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高矮(一)
教学目标:
A类:能感知物体的高矮,能运用目测法和在同一基准线上比较的方法,比较 两个人或物的高矮。
B类:能感知物体的高矮,能运用目测法比较在同一基准线上两个人或物的高矮。
C类: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课堂,感知高矮。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过程,掌握目测法和同一基准线比较的方法。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能感知人或物的高矮。
教学难点:
运用目测法和在同一基准线上比较的方法,比较两个人或物的高矮。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白板、卡片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操作:课件出示礼物盒,请学生摘礼物。
问题:为什么老师能摘到,学生摘不到呢?
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课件演示动态图片,通过不断闪烁礼物盒,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设计动作路径,来完成摘礼物的过程,引出课题,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对新知学习的兴趣。
新授
初步感知
出示课件,观察图片,感知高矮。
学用语言,表达高矮:老师高,乐乐矮。
揭示目测法。用眼睛看的方法就叫“目测法”。
课件出示,教师引导,学辨高矮:辨别照片中两个人的高矮。
游戏找朋友比较高矮:
播放音频,请学生在音乐声中找朋友。
(1)师生比较
(2)生生比较
(3)生生不在同一基准线上比。
(4)小结:要在同一基准线上比高矮。
[设计意图]:通过幻灯片播放贯穿整个新授教学过程的始终,让抽象的高矮概念变得直观、生动。背景音乐的播放也让学生在“找朋友”这个游戏环节变得充满节奏感,学生在熟悉的音乐旋律中找朋友,比高矮,给予学生多感官,多方位的刺激与体验。
逐步升华
1.比薯片罐。
2.板书比高矮的方法:
(1)放一放
(2)看一看
(3)比一比
3.比“乐高树”:听指令、比一比。
巩固练习(白板演示)
基准线上,比较高矮:比房子。
学生尝试在电子白板上移动房子,放在同一基准线上比较高矮。
学生尝试,练习操作:把小动物送回家。
学生在电子白板上操作、比较小动物的高矮,放到对应的房子里。
贴一贴,在高的物品下面贴上小红花。
请学生按要求学生操作电子白板。
贴一贴,在矮的人的下面贴上红苹果。
请学生按要求学生操作电子白板。
[设计意图]: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操作的特点,通过移动房子,动手操作比较小动物的高矮,让学生在操作、比较的过程中不断内化所学新知,让抽象的比较方法变得有步骤可循,学生在动手动脑间强化和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化被动巩固变为主动参与;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乏味为自带娱乐性,提高了学生巩固新知的兴趣与持久性。
课堂小结
今天学到了什么?
回顾比高矮的方法。
作业。
下课后,可以跟客人老师比一比高矮。回去后,可以试着比一比爸爸妈妈的高矮。
板书设计
比高矮
放一放
看一看
比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