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一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第一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9-19 20:5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测试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都是生物的是( )
A.蘑菇、机器人、空气 B.人、病毒、向日葵
C.鸟、细菌、飞机 D.树木、土壤、草
2、一对白猫生下一只黑猫,这一现象属于( )
A.变异 B.遗传 C.反应 D.生长
3、影响野兔生活和生存的生态因素包括( )
A.生物因素和水、温度 B.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C.非生物因素和植物 D.植物、动物和阳光、温度
4、下列不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是( )
A.狮子看到猎物迅速出击 B.斑马发现狮子迅速奔跑
C.小鸡破壳而出 D.含羞草受到震动后叶片会合拢
5、在麦田中,与小麦有关的非生物因素是( )
⑴人 ⑵阳光 ⑶蚜虫 ⑷空气
⑸田鼠 ⑹水 ⑺蚯蚓 ⑻土壤
⑴⑵⑶⑷ B. ⑸⑹⑺⑻
C. ⑴⑶⑸⑺ D. ⑵⑷⑹⑻
6、和生物学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资源匮乏 B. 环境污染
C. 导弹发射 D. 粮食短缺
7、关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生物的关系说法不对的是( )
A.我们吃的食物主要取自于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
B.我们穿的棉麻、毛皮来自于生物
C.我们建造房屋用的木材和竹材来自于生物
D.我们烧的煤、用的石油还有太阳能等来源于古生物
8、下列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衣藻 B.酵母菌 C.狂犬病病毒 D.大肠杆菌
9.俗语说“鱼儿离不开水”。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10.2008年奥运帆船比赛地—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藻类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 )
A. 阳光 B. 温度 C. 气体 D. 盐度
11.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
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2.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如图所示。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 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地点 鼠妇只数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种花的湿花盆下 18
干草地中 2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
13.在大自然,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
A.森林可保持水土 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蚯蚓疏松土壤
1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 )
A.新鲜的 B.完整的 C.薄而透明的 D.干燥的
15.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目镜上有“5×”字样。物镜上标有“45×”字样。观察到的物体的实际放大倍数是 ( )
A.5倍 B.45倍 C.50倍 D.225倍
16.把刻有“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应当是 ( )
A.q B.p C.d D.b
17.如果在载玻片上写“→”那么在显微镜下可看到 ( )
A.→ B.↑ C.← D.↓
18.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主要步骤可以依次简化为 ( )
A.擦片 →滴水 →取材 →入水 →观察
B.擦片 →滴水 →取材 →盖片 →观察
C.擦片→滴水→取材→入水→盖片→观察
D.擦片 →取材→ 入水→ 盖片→观察
19.在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过程中,盖玻片一侧要先接触水滴再放下的原因是( )
A.防止水溢出 B.防止观察材料受损害
C.防止出现气泡 D.防止盖玻片受损
20.当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 ( )
A.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 B.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
C.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 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
21.在使用显微镜时,如果要使镜筒升降的范围比较大,应调节 ( )
A.转换器 B.细准焦螺旋 C.粗准焦螺旋 D.镜臂
22.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心,装片移动的方向应该是 ( )
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23.下列关于假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B.假设是一种无端的猜测
C.假设要以事实或生活经验为依据 D.假设与结果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24.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
A.所有变量都相同
B.所有变量都不相同
C.实验变量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25.(2009恩施)市场上某一防晒霜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几个学生邀约徒步旅行,准备利用此机会做一个关于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
学生 实 验 方 案
甲 脸上涂上防晒霜,两手背上都不涂。一天后,比较脸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乙 第一天,两只手背都涂上防晒霜;第二天都不涂。比较第一天与第二天被灼伤的程度。
丙 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丁 在另一同学戊的两只手背上都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与同学戊的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你认为4人中谁的实验方案最好: (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非选择题
1.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_______________,一类_____________。生物是指__________。
2.地球上的植物形态各异,种类极多,主要有四个类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种子植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动物身体里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它们分成两大类: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生物体生长过程中,必须不断从外界获得 和 。并把体内的 排出体外。
6.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______________。它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生物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果有一天太阳突然消失,地球上首先死亡的将是绿色植物,这是由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
9.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 。
10、将生命现象和相应的生命特征用线连起来:
人运动后大量出汗 生长
鲸呼气 遗传
小麦种子萌发 排除废物
种瓜得瓜 产生后代
中午吃饭 呼吸
鲫鱼产卵 获得物质和能量
11、观察右面的显微镜结构图,并回答问题
(在[ ]内填标号,在 上填名称)
(1).写出下列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2)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和[ ]
(3).能大范围升降镜筒的是[ ] ,
能小范围升降镜筒的是[ ]
能反射光线的是[ ] ,
能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 。
12、显微镜的使用。
(1)正常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下图的( )
(2)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细胞有流动现象。请你帮他想一个补救的办法: 。
(3)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你在下列哪种细胞中没有看到叶绿体( )
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B.黄瓜表层果肉细胞
C.黑藻叶片细胞 D.菠菜叶肉细胞
13. 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是检验假设的基本途径,主要
包括 和 等方面。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