现出来(共18张PPT)
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的变化
第16课
各种各样的物质变化
这是物质变化吗?
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物质变化的例子吗?
身边的物质变化
折断蚊香
燃烧蚊香
冰融化成水
白醋泡鸡蛋
身边的物质变化
身边的物质变化
烧制陶泥
烟花的绽放
铜器上的铜绿
摘菜
蜡烛燃烧
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
……
物质变化相同吗?
物体发生变化前后,构成物体的物质是否有发生改变?
物质的变化
纸
橡皮泥
橡皮泥
灰烬
物质不改变
物质改变
物质变化相同吗
纸→纸
铁→铁锈
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构成物体的物质发生改变
物质变化
有些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如:
有些变化产生新的物质,构成物体的物质发生了改变,如:
对物质变化分类
按照刚学习的方法,你能把它们分成两大类吗?
给物质变化分类
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
物质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如何利用物质的变化
人类依据自身需求,对物质材料的性质和规律加以利用。
窗花
取火
烟花与火药
用米汤写密信
米汤
碘液
字又出现啦!
这是为什么?
米汤里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后会变色。
用米汤写密信
要等字干了哦!
过氧化氢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米汤中的淀粉,使其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