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49-50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并能进行千米、米之间的换算。
2.通过走一走活动,初步形成对“千米”的量感;通过估一估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合理推理的能力。
3.经历丰富的课外活动和课内的交流,将生活实际与数学学习融合起来,感受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价目标】
1、通过校内和家里的实践活动,初步形成对“1千米”的量感。对活动兴趣进行观察和评价。
2、在交流实践活动时,能准确、完整的表达活动的过程和感受。对交流习惯及良好的倾听习惯进行观察评价
3、通过单位换算练习及按实际情境填入合适长度单位,巩固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以书面测试评价概念理解
【教学重点】
通过体验,形成对“千米”的量感
千米、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千米、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
学习单、多媒体课件
【课前活动】
播放活动视频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初步体验1千米
师:课前我们开展了很多1千米活动,你感觉1千米有多长?
预设:1千米很远,要走很久,跑起来有点累。
揭题:那么1千米到底有多长,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千米的认识》
二、千米的认识
1、路牌上的千米
我们活动中走过了学校附近的很多建筑,杨老师想在校门口放一块路牌,你从路牌的指示中知道了什么?
出示路牌
这块路牌照片中100米、200米、500米、1km表示什么?
小结:路牌中的1km表示1千米(板书),就是说我们现在的位置距离这个地方还有1千米的路程。
2、数形结合,在数射线上找出1千米
从校门口到邮局大约是1千米,现在杨老师给你们一条数射线,
我们的起点学校的位置是0,你能把这个路牌上的菜场、电影院这些地方在数射线上表示出来吗?
学生交流
从数射线上,你发现1千米有多长?
预设:1千米比100米长很多,比200米,500米都要长。
1千米就是10个100米。
跟老师一起在数射线上数出1千米:1个100米,2个100米,3个100米…10个100米
1千米就是10个100米。(板书)也就是1000米。1千米=1000米
1km=1000m(板书)
小结:从数射线上,我们知道了1千米就是10个100米这么长。
3、实践体验中的1千米(出示邮局、金山新城地图、跑道图)
小朋友都积极参加了活动,我们也感受了1千米,你能说一说你进行的活动中,1千米有多长?比如,从学校到邮局是1千米,走路用了15分钟。
学生汇报
小结:我们用走路、跑步、或者开汽车、开电瓶车的方式完成1千米,用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4、合理想象,估测1千米
我们在操场几个人手拉手是10米?
需要几个人能连成100米?1000米?
师:我们全校小朋友手拉手,大约长1000米。一千米长不长?
小结:之前我们在表示黑板得到长度时用了米,我们在表示学校到邮局、操场上跑5圈、全校小朋友手拉手这样较长的路程时,经常用千米(km)作单位。
5、千米的应用
我们刚刚认识了千米,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了千米。
(1)中国地图上的千米
介绍中国地图
师:你还知道在生活中哪里用到千米?
生:仪表盘、路牌(师讲解与补充限速标志、安全教育)
小结:我们在表示像公路、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这样较长的距离时,也经常用千米作单位。
(2)出租车上的千米
起步价:
12.00元
(3公里)
单价:2.40元
金山大众出租车上,你找到千米了吗?
小结:我们生活中也经常把1千米说成1公里,1公里就是1千米。(板书)
师:你还看懂了什么?
师:3公里是起步路程,三公里或者小于三公里的路程,车费都是起步费13元。
单价2.40元(说明:过了3公里以后,每公里的单价为2.40元)边说边画线段图。
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数学知识,我们要经常带着数学的眼光去发现。
6、米和千米之间的换算
出示(1):2km=(
)m
4000m=(
)km
8km
+
1000m
=(
)m
学生尝试一边做,一边说一说你是怎么换算的?
汇报(说说为什么)
小结:我们要找到有几个1千米,换算成几千米。
三、综合练习
1、单位换算(口答)
5km
=
(
)m
12km–4000m=(
)km
2、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配图练习)
教室外走廊长度大约30(
)
山阳到上海火车站的距离是70
(
).
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的长度约6300(
)
小结:我们表示建筑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表示两个地方的距离或者河流、公路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3、估测铁路长度
(1)太原到青岛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2)南京到上海的铁路大约长300千米,
估一估南京到济南的铁路大约长多少千米。
(3)从南京到北京的铁路大约长多少千米?
四、回顾总结
你在课外参加各种1千米活动,有什么收获?
