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几何小实践(米与厘米)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几何小实践(米与厘米) 沪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01 08:48:31

文档简介

米、厘米——用小数表示
教学目标:
以米为单位用小数表示身高。
2、读出以小数形式记录的身高,并能说出其具体含义。
教学重点:会以米为单位用小数表示身高,并能说出它表示的实际含义。
教学难点:能以米、厘米为单位,进行相应的换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量过身高吗?看,小胖正在测量身高,你们想知道小
胖有多高吗?〔1米30(三零)〕
1米30(三零)是多高呢?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2.师:1米30(三零)用小数怎么表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米、厘米用小数表示。(出示课题:米、厘米——用小数表示)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师: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组内合作学习。
讨论:“1米30(三零)用厘米怎样表示,你是怎样想的?
1米30(三零)用小数又应表示成多少米,这时小数点前面表示的是什么,小数点后面表示的又是什么?”并完成练习纸上小胖部分。
师:还有小亚、小巧、小丁丁,听听他们分别有多高?让我们用刚才的思考方法,分别用厘米和米作单位,帮小亚、小巧、小丁丁也来记录一下身高。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身高可以用cm或m作单位记录。用小数表示时单位是m。这时小数点前面的数表示几米,小数点后面的数就表示几厘米。
4.师:你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吗?换算一下,看看他们的身高用米或厘米作单位时分别是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填入合适的数:
小姜136厘米=(
)米
小马1.47米=(
)厘米
小杨现在127厘米=(
)米
小杨三年前1.09米=(
)厘米
小杜1.50米=(
)厘米
小弟弟76厘米=(
)米
姚明2.26米=(
)厘米
5.
介绍姚明,培养为国争光意识。
三、尝试练习,逐层提高。
1.找好朋友,将相同的长度用线连起来。
半米
3.04米
3米4厘米
3.40米
304厘米
106厘米
89厘米
50厘米
1.60米
0.89米
1米6厘米
1米60厘米
2.比大小,看看谁比得又快又正确。(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3米18厘米○3.17米
4米3厘米○4.03米
510厘米○5.01米
0.023千米○230米
10.36米○136厘米
4.716千米○4716米
3.小精灵带我们一起做游戏,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比比谁的反应快。
4.
你能自己举些生活中的例子,并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表示吗?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老师希望你们每天都学得快乐,学有所获。米与厘米
教学内容:
米与厘米
三年级第一学期
教学目标:
会用厘米、米与厘米的复合单位表示身高。
以测量身高为题材,会用含有米与厘米复合单位与厘米单位进行相应的换算。
3、联系生活实际情况,体验长度单位的用处。
教学重点、难点:会用含有米与厘米复合单位的长度换算成厘米单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引入: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你们对老师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大家猜猜老师大约有多高?(1米70……)
师:老师有1米70,完整的说法应该是1米70厘米。(板书)
师:这里的米和厘米是什么单位?
师:我们所学过的长度单位还有哪些?你能比划一下1米大约是多长吗?1厘米呢?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呢?(1米=100厘米)(板书)
师:2米是多少厘米?500厘米是多少米?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米与厘米的知识。(板书揭题)
二、新授:
1、用米与厘米复合单位和厘米两种表示法来表示身高。
师:看小胖他们在测量身高。小胖的身高是多少?小巧说:(出示1米30厘米)小丁丁说:(出示130厘米)。同样是测量小胖,怎么测量出来的不一样呢?他们测量的到底谁对呀?(讨论:小组讨论,个别汇报)
师:他们两种结果都对,为什么呀?你有什么理由?
米与厘米的复合单位换算成厘米:
(1)师:还有小亚、小巧、小丁丁,听听他们分别有多高?让我们用刚才的思考方法,分别把米与厘米的复合单位换算成只用厘米作单位,帮小亚、小巧、小丁丁也来记录一下身高。
(2)完成书上第52页练习。
(3)挑战一题:你们知道姚明的身高吗?(板书:2米26厘米)换算成用厘米作单位。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刚才的学习使我们知道身高可以用厘米或米与厘米复合单位。你们是怎么把米和厘米的复合单位换算成厘米单位的?
把厘米换算成米与厘米的复合单位。
(1)师:
150厘米是(
)米(
)厘米?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175厘米=(
)米(
)厘米
205厘米=(
)米(
)厘米
(3)师:你们知道自己的身高吗?同桌小朋友互相说说自己的身高,用两种不同的表示法。(个别汇报,板书)
5、小结:把只有厘米作单位的换算成米和厘米的复合单位怎么样算方便?表示身高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也可以用米与厘米的复合单位,并且可以进行换算。
三、巩固练习:
1.找好朋友,将相同的长度用线连起来。
半米
304厘米
3米4厘米
340厘米
3米40厘米
50厘米
1米6厘米
160厘米
师:1米6厘米的朋友是什么呢?160厘米呢?
2.比大小,看看谁比得又快又正确。用手势表示(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3米18厘米○317厘米
3米○303厘米
510厘米○5米1厘米
1米36厘米○136厘米
89厘米○1米
3、鲤鱼障碍游(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8道单位换算题)
3米2cm=(
)cm
320cm=(
)m(
)cm
3000cm=(
)m
25m=(
)cm
406cm=(
)m(
)cm
280cm=(
)m(
)cm
5m62cm=(
)cm
1557cm=(
)m(
)cm
4、填上合适的单位:小丁丁写了一篇日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我叫小丁丁,今年9岁身高是150m
,昨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日记本,长约24m。每天早上我都自己上学从家到学校要走约520km。我的课桌高约105cm。我们都很喜欢在操场上跑步,跑道一圈长约400m。我的班主任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她的身高大约有1m
