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能正确地计算小数加减法。
2、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让学生在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过程中,总结出“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同学注意正确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德育教育)
师:同学们,我们去书店买书,去文具店买文具需要带什么?(钱)
钱又叫什么?(人民币)你们都了解哪些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明用人民币折飞机,小红在人民币上画画,他们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是我国经济主权的象征,同时,也代表着我国的形象和尊严,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爱护人民币。禁止损害人民币和妨碍人民币流通。”第四十三条规定:“故意损毁人民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
师:过会儿老师就带同学们去书店购书。
一、复习:
1、笔算:645+429= 645-429=
2、在笔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
(1)( )对齐;
(2)从( )加起或减起;
(3)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 );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 )。
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二、探究新知:
1、师:下面我们一起去书店买买书。
出示:一本《数学家的故事》6.45元,一本《童话选》4.29元。
师:从图中你们获得哪些信息?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买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2:一本《数学家的故事》比一本《童话选》贵多少钱?或一本《童话选》比一本《数学家的故事》便宜多少钱?
师让生在学习单上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算法。
交流要求:1、在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
2、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最后小组学生汇报计算方法。小组同学派个代表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师:你怎样判断这两道题做得对不对?(验算)
学生进行验算。
思考:笔算小数加減法要注意什么?
学生先独立填空,再同桌同学互相说说。
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
巩固练习:
试一试:12.53+4.67= 3.76-1.06=
师: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得数末尾有0。(在写横式得数时末尾的0可以省略不写)
(1)小明从7岁到10岁,体重增加了多少千克? 重增加了多少千克?
(2)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得
多?增加了多少?
五、板书:
小数加、减法
6.45+4.29=10.74(元) 6.45-4.29=2.16(元)
6 . 4 5 6 . 4 5
+ 4 . 2 9 - 4 . 2 9
1 0 . 7 4 2 .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