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宁市育才实验中学高一入学考试(化学)
一、选择题(每题2分,12小题,共24分)
1.
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近似pH如下表所示,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物质
牙膏
桔子汁
厕所清洁剂
鸡蛋清
pH
9
3
1
8
A.
牙膏
B.
桔子汁
C.
厕所清洁剂
D.
鸡蛋清
【答案】C
【解析】
【详解】pH值是溶液中c(H+)的负对数,故pH值越小,c(H+)越大,酸性越强;pH越大,c(OH-)越大,碱性越强,故酸性最强的是厕所清洁剂,故答案为:C。
2.
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
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
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是碳的化合物
D.
在高温条件下,碳能使CO2转变成CO
【答案】D
【解析】
【详解】A.正常雨水的pH=5.6,就是溶有CO2的缘故,故CO2不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SO2和氮的氧化物才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A错误;
B.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分子组成不同,故他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例如CO具有可燃性,CO2却不支持燃烧等,B错误;
C.单质是指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故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C60也是碳的单质,C错误;
D.在高温条件下,碳能使CO2转变成CO,CO2+C
2CO,D正确;
故答案为:D。
3.
有关媒体报道:我国发现了超级金属“铼”,铼是制造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单晶叶片的关键金属,下图是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元素名称为铼
B.
元素符号为Re
C.
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D.
原子序数为75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图片的信息,该元素名称为铼,A正确;
B.根据图片的信息,铼元素的元素符号为Re,B正确;
C.根据图片的信息,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C错误;
D.根据图片的信息,铼的原子序数为75,D正确;
故选C。
4.
把X、Y、Z三种光亮的金属片分别插入稀盐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无变化;再把X插入Z的盐溶液中,X表面无变化,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
Z>X>Y
B.
Z>Y>X
C.
X>Y>Z
D.
X>Z>Y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把X、Y、Z三种光亮的金属片分别插入稀盐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无变化,说明X、Z比Y更活泼,再把X插入Z的盐溶液中,X表面无变化,说明X不能把Z置换出来,故Z比X活泼,综上所述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X>Y,故答案为:A。
5.
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3
B.
+4
C.
+5
D.
+6
【答案】B
【解析】
【详解】已知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硫的化合价为x价,则有:x-3×2=-2,解得x=+4,即中硫的化合价为+4价,故答案为:B。
6.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轻的是(
)
A.
浓硫酸
B.
浓盐酸
C.
氢氧化钠
D.
氯化钠
【答案】B
【解析】
【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增重,A不合题意;
B.浓盐酸具有强挥发性,故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轻,B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具有一定的吸水性易潮解,故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增重,C不合题意;
D.氯化钠不会吸水,也不和空气中的氧气等反应,故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不变,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
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蓝色溶液B中阳离子只有Cu2+
B.
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
C.
原固体粉末一定有NaCl
D.
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NaNO3、CuCl2和Ca(NO3)2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固体粉末加入水中,有部分沉淀产生,即可能为碳酸钙和其余反应后难溶物,加入硝酸后,固体溶解,生成无色气体,即二氧化碳,同时溶液变蓝,说明有铜离子,即原固体中有碳酸钙,氯化铜和氢氧化钠。无色溶液A依次加入稀硝酸和硝酸银后有白色沉淀,即氯化银生成,但不能说明原固体成分,无色溶液A加入二氧化碳有白色固体生成,说明溶液中存在钙离子,即原固体有硝酸钙。综上所述,原固体含有碳酸钙,氯化铜,氢氧化钠,硝酸钙,可能含有硝酸钠和氯化钠。
【详解】A.
沉淀为氢氧化铜和碳酸钙的混合沉淀,与硝酸反应后蓝色溶液B中阳离子有Cu2+和Ca2+,A错误;
B.
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使溶液显碱性,能吸收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根形成沉淀,B正确;
C.
原固体粉末不一定有NaCl,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的氯化银沉淀中的氯离子可能是氯化铜提供的,C错误;
D.
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CuCl2和Ca(NO3)2,硝酸钠与任何试剂都无反应,无法判断是否存在,D错误。
答案为B。
8.
下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缓冲等用途,不能实现是(
)
A.
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氧气
B.
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测量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
C.
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
b接通盛有溶液的尾气吸收装置,可防止液体的倒吸
【答案】BD
【解析】
【详解】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该长进短出,故A能实现;
B.在a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能测量气体的体积,如果b端接量筒,不能测量气体的体积,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B不能实现;
C.一氧化碳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故C能实现;
D.b接通盛有溶液的尾气吸收装置,当溶液走入瓶内,会通过a导管被前面的装置吸过去,所以起不到防止液体的倒吸的作用,故D不能实现。
故答案选BD。
9.
下列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是(
)
A.
Cu
B.
Zn
C.
Al
D.
