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榕江县定威初中 潘金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第四节。本节课是这一章的最后一节,学生在前面三节课的学习中,通过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自己建构了血液、血管和心脏具有各自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知识体系。人的血型和输血是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但由于血型鉴定可能会造成疾病感染和传播,国际上许多国家都禁止在中学阶段采用真人真血进行教学实验,所以教材中并没有安排探究血型鉴定的实验,因此,我用播放(血型鉴定)短片来代替
教学目标
1、例举ABO血型的类型;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2、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概述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
教学难点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教学策略
依照“情景—问题—活动—概念”的教学模式,设计了“情景激发—问题点拨—活动探究—概念建构”的教学总体思路。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血型鉴定视频
3、献血的好处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震中在县城附近,截止至24日17时,地震已造成2203人死亡,73人失踪,12135人受伤,在受伤人员中有失血过多,生命垂危的这些人员怎样抢救呢?
学生回答:输液、输氧、手术、包扎、输血等等。
对于输血又怎样输呢?进入《输血与血型》的课题。
二、授新过程
(一)、血型的发现
1、学生讲述关于血型发现的故事。
2、学生说出ABO血型的类型。
(过渡:)兰德斯坦纳发现了血型,在人类输血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输血现已成为临床实际可行的重要治疗措施。
(二)输血
导语(设疑):输血应怎样输呢?当病人需要输血时,只要有血就行了吗?
学生回答:(不是,给予鼓励)(如果回答:是,马上要求快速看书,然后再回答)
1、血型鉴定
(播放血型鉴定的相关视频)
2、依照课件,分析血型鉴定
(教师总结)输血的时候,主要是考虑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是否发生凝集反应。
2、输血原则
(1)、学生根据鉴定结果,谈谈该给病人输入哪种类型的血液。
(2)、出示“输血关系表”,学生观察归纳出输血原则。
(3)、输入不同血型的血后,血液会发生什么变化?
结论:输血的时候,应以同型血相输为原则。
3、输血的方式
(1)、输全血:一般的失血过多我们就采用输全血的方法
(2)、成分输血:针对某些疾病采用成分输血的方法,成分输血可提高血液的利用率和疗效,例如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应输入血浆,严重非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应输浓缩的红细胞,严重流血不止患者应输入血小板。(以问答的形式完成)
(三)血量与输血
导语:前面我们有讲过失血过多会危及生命,那么我们人体究竟失多少血量会对我们人体有那些影响呢?
(提出相关问题,学生抢答)
(过渡:)输血可以救治人的生命,那么,血液从何而来 (献血)
(四)献血
1.献血会不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呢?(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结论:适量献血对人体不会有危害,一定程度上还有益处(发相关资料)。
2、学生认同无偿献血制度。
3、学生谈学习感受。
本课小结:
1 、血型的发现
2、同型输血
3、血量和输血
巩固练习:
(播放课件)
教师引导
学生抢答
结束语:
(关于无偿献血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