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3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件(岳麓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13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件(岳麓版必修3)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9-20 07:5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课标要求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
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
文主义的含义。
导 言
基督教会垄断西欧文化教育约千年之久,取
消了个人思想的自由,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
的蒙昧之中。14世纪以来,新生的资产阶级充分
享受人世生活,力求冲破教会设置的思想障碍,
于是一场新文化运动悄然兴起。由于当时的资产
阶级还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只得借助教会视为
异端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
思想,因此这场运动被称做文艺复兴运动,它催
生出众多彪炳史册的思想文化巨匠。
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1、文艺复兴运动
意大利文艺复兴背景
其一,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于意大利,这
是其前提条件;其二,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和
众多人才是其重要条件;其三,某些城市政权的
支持;其四,14世纪蔓延于意大利的黑死病促使
人们反省,不只瘟
疫造成死亡,在宗
教束缚中麻木生活
也形同死亡。
14世纪蔓延于意
大利的黑死病。
文艺复兴的实质与作用
文艺复兴运动是14至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
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和
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动。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
洲社会的转型,它冲破了天
主教会的精神枷锁,适应了
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资
本主义社会的到来提供了精
神动力。
意大利的山野风光
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1、文艺复兴运动
2、人文主义思潮
内涵及作用
人文主义思潮的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
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思想上:否定神的绝对权威,肯定人的价值
与可贵,颂扬人的力量;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
来世观,肯定人追求财富、幸福、享乐的权利;
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要求自由平等和
个性解放。
思维方式上:反对蒙昧主义、神秘主义,推
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发展文化教育,追求知
识,探索自然,研究科学,造福人生。
内涵及作用
人文主义思潮的历史作用就在于促使欧洲人
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促使人的觉
醒,使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意味着它
对中世纪过去的批判;它提倡民主与科学,唤醒
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
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
和确立开辟了道路,意味着它对近现代未来的指
引。
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二、文艺复兴前三杰
1、“人曲”《十日谈》
薄伽丘和《十日谈》
1348年,鼠疫(人称“黑死病”)
肆虐欧洲,意大利、法国、英国等
国人口锐减,大有世界末日来临之
感。教会借机用禁欲主义的说教攻
击人文主义者个性解放的要求,形
成了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一次逆流。
此时,薄伽丘的《十日谈》问世,
它以对现实幸福的大胆追求,给禁
欲主义神学以迎头痛击,受到市民
群众的热烈欢迎。
薄伽丘
薄伽丘和《十日谈》
《十日谈》是薄伽丘最重要的作品,它为作
家赢得了“欧洲短篇小说之父”的名誉。小说讲的
是欧洲大瘟疫时期,十位贵族青年到郊外避难,
约定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一共讲了十天,这就
是《十日谈》书
名的由来。小说
的主旨在抨击禁
欲主义,歌颂爱
情,肯定人的自
然欲望。
《十日谈》插图
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二、文艺复兴前三杰
1、“人曲”《十日谈》
2、但丁和彼特拉克
但丁与《神曲》
但丁,意大利诗人。恩格斯
称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
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
人”。《神曲》原意是《神圣的
喜剧》。但丁原来只取名为《喜
剧》,后人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敬
而加上“神圣”一词。起名《喜
剧》是因为作品从悲哀的地狱开
始,到光明的天堂结束,带有喜
剧的因素。《神曲》全长14000多行,分为《地
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但丁
但丁与《神曲》
《神曲》采用梦幻的形式,叙
述但丁在梦中由古代罗马诗人维吉
尔带领,游历了地狱和炼狱,然后
又由圣女贝阿德丽
采引导游历了天
堂。《神曲》中的
地狱指的是现实世
界,天堂则是人类的理想和希望,
炼狱是人类从现实到理想中须经
过的苦难历程。《神曲》表达了
但丁对人类智慧和理想的追求。
天堂
地狱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
彼特拉克热爱生活,热爱美
丽的大自然,反对中世纪教会长
期以来宣扬的禁欲主义。他喜欢
游览,尤其喜欢登高远眺,领略
自然风光。在风景秀丽的地方,
在远离城市喧嚷的田园山庄中,
彼特拉克挥笔写下了许多著名的
诗作。他一生的创作很丰富,其
中《歌集》对以后的欧洲诗歌产生了巨大而持久
的影响,彼特拉克因此被授予“桂冠诗人”称号。
他成为享誉整个欧洲的著名作家。
彼特拉克
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二、文艺复兴前三杰
三、文艺复兴后三杰
达 · 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多才多艺的达 · 芬奇
达·芬奇善于将解剖学、透
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于绘画
之中。他曾说过:“绘画的最大
奇迹,就是使平的画面呈现出
凹凸感。”
达·芬奇的一生始终在探索
艺术的高贵气质,只有在美的
创造中他才能感到心满意足。
15世纪意大利的科学与理智、
美的追求与创造,由于达·芬奇
而登峰造极。
列奥纳多·达·芬奇
达 · 芬奇代表作
《蒙娜丽莎》
圣母像
达 · 芬奇代表作
《最后的晚餐》
雕刻家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意大
利艺坛三杰之一,是意大利文艺
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画家、雕塑家
和建筑师。他还是一位热爱祖
国、热爱自由,反对专制、抗击
外族侵略的爱国志士和共和主义
战士。米开朗基罗最有成就的雕
塑有《大卫》、《摩西》、
《朝》、《夕》、《昼》、《夜》、《和被绑的
奴隶》以及《垂死的奴隶》等。
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作
雕塑《大卫》
雕塑《摩西》
米开朗琪罗代表作
《最后
的审判》
及其局部
“画圣”拉斐尔
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意大利
艺坛三杰之一。从二十二岁到
二十五岁创作了大量的圣母
像,从此声名大扬。他善于汲
取他人之长,而后加以综合的
创造。他的风格被特称为一种
“秀美”的风格,那就是和谐、
圆润、愉快、优美、温和,不
仅使当时人倾倒,并且延续了
四百年之久,成为后世古典主
义者认为不可企及的典范。
拉斐尔自自画像
拉斐尔的代表作
《西斯廷圣母》
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二、文艺复兴前三杰
三、文艺复兴后三杰
四、莎士比亚的戏剧
人文主义杰出代表——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
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
和卓越的人文主义思想代表。
他以奇伟的笔触对处于封建制
度走向衰落的英国社会做了形
象、深入的刻画。他的剧作,
大胆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残酷
黑暗及对人性的禁锢,强烈反
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和
伦理思想的要求,为人文主义在英国和欧洲的传
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威廉·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代表作
《奥赛罗》
莎士比亚时代,英国农村
的“圈地运动”正在加速进行,
人民反抗迭起。在这种情况
下,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
想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加剧,
创作风格也变得阴郁悲愤,其
所写的悲剧开始重在揭露批判
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代表
作《哈姆雷特》、《奥赛罗》
《李尔王》、《麦克白》等就
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莎士比亚代表作
《哈姆雷特》剧
中的奥菲丽娅
《麦克白》剧照
《哈姆雷特》、《奥赛罗》
《李尔王》、《麦克白》是莎士
比亚的著名四大悲剧作品。
课堂总结
在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
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
到极大的压制。14世纪后半叶,随着资本主义生
产因素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兴
起,并随后扩展到法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无
论思想家、文学家,还是艺术家,都高举 “ 人文
主义 ” 旗帜,以其诗作、画作、剧作宣扬人性,
抨击教会的虚伪,帮助人们冲决宗教神学的罗
网,从上帝的羔羊变为独立的个人。这场文艺复
兴运动也因此催生了众多思想文化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