Mg
【答案】A
【解析】
分析】
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详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A符合题意;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B不符合题意;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C不符合题意;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
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选项
物质
除杂试剂(足量)
操作方法
A
CO2(HCl)
氢氧化钠溶液
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B
NaCl(Na2CO3)
硫酸
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
C
MnO2(NaCl)
水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Cu(CuO)
氧气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用于该气体除杂,A错误;
B.
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硫酸钠为新的杂质,无法被盐酸除去,不能用于此项除杂,B错误;
C.
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加入水后通过过滤并干燥能将两者分离,C正确;
D.
氧气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不能用于除杂,D错误。
答案为C。
11.
下列表中各物质不能按照图中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完成)转化的是(
)
选项物质
A
B
C
D
X
CaO
BaCl2
Cu
NaSO4
Y
CaCl2
Ba(NO3)2
CuO
NaCl
Z
CaCO3
BaCO3
CuSO4
NaNO3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CaO和与HCl反应生成CaCl2,CaCl2与碳酸氢钠可转化为CaCO3,CaCO3受热分解生成CaO,三者之间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故A不选;
B.BaCl2与AgNO3反应生成Ba(NO3)2,Ba(NO3)2与Na2CO3反应生成BaCO3,BaCO3与HCl反应生成BaCl2,三者之间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故B不选;
C.Cu在空气中受热生成CuO,CuO与H2SO4反应生成CuSO4,CuSO4与Fe等金属反应可生成Cu,且三者之间的转化均可一步实现,故C不选;
D.Na2SO4与BaCl2反应生成NaCl,NaCl与AgNO3反应生成NaNO3,但NaNO3不能转化为NaSO4,故选D。
答案选D。
12.
下列各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无法将他们鉴别出来的是(
)
A.
BaCl2
NaCl
CuSO4
NaOH
B.
Na2CO3
CaCl2
HCl
K2CO3
C.
Na2CO3
KCl
CaCl2
H2SO4
D.
Na2CO3
BaCl2
HCl
K2SO4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选项中有带色离子,用带色离子检验去检验其他物质;如没有带色离子的,需要列举出各物质反应现象进行鉴别,只要各物质的现象不同即可鉴别出来,由此分析。
【详解】A.CuSO4是一种蓝色溶液,根据颜色首先确定出CuSO4,能与CuSO4
生成蓝色沉淀是NaOH,生成白色沉淀的是BaCl2,没有明显现象的是NaCl,不另加试剂就能将它们鉴别出来,故A不符合题意;
B.四种溶液均为无色溶液,物理性质无法区分,故采用两两混合的方法;HCl与K2CO3、Na2CO3反应均有气体生成,CaCl2与K2CO3、Na2CO3反应均有沉淀生成,CaCl2与HCl
不反应,即无法鉴别碳酸钾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即不另加试剂就无法将它们鉴别出来,故B符合题意;
C.四种溶液均为无色溶液,物理性质无法区分,故采用两两混合的方法;H2SO4与Na2CO3
反应有气体生成、与
CaCl2反应有沉淀生成、与KCl不反应,不另加试剂就能将它们鉴别出来,故C不符合题意;
D.四种溶液均为无色溶液,物理性质无法区分,故采用两两混合的方法;Na2CO3和HCl反应有气体生成、与?BaCl2?反应有沉淀生成,可以鉴别出Na2CO3和HCl,将Na2CO3分别与BaCl2?和K2SO4反应,有沉淀生成的是BaCl2?,不反应的是K2SO4,可以鉴别出BaCl2
和K2SO4,即不另加试剂就能将它们鉴别出来,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3.
二氧化氯(ClO2)是安全消毒剂,杀菌能力优于Cl2,可由NaClO2与Cl2反应制得:
(1)NaClO2和Cl2O中的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配平化学方程式:____
NaClO2+____
Cl2—____
ClO2+___
NaCl
(3)71g
Cl2完全反应,理论上最多生成ClO2的质量为________g
【答案】
(1).
+3、+1
(2).
2
(3).
1
(4).
2
(5).
2
(6).
135
【解析】
【详解】(1)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Na为+1价,O为-2价,则NaClO2和Cl2O中的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3、+1价;
(2)利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的升降遵守价态只靠拢不相交的原则,即NaClO2中Cl的化合价由+3变为+4,Cl2中Cl的化合价由0变为-1,方程式为2NaClO2+Cl2=2ClO2+2NaCl;
(3)71gCl2即1mol,完全反应时转移2mol电子,则生成2molClO2,质量为135g。
14.
CuO是某种无机胶黏剂的组分之一,制备的部分流程如图。
已知:CuO难溶于水。
(1)反应釜中发生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器分离出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Na2SO4中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NaOH+CuSO4=Cu(OH)2↓+Na2SO4
(2).
复分解反应
(3).