今天在课堂上,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千米的认识
1km表示1千米,就是1000米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1千米就是10个100米
表示较长的路程时,经常用千米(km)作单位。
1公里就是1千米
1公里=1000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千米的认识
课时安排
2
第
1、2
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微视频,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通过观察学习,掌握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练习以米作单位的路程相加,并且通过选择最优化路线及解决“起步价够不够”的问题,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千米的含义,有序地数出各种方案,并学会计算方案个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千米的含义,有序地数出各种方案,并学会计算方案个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微课程、教学课件(白板)、平板电脑、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前置学习(课前自主学习)
1、教师制作微课程——“千米的认识”
2、将微课程、千米的认识相关练习上传至“自主互动”学习平台。
3、确认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账号都能顺利登入“自主互动”平台。
二、课中反馈交流
1、展示学生前置学习情况
(1)回忆微视频内容
提问:同学们,通过微视频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单位朋友,它是谁呀?你还学到了哪些有关千米的知识?
生回顾微视频内的知识。
板书:千米
km
(公里)
1千米=1000米
1
km
=1000
m
(2)交流课前学习单的练习
填上合适的单位(“米”或“千米”)
1、小胖家到学校相距800(
)。
2、小胖家到青岛相距约800(
)。
单位换算
2km=(
)m
11km=(
)m
6000m=(
)km
28000m=(
)km
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有关千米的知识。
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2、课前学习巩固与拓展(平板练习)
过渡:千米与米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些生活小常识你了解吗?
连一连???
人每分钟行走
6700千米
长城全长约
15米
高铁每小时行驶
100米
大树高
400千米
比较(平板练习)
500m5km
70km7000m
4km+800m4800m
15000m-5000m5km
课前学习拓展(平板练习)
学校、小胖的家和小丁丁的家都在同一条路上,谁的家离学校近?小丁丁家到小胖家需要走多少米?
新知探索
小组合作,寻找路线
提问:假期里我们的好朋友小丁丁从家里出发,去图书馆看书,请你看看有几条路线可以走?
生小组讨论,并在平板上提交。(平板练习)
提问:谁来说说从家到图书馆有几条路线,你是怎么想的?
生交流路线,师白板出示。
提问:为了避免数错或遗漏,我们应该怎么数?
生小结:按顺序有序的数。
2、方案优化
提问:判断一下哪条路线最近?理由是?
小结: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路线b比路线a、c短,所以从家到电影院路线b最近。路线1、2在观察不明显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计算来验证。
师出示路线1、2的数据,学生计算验证路线1、2谁更近。
提问:那么哪一条是最近路线呢?为什么?
生说一说并计算出最近路线的长度。
3、起步费够不够
提问:确定路线后,小丁丁准备乘出租车从家去图书馆。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3公里内起步费是13元,燃油附加费1元。你知道在起步费内是什么意思吗?如果你是小丁丁,走哪一条路线?为什么?但是有个坏消息告诉大家,路线b修路封闭了。请你们帮帮小丁丁,在起步费内,还能选择其他路线吗?
生小组讨论交流算一算,将结果提交平板。(平板练习)
提问:你怎么知道该路线在起步费内?
4、拓展
提问:小丁丁赶时间去电影院看电影,8点从家出发,9点半要到电影院。路线a最远,而且红绿灯较多;路线b最近,但是红绿灯比较多,路上拥堵;路线c比路线b远,但是几乎没有红绿灯,道路畅通,小朋友你认为选哪一条路线合适呢?
小结:选择路线时,除了距离的远近以外,时间的长短也是选择的依据之一。
四、总结
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生根据课堂表现进行互动评价。
五、回家作业
和家长一起散步1千米,体验感悟生活中的千米。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千米
km
(公里)
1
千米
=
1000
米
1
km
=
1000m
教学反思:
《千米的认识》是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的内容,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千米这一度量单位,建立千米的概念,难点是将千米这一概念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形成正确的认知观。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所以此内容我采用了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教学,将两课时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分配,用一课时的时间完成了教学,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接受程度还是不错的。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因为平时学生不太关注两个地方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当然,学生也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在马路边、公路交叉口、高速公路等地见过“千米”(也叫“公里”),对千米已有所认识整节课我营造了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设置了许多体验和感悟的环节,使千更加“立体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借助平板电脑以及网络课程平台及时反馈学生完成课中小练习的情况,有针对性地了解了每一组学习的情况,出现错误时,讲解效果也更加具有指向性,使学生快速清楚地了解错误的原因,以便及时改正。
孙桥小学千米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并能进行千米,米之间的换算
2、通过练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会用米来做单位的路程相加。
3、通过对路程的计算体会数学在实践中的广泛,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会用米来做单位的路程相加。
三、教学难点:
通过计算比较学会选择最佳路线。
四、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公路上的标志牌写了些什么?
1km
500m
200m
100m
师:这些都表示什么呢?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看到的标示牌所表示的含义。
师:千米可以用什么字母来表示?米呢?
师:千米
km
米
m
1Km=1000m
2.1千米到底有多远呢?
