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二单元
汉字与书法
第7课
课程标准:
1、掌握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
2、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仓颉
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上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
—《鲁迅·门外文谈》
一、 文字的发展历程
1.起源:
2.成熟:
金文
籀文
刻画符号
甲骨文
4.统一:
小篆
隶书
图为半坡、马家窑、姜寨等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文。于省吾先生考证:“五作×,七作+,十作|,二十作||,示作T,矛作↑等……我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
图画文字“旦”
图画文字“斧”或锛
甲骨文之父—王懿荣
根据自己的属相,学写甲骨文
鼠
牛
虎
兔
猴
羊
马
蛇
龙
狗
鸡
猪
毛公鼎是西周青铜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作于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内壁铸有多达498字的长篇铭文。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贴,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地步。
西周散氏盘为西周后期厉王时代的青铜器,其铭文结构奇古,线条圆润而凝炼,因取横势而重心偏低,故愈显朴厚。其“浇铸”感很强,表现了浓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现代著名书法家胡小石评说:“篆体至周而大备,其大器若《盂鼎》《毛公鼎》,……结字并取纵势,其尚横者惟《散氏盘》而已。”
泰 山 石 刻
峄山石刻
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隶书
秦朝为什么要统一文字?文字的统一与国家的发展之间有什么联系
许慎与《说文解字》
1.举例说明“六书”造字法。
2.总结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
刻画符号
甲骨文
金文
籀文
小篆
隶书
二、书艺历程
1、汉字发展为艺术的原因或条件:
单体汉字的字型丰富、数量庞大----
准备了材料
知识群体的形成-----
动力基础
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提供了条件
2、书法特点:
(1)实用性---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
(2)艺术性---体现了东方审美情趣
王羲之 《兰亭序》(神龙本)
柳公权《玄秘塔碑》
颜真卿《多宝塔碑》
张旭
《草书古诗四首》(局部)
赵佶 小楷千字文
三、印宗秦汉
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
“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
会徽蕴含了哪些传统文化精华与现代意识?
:-)
:-D
:-Q
@:-)
B-)
你知道这些表情符号吗?
1.火眼金睛
2.理论探讨:书法作品与社会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定时期的文化总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