68
cm,我们都很喜欢她。
师:大家发现了他的日记有什么问题?能不能帮他改一改。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老师希望你们每天都学得快乐,学有所获。
反思:
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关系,决定了任何理论的学习,目的都是为了指导社会实践,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发展。本节课《米与厘米》的学习,是学生认识了米与厘米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合理运用长度单位,并会用含有米与厘米复合单位与厘米单位进行相应的换算。使学生认识到合理运用长度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使数学知识又一次与现实生活充分联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本节教学中,我始终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近感。
通过学生测量身高的情景,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较为熟悉的情景中学习知识,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新知,接着让学生通过交流得出两种不同的记录身高的方法,并且在探究中学习复合单位的换算。数学来源于生活,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要回到生活实际中去,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因此再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对知识更深一层的掌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情景复习引入,通过老师的身高复习了旧知识——米和厘米的进率。第二部分通过小胖量身高的情景提出问题两种不同表示的身高方法,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过渡到新授课内容。并且让学生运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米与厘米的复合单位换算。第三部分巩固练习,通过有趣味的各种形式的练习及游戏加以巩固单位的换算。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多媒体教学,通过学生熟悉的人物、有趣的动物等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还安排的学生之间互相讨论的形式,通过组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来达到使每个孩子都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一目的。
PAGE
4米与厘米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P52米与厘米
教学目标:
以米和厘米为单位表示身高。
学会把含有米与厘米的复合单位转化成以厘米为单位。
联系生活实际情况,体验长度单位的用处。
教学重点:会以厘米为单位表示身高。
教学难点:将含有米与厘米复合单位的长度换算成厘米单位。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师生合作,情境导入。
1、师生互动,出示米尺。1米=100厘米
师:大家好,老师想知道你们的身高是多少?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2、请一名学生上台来测量,其他学生观察。
【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创设丰富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数苹果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动手合作,探究新知。
1、教师抽学生上来测量,报出数据,“某某身高1米35”。
1米35,什么呢?省略了什么单位?
省略了
“厘米”
这个数据的单位既有米又有厘米,我们把它叫做复合单位。
2、如果要用cm作单位来记录学生的身高要怎么写呢?
交流讨论,该如何记录。
3、小结:用厘米作单位就是135厘米。
揭示课题(板书:米与厘米)
4、从复合单位到以厘米为单位的转化
1米35厘米
135厘米(各种数据)
【通情景的创设,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从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精彩而不在枯燥无味,让学生通过交流得出两种不同的记录身高的方法。】
多种形式,巩固训练。
填写身高
我们学习的好朋友小巧、小亚、小丁丁很想知道自己的身高用厘米该怎么表示,请大家帮助一下?(课件演示)
小巧:我的身高是1米28厘米
小亚:我的身高是1米33厘米
_____________cm
_____________cm
小丁丁:我的身高是1米37厘米
_____________cm
练习纸
1米63厘米=
厘米
2米10厘米=
厘米
2米5厘米=
厘米
你是怎样想的?
看书P52完成练习
有什么问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用厘米表示小动物的身高
斑马
长颈鹿
鳄鱼
鲸鱼
世界上最大的鲸鱼
1m51cm
5m27cm
8m6cm
18m60cm
30m5cm
______cm
______cm
______cm
______cm
______cm
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米”或“厘米”)。
短绳长140(
)。
旗杆高15(
)。
爸爸身高1(
)78(
)。
姚明叔叔身高226(
)。
填空
226厘米=(
)米(
)厘米
178厘米=(
)米(
)厘米
208厘米=(
)米(
)厘米
300厘米=(

560厘米=(

比大小:
唐老鸭和米老鼠的争论,谁的彩带长?
4米3厘米与430厘米
怎么想的?比较大小有什么好方法?
练一练
:比大小
280cm(
)28m
1650cm(
)1m65cm
8、判断题
(1)4米=40厘米


(2)800cm=8m


(3)306厘米=3米06厘米


(4)568米<5680厘米


(5)6500cm>65m


(6)一根绳子长10米,剪去8厘米,还剩2厘米。


【数学来源于生活,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还是要回到解决问题和生活实际中去,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联系生活,拓展提高。
下面这些长度到5m还缺多少厘米?
4m
2m
4
m
80cm
298cm
小组合作解决。学生小组合作。
为了布置教室做蝴蝶结,要把一卷长10米6厘米的彩带要剪成每段长8厘米,问一共能剪几段?还剩多少?(机动)
【通过拓展部分,让学生对知识更深一层的掌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对我们有何帮助?(谈收获和体会)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