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三章
恒定电流
实
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实验目的
1.掌握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原理及读数方法。
2.掌握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3.会用伏安法测电阻,并能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4.会进行误差分析。
一.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
2.实验原理
回顾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一.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
游标卡尺或者用毫米刻度尺测一段金属丝导线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导线的直径d,用伏安法测导线的电压U
,从而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3.实验电路图
A
V
a
b
Rx
3.实验电路图(实物连接)
1.实验器材
直流电流表
导线
被测金属丝
开关
电池组
滑动变阻器
直流电压表
螺旋测微器
毫米刻度尺
二.实验过程和方法
A
V
a
b
Rx
(1).直径测定
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计算出金属丝的横截面积
2.实验步骤
(2).电路连接
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原理图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2.实验步骤
A
V
a
b
Rx
(3).长度测量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
U
I
Rx
2.实验步骤
(4).U、I测量
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电路经检查确认无误后,闭合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和U的值,记入表格内,断开开关S。
(5).实验完毕,整理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
1.在求Rx的平均值时可用两种方法
(1)用
U
/
I
分别算出各次的数值,再取平均值。
(2)用U
-I图线的斜率求出。
2.计算电阻率
将记录的数据U、I、l、d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式
三、数据处理
3.误差分析
(1).金属丝直径的测量是产生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
(2).采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电流表外接法,测量值小于真实值,使电阻率的测量值偏小。
(3).金属丝的长度测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等均会带来偶然误差。
(4).金属丝通电后发热升温,会使金属丝的电阻率变大,造成测量误差。
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分析
电流表外接
电压表
电流表
测量值偏小,适于测量小阻值电阻
.
说明:误差主要是电压表的分流引起,分流越小,误差越小.
当
适合用电流表外接
<
A
V
R
电流表内接
电压表
电流表
测量值偏大,适于测量大阻值电阻.
说明:误差来主要是电流表的分压引起,分压越少,误差越小.
当
时适合采用电流表内接
A
V
R
>
外接法
内接法
误差来源
测量结果
测量条件
电压表分流
电流表分压
R真>R测
R真<R测
R>>RA
R<电流表内外接法的比较
用外接法.
即
用内接法.
伏安法测电阻电路选择
4.注意事项
螺旋测微器的使用
(1)测量时,当测微螺杆P将要接触被测物体时,要停止使用旋钮,改用微调旋钮,当听到“咔、咔…”声后,停止转动,以避免P和被测物体间产生过大的压力。这样既可以保护仪器,又能保证测量结果准确。
(2)螺旋测微器应估读一位,即以mm作单位,应读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电阻值较小,故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2)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要调到最大。
(3)为减小误差,测量直径时,应在金属导线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求其平均;
(4)测量导线长度时,应测量拉直的连入电路的有效长度,且测三次,取平均值;
(5)测电阻时,电流不宜过大,通电时间不宜过长。
4.注意事项
创新实验——电阻箱“替代法”测电阻
测量方法:
用电阻箱替代待测电阻,按图连接
好电路,调节电阻箱,使两次电流相等,则
电阻箱的阻值就等于待测电阻的阻值.
误差分析:电阻的测量值不受电压表内阻的影响,电阻测量比较准确,大大减小实验的误差。
例1
在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待测电阻丝:Rx(阻值约4
Ω,额定电流约0.5
A)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Ω)
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0.2
Ω)
A2(量程3
A,内阻约0.05
Ω)
电源:E1(电动势3
V,内阻不计);
E2(电动势12
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20
Ω);
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开关S;导线。
小试身手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_mm。
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上显示为1.5
mm,小数部分由可动刻度读得为0.273
mm,二者相加就是测量值,
1.5mm+0.273mm=1.773
mm。
1.773
小试身手
例1
在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待测电阻丝:Rx(阻值约4
Ω,额定电流约0.5
A)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Ω)
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0.2
Ω)
A2(量程3
A,内阻约0.05
Ω)
电源:E1(电动势3
V,内阻不计);
E2(电动势12
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20
Ω);
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开关S;导线。
(2)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应选_______、电源应选________(均填器材代号),在虚线框内完成电路原理图。
由于待测电阻丝的电阻较小,故电流表应选外接法。
待测电阻丝的额定电流约为0.5
A,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选量程为0.6
A的电流表A1
待测电阻丝的电阻约为4
Ω,额定电流约为0.5
A,故由欧姆定律得额定电压约为2
V,所以电源应选E1。
例2.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电阻率,需要测量圆柱体的尺寸和电阻.
(1)分别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的长度和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甲和乙所示,长度为_______
cm,直径为________
mm.
(2)按图丙连接电路后,实验操作如下:
①将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置于最________处(填“大”或
“小”);将S2拔向接点1,闭合S1,调节R1,使电流表示
数为I0.
②将电阻箱R2的阻值调至最_______(填“大”或“小”),S2拔向接点2;保持R1不变,调节R2,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0,此时R2阻值为1280
Ω.
(3)由此可知,圆柱体的电阻为________
Ω.
【解析】 (1)游标卡尺的精度为0.1
mm,所以L=(50+
1×0.1)mm=5.01
c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d=(5+31.6
×0.01)mm=5.316
mm.
(2)为了保护电流表,在接通电路之前,要使电路中的总电阻尽可能大,然后慢慢减小电路中的电阻.
(3)将S1闭合,S2拔向接点1时,其等效电路图如图丁所示.
【答案】 (1)5.01 5.316(5.310~5.320)
(2)①大 ②大 (3)1280
课堂小结
1.实验原理:
2.实验过程和方法:
(1)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直径
(2)根据欧姆定律伏安法测量电阻的电阻
3.实验步骤
2.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课后习题(做在课本上)
同步练习
课后作业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