1分钟
2分12秒
20秒
10分钟
师:1千米到底有多远呢?
师:你10分钟能走多远?
师:1千米就是10个100米,1千米=1000米。
1km也就是1000米
3.
师:学校的操场一圈大约200米,走1千米要走几圈?
生读题独立完成。
1000÷200=5(圈)
师:你大概要走多长时间呢?
生:大概10分钟
4.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如下
师:谁能说说2km=(
)m,怎样填?
生:想1千米=1000米,所以2km=2000m.
2km=(2000
)m
5km=(5000
)m
11km=(11000
)m
4000m=(4
)km
6000m=(6)km
28000m=(
28
)km
8km
+
1km=(9000
)m
12km-6km=(
6000
)m
5000m-2km=3000m=3km
二、探究
师:星期天,小丁丁、小巧、小亚和小胖要从少年宫到图书馆可以怎么走?又几种走法?小组商量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生:因为从少年宫到电影院,有3种不同的走法。
走法一:870m+700m+600m=2170m
走法二:680m+240m+640m=1560m
走法三:260m+880m+900m=2040m
师:从少年宫到图书馆哪一条路最近呢?
生:因为走法二:680m+240m+640m=1560m,所以最近。
生:从电影院到图书馆,有2种不同的走法。
走法一:500m+790m=1290m
走法二:620m+480m+200m=1300m
师:哪条路最近?
生:因为500m+790m=1290m所以最近。
所以:从少年宫到图书馆一共有2×3=6种不同的走法。师:你能把这6条不同的方案具体的说一说吗?
(学生在回答的时候发现描述不清。)
师:为了方便大家把路线描述清楚,老师把每一条路线都用一个字母或数字表示。现在你能把6条路线清楚的描述出来了吗?
(用箭头把路线板书在黑板上。)
问:在这6种不同的走法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不管怎么走,都会经过电影院。
2、师:就请大家算一算、比一比、想一想如果坐出租车,按正常的情况行驶,每种方案起步价都够吗?
学生讨论、汇报方案
1560m+1290m=2850m<3km
②
1560m+1300m=2860m<3km
③
2040m+1290m=3330m>3km
④
2040m+1300m=3340m>3km
⑤
2170m+1290m=3460m>3km
⑥
2170m+1300m
=3470m>3km
得到:有4种方案的路线走,起步价不够,另外2种方案的路线的走起步价是够的。
问:在这6种方案中哪条路线最近呢?可以用什么方法确定?
生1:可以把每条路线的路程算一算,进行比较。
生2:也可以根据刚才的判断,因为从少年宫到电影院b路线最短,从电影院到图书馆1路线最短,所以从少年宫到图书馆b—1路线最近。
三、练习
练习册
四、总结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并能进行千米、米之间的换算
2、通过体验,让学生形成对于“千米”的量感
3、能解决关于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1、通过体验,形成对“千米”的量感
2、千米、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1、千米、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设计:
一、巩固旧知
师: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学习了一些长度单位,我们先来想想看,我们学了哪些长度单位呀?
学生回答,板书。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都学的很好!那我们再来做一做下面的几道题目,看看你会做吗?
1、一块橡皮的长度为6(
)
2、一本书的长度为3(
)
3、学校教学楼的高度为15(
)
4、方泰到嘉定的距离为12(
)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
(揭示课题,千米的认识)
二、学习新知
1、千米的基本知识
师:我们发现别的长度单位都有一个英文的缩写,那我们来猜猜看,千米的英文缩写是什么呢?(从千克的的缩写KG猜想千米的缩写是KM)
师:想想看,你在生活中看到过千米的标志吗?谁来说说看
学生举例生活中见到过的见到过的千米的标志。
出示图片以及数射线
师:在高速公路上,也有好多km的标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距离下一个出口还有100米,那在数射线上在什么位置呢?
学生回答。
师:那么A出口和B出口呢?
师:那么1KM在什么位置上呀?
师:从数射线上我们可以看到,1千米就是多少米呀?
生:一千米就是1000米。
师:很好,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1
千米等于1000
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1
千米=1000
米
学生跟读
师:那么1千米里面有多少个100米呢?
生:1千米里面有10个100米。
2、千米的量感
师:很好,1千米里面有10个100米。那么谁能给老师说说看,1千米到底有多长呀?小组讨论一下,跟老师来说说看,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告诉老师,从哪里到哪里的距离大概是1千米呢?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师:接下去,老师想带大家跟着我一起到学校外面去看看,从我们学校出发,到哪里才是1千米呢?
出示视频
师:我们从视频中看到了,从学校出发,到泰东公寓是1千米的路程。
师:那接下来,我再请同学们来说说看,你觉得从哪里到哪里的距离是1千米呢?
