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桩你有几岁
教材分析:
《大树桩你有几岁》这是一首带有我国西南地区民族风味的知识性歌曲,富有跳跃感的三拍子节奏和轻快流畅的曲调,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通过数大树桩的年轮,知道了大树桩年龄时喜悦的心情。它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歌曲(结束句是第四乐句的重复。基本节奏是“X . X X X︱X- -︱”旋律进行中力度的变化对比增添了欢乐而热闹的气氛,把歌曲推向高潮。曲子中的顿音记号,让歌曲更加的活泼。衬词句“哎哟哟哟”、“啊哈哈哈”的使用刻画了小朋友数圆圈的有趣情景。结尾句渐弱、弱记号的使用,给人一种余音未尽的意味和风趣感。
学情分析:
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经常接触这种活泼欢快的歌曲,因此对于情绪的把握问题不大。对于唱歌教学中的发声练习,以及听唱歌曲、表现歌曲等活动过程和方法比较熟悉。但在识谱与音准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尤其是节奏复杂、旋律变化较多的还需要教师的指导。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大树桩你有几岁》感受三拍子歌曲特点,并能用欢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全曲。
2、认识几种常用的力度记号( “p”、“f”跳音、自由延长)和它们的表现作用, 能用轻快有弹性地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3. 用聆听、模范、听唱法学习歌曲,感受和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二: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
(二)教学难点:歌曲中顿音记号、附点音符,四三拍强弱的准确演唱。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快乐的音乐课开始了,今天老师有个问题请问我们班的学生,你们多少岁呀?
(教师分别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年龄)
师:同学们都记得自己的年龄,因为年龄是我们上学的依据,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很多事情我们都是要依据年龄来做的,所以年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的重要!
{设计意图:师生的简单对话,拉近师生的距离,并暗示本课的主题}
师:同学们请看,河边的大树,你知道它的年龄是多少吗?我们怎么判断它的年龄的呢?
(分别找学生说一说,但是都说不到 重点)
{设计意图:抛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师:请听下面这首音乐,相信听完以后聪明的你们肯定能找到答案
播放歌曲范唱
找学生说说自己听到的答案
生:看树桩的圈圈
(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就找到了我们想要的答案,课件出示大树桩讲解,我们需要看看大树桩上的圈圈,数一数我们就能找到大树的年龄了)
师:同学们歌曲当中存在着很多很多有趣的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有意义的歌曲
(师板书课题:大树桩你有几岁)
二:歌曲新授
播放歌曲范唱(课件出示大歌篇)
(请学生在聆听的时候注意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生:中速稍快的,演唱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
2.再次播放歌曲,出示节奏,并说明歌曲是3拍子的歌曲(课件出示节奏)
X X X|X. X XX |X - -
(请学生在歌曲中找到这样的节奏,师生一起用打击乐器来打一下这些节奏,师说明附点节奏的拍打方法)
{设计意图:节奏型的学习加强学生对三拍子的强弱理解,正确给歌曲配伴奏}
3.播放歌曲(提示注意顿音的演唱技巧和学过节奏型的正确演唱)
4.师范唱,师弹琴慢速演唱
好听的歌曲老师也想来唱一唱,老师唱的时候你能给老师打拍子吗?
(师范唱的时候请学生给老师伴奏)
5.有节奏的读歌词
(师带学生朗读第一段歌词,学生自己朗读第二段歌词,给予表扬,不对的地方及时的纠正)
{设计意图:歌词的有节奏朗读让学生在无意中体会节奏在歌曲中的重要性,理正确打节奏能有助我们学习歌曲}
6.请学生跟着琴慢速的用“啦”哼唱歌曲
演唱结束请学生说说自己哪个地方不会的,然后请学生互相帮助解决)
7.师唱简谱生填词演唱,注意词曲搭配完整
8.再次聆听歌曲,找出歌曲中的音乐记号(p.f.延音记号.渐弱记号)
课件出示这些音乐记号,请学生连一连
9.讲解顿音和P f 在歌曲中使用的意图,请学生带上这样的感觉完整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音乐记号的学习丰富了学生对歌曲的表现,在歌曲中也加强了学生对音乐记号的掌握}
三:歌曲拓展
给学生分发打击乐器,分组为歌曲配伴奏(评出最佳伴奏乐手小组)
带上感情再次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打击乐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四:拓展延伸(课件出示各种图片)
乌龟的年龄计算(识别乌龟年龄的方法。是看龟背部的甲壳上的纹路,也就是圈数,每块甲壳上都有圈,圈数多少代表年龄越小,圈数越多表示年龄越大)
牛羊等长角的动物看角的粗细
五:总结下课
《大树桩你有几岁》这首歌中把大树桩比作什么?(老爷爷)树桩上的圆圈是树木的年轮。树木和人类一样有着生命,在人类的生存环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破坏树木,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引发洪灾。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其实环保离我们并不遥远。环境与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关,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参与,从我做起,从保护环境的一点一滴做起,节约纸张,保护自己身边的一草一木,善待我们的生存环境。为你,也为我,为我们共同拥有的家园。如果有选择的话,我相信同学们和老师一样希望出现在我们这一课中的不是树桩而是一棵有着生命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