Na2SO4
(4).
1:2
【解析】
【分析】
在反应釜中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经过过滤器得到的是氢氧化铜,滤液中含有硫酸钠,经过干燥器得到氢氧化铜,将氢氧化铜加热分解,可以得到氧化铜和水,由此分析。
【详解】(1)反应釜中发生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发生的化学方程式:2NaOH+CuSO4=Cu(OH)2↓+Na2SO4,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复分解反应;
(2)过滤器分离出的滤液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的硫酸钠,由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量不确定,但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2SO4;
(3)Na2SO4中硫、氧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比=32:16×4=1:2。
15.
通过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仪器甲和乙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填字母),若选B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CO2,选用C相对于B装置的主要优点__________________
。
(4)某同学用E、F装置收集一定量的氢气,装置接口连接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填接口字母)。
【答案】
(1).
长颈漏斗、锥形瓶
(2).
A
(3).
2H2O22H2O+O2↑
(4).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5).
b-c-a
【解析】
【详解】(1)根据装置图所示,甲的名称为长颈漏斗,乙的名称为锥形瓶;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是加热固体,发生装置选择A;B装置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可以使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3)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二氧化碳,选用C相对于B装置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其原理为: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打开活塞,液体与固体接触反应发生,关闭活塞,试管内气压增大,把液体压回长颈漏斗中,使固体与液体脱离开来,反应停止;
(4)某同学用E、F装置收集一定量的氢气,要把水压入量筒中,通过量筒内水的体积,得到氢气的体积,所以装置接口连接的顺序为b-c-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宁市育才实验中学高一入学考试(化学)
一、选择题(每题2分,12小题,共24分)
1.
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近似pH如下表所示,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物质
牙膏
桔子汁
厕所清洁剂
鸡蛋清
pH
9
3
1
8
A.
牙膏
B.
桔子汁
C.
厕所清洁剂
D.
鸡蛋清
2.
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
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
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是碳的化合物
D.
在高温条件下,碳能使CO2转变成CO
3.
有关媒体报道:我国发现了超级金属“铼”,铼是制造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单晶叶片的关键金属,下图是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元素名称铼
B.
元素符号为Re
C.
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D.
原子序数为75
4.
把X、Y、Z三种光亮的金属片分别插入稀盐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无变化;再把X插入Z的盐溶液中,X表面无变化,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
Z>X>Y
B.
Z>Y>X
C.
X>Y>Z
D.
X>Z>Y
5.
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3
B.
+4
C.
+5
D.
+6
6.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轻的是(
)
A
浓硫酸
B.
浓盐酸
C.
氢氧化钠
D.
氯化钠
7.
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下列判断正确是(
)
A
蓝色溶液B中阳离子只有Cu2+
B.
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
C.
原固体粉末一定有NaCl
D.
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NaNO3、CuCl2和Ca(NO3)2
8.
下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缓冲等用途,不能实现是(
)
A.
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氧气
B.
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测量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
C.
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
b接通盛有溶液的尾气吸收装置,可防止液体的倒吸
9.
下列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是(
)
A.
Cu
B.
Zn
C.
Al
D.
Mg
10.
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选项
物质
除杂试剂(足量)
操作方法
A
CO2(HCl)
氢氧化钠溶液
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B
NaCl(Na2CO3)
硫酸
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
C
MnO2(NaCl)
水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Cu(CuO)
氧气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A.
A
B.
B
C.
C
D.
D
11.
下列表中各物质不能按照图中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完成)转化的是(
)
选项物质
A
B
C
D
X
CaO
BaCl2
Cu
NaSO4
Y
CaCl2
Ba(NO3)2
CuO
NaCl
Z
CaCO3
BaCO3
CuSO4
NaNO3
A.
A
B.
B
C.
C
D.
D
12.
下列各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无法将他们鉴别出来的是(
)
A.
BaCl2
NaCl
CuSO4
NaOH
B.
Na2CO3
CaCl2
HCl
K2CO3
C.
Na2CO3
KCl
CaCl2
H2SO4
D.
Na2CO3
BaCl2
HCl
K2SO4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3.
二氧化氯(ClO2)是安全消毒剂,杀菌能力优于Cl2,可由NaClO2与Cl2反应制得:
(1)NaClO2和Cl2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配平化学方程式:____
NaClO2+____
Cl2—____
ClO2+___
NaCl
(3)71g
Cl2完全反应,理论上最多生成ClO2的质量为________g
14.
CuO是某种无机胶黏剂的组分之一,制备的部分流程如图。
已知:CuO难溶于水。
(1)反应釜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器分离出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Na2SO4中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通过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仪器甲和乙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填字母),若选B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CO2,选用C相对于B装置的主要优点__________________
。
(4)某同学用E、F装置收集一定量的氢气,装置接口连接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填接口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