请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在学校外面,1千米有多长。那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学校里面,1千米是多长呢?
出示操场图片
师:大家看看,这是哪里呀?
生:学校的操场。
师:对的,大家都很熟悉,这是我们学校的操场。那我们的操场一圈有250米长,那谁来告诉老师,1千米的话,需要绕我们操场走几圈呢?
生:需要走四圈。
师:对的,1千米需要我们绕着操场走四圈。大家想想看,1千米长不长呀?
生:长!
师:嗯,对的,1千米很长。我们需要绕着操场走四圈。那我们再想想看,我们走1千米需要多少时间呢?老师请了一个小朋友帮我做了一个实验。老师让他绕着我们的操场走了一圈,用了3分钟。那我们想想看,我们走1千米需要多少时间呢?
生:走1千米需要12分钟。
师:嗯,我们走1千米需要12分钟,我们大家记住了,我们1千米一般需要12分钟左右的时间。但是,这里的12分钟是我们慢慢走,需要走12分钟,要是你跑的话,跑1千米需要的时间会更加怎么样?
生:时间会更少。
师:对的,跑的话,1千米需要的时间就少了。这里,老师就要请大家回去做个小实验。试一试,你走1千米需要多少时间呢?
师:我们刚才学到了,1千米是不是很长呀?
师:那我们想想看,要是老师把1千米竖起来的话,那有多高呢?大家闭着眼睛想想看。
师:大家想得怎么样?把1千米给竖起来的话,高不高?
生:高。
师:那我们看看我们上海的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高度是632米。还到1千米呢。我们看看从632米的高度往下看,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
出示图片(视频)
师:感觉怎么样?是不是很震撼呀?
师:在600多米的大楼往下看都很震撼了,那1千米是不是还要高呀?那感觉是不是肯定还要更加震撼呢?
三、巩固练习
1、填空题
(1)、嘉定法华塔的高度为40(
)
(2)、汽车每小时行60(
)
(3)、小亚身高140(
)
(4)、电线杆高6(
)
(5)、一分钟可以走100(
)
2、判断题
(1)、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为468千米
(2)、嘉定到上海人民广场的距离为30米
(3)、1千米=1000厘米
3、嘉定到上海人民广场的距离为30千米,请你选取一样合适的交通工具,前往上海人民广场。
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
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
步行:每小时行5千米
四:课后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呀?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千米km
表示较长的路程
米
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五、教学反思
1、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用语,注意引导的技巧。
2、课件上出现一些小错误,在备课过程中没有细致的检查。
3、教学语言需要更加精炼。
4、在学生做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辅导。
5、视频应该要进行处理,最好在每100米处加上文字说明,也能让学生对于100米有一个量感。
6、对于长度单位的换算,有的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需要多加以练习。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p49—50
教学目标:
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具体情境直观认识千米(公里),知道1千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形成对“千米”的量感。
知道1千米=1000米,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解决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
验千米的应用价值,并建立初步的策略意识和择优思想。
教学重点:
认识1千米;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播放歌曲)展示上海市第十六届运动会田径比赛跑步画面。
揭示课题:千米的认识。(板书)
实践体验,认识新知
(一)活动:动一动,估一估,算一算
活动要求:动:4人一小组活动,完成学习单上的表格。
估:1米大约是几个同学手臂张开的距离?走几步是1米?走1米大约需要几分钟?
算:按照1米获得的信息,估算一下100米、1000米。
(小组讨论,个别汇报。)
1、展示学生侧平举的照片
2、操场一圈200米,5圈是多少米?(板书:1千米=1000米)
小结:1000米=1千米,千米也可以叫公里,我们可以用字母km表示。
4、如果是操场的一圈是400米,那么跑几圈是1千米。跑了5圈是(
)
5、组内互评
(二)
感受了校园里的1千米,我们再去校外转一转。如果把200米的跑道拉直,5个这样拉直的跑道连起来,估计一下,从学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
展示地图路线。
请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一条路线,闭上眼睛,在脑海里走一走。
比较:请同学们将回家的距离和刚才脑海里闪现的1千米路程比较,或者和步行1500步或15分钟比较,是超过1千米还是不到1千米?
展示从学校出发去更远一点的距离。
小结:在表示较长的路程时,我们常用千米。
自评
学以致用,延伸巩固
读一读:生活中的千米
填一填:填上合适的单位
徐浦大桥总长6(
)
泰坦尼克号大约长269(
)
天安门城楼高约35(
)
沪宁高速公路全长274(
)
2、画一画:从小明家到哪里正好是1千米呢?在图上画一画。
3、连一连: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现方式用线连起来。
4、再次自评
四、总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表现还满意吗?
2、评价
五、板书设计:
长度单位
表示较长的路程
千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