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重力与弹力 第二课时(胡克定律和实验)—【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 重力与弹力 第二课时(胡克定律和实验)—【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01 06:4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第一节 重力和弹力 
第二课时  胡克定律和实验
【教学目标】
1.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2.能理解胡克定律的内容并应用。
【核心素养发展】
核心知识
1.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2.弹力大小的计算,平衡法和胡克定律。
3.实验验证胡克定律。
核心能力
1.通过观察微小变化的实例,初步接触“放大的方法”
2.帮助学生掌握设计实验、收集数据、数据处理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科学品质
1.通过探究弹力与形变的关系以及数据的准确记录,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究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2.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求知欲。
3.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要作用.在体验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把物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弹力大小的计算.
2.胡克定律
【教学难点】
1.弹力大小的计算。
2.胡克定律实验验证。
【教学用具】
传感器、计算机、弹簧、小车、砝码、弹簧称、带有支架的平面镜(两个)、刻度尺、激光光源、墨水瓶(灌满红墨水)等。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
(一)新课导入
对于明显的形变我们很容易发现和理解,上节课我们也了解了很多明显形变来理解弹力,对于不明显的形变又怎么去发现和研究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二)新课内容
一、微小形变
例如:如果你用手去压桌面或推墙面,桌面和墙面会发生形变吗?
(生活中的常见实例)
演示实验,请学生仔细观察,告通过这个实验,能发现些什么?
演示实验1:演示桌面微小形变:用激光灯照射桌面上的一块小镜子,挤压桌面。
由此可见:我们用手压桌面时,桌面是发生了形变,只不过形变比较微小,肉眼看不出来,刚才的这个演示实验可以把这个微小变化进行放大。
将微小的变化放大,是物理学研究问题中常用的方法,让学生课后看课本中“有机玻璃的形变”这张图并自己制作,亲身体会放大思想,以便在以后的探究实验中学会运用这种思想。
演示实验2:
如图所示,用手压扁平瓶子的不同部位,细管中的液面上升或下降,通过观察液面的升降可以判断瓶子发生形变;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观察到原来不容易观察的瓶子和桌面也发生了形变,我们用了微观放大的方法,可以观察到微小形变。
小练:(多)小木块放在桌子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接触处只有桌子有弹力产生
B.在接触处桌面和小木块都有弹力产生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木块形变后要恢复原状而对桌面施加的力
D.木块对桌子的压力是木块的重力
答案:BC
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1)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
(2)学会利用列表法、图像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
(3)验证胡克定律。
(二)实验原理
(1)如图实-1-1所示,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图实-1-1
(2)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以由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这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了。
(3)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弹簧的弹力F与其伸长量x成正比,比例系数k=,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另外,在F?x图像中,直线的斜率也等于弹簧的劲度系数。
(三)实验器材
铁架台、弹簧、毫米刻度尺、钩码若干、坐标纸。
(四)实验步骤
(1)按图实-1-2安装实验装置,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l0。
图实-1-2
(2)在弹簧下端悬挂一个钩码,平衡时记下弹簧的总长度并记下钩码的重力。
(3)增加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将数据填入表格,以F表示弹力,l表示弹簧的总长度,x=l-l0表示弹簧的伸长量。
1
2
3
4
5
6
7
F/N
0
l/cm
x/cm
0
(五)数据处理
(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如图实-1-3所示。
图实-1-3
(2)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函数表达式中常数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这个常数也可据F?x图线的斜率求解,k=。
(六)注意事项
(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一些,从而使坐标上描的点尽可能稀一些,这样作出的图线精确。
(3)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测量,刻度尺要保持竖直并靠近弹簧,以免增大误差。
(4)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直线上,但应注意一定要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5)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七)误差分析
由于弹簧原长及伸长量的测量都不便于操作,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另外由于弹簧自身的重力的影响,即当未放重物时,弹簧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已经有一个伸长量,这样所作图线往往不过原点。
1.
(多选)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
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
1.AB  本实验中应以所研究的一根弹簧为实验对象,在弹性限度内通过增减钩码的数目,改变对弹簧的拉力,来探索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所以选A、B。
2.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图中的(  )
图实-1-4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使用弹簧时应注意的问题,还有用图像法来描述弹簧的弹力与其伸长量间的关系。
考虑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当不挂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x≠0,所以选C。
答案: (2)C
三、胡克定律
1.内容:精确的实验研究表明,在弹性限度内,弹性体弹力的大小与弹性体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2.表达式:F=kx
3.
x为弹簧的形变量,是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k叫劲度系数。在国际单位制中,k的单位是N/m
4.
劲度系数k跟弹簧的材料、粗细、长度等有关,是弹簧本身特性,与F、x无关。
劲度系数反映了弹簧的“软”、“硬”程度,大小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
小练:一根轻质弹簧,当受到一个大小为16N的拉力作用时,该弹簧的伸长量是4
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多大?如果弹簧的原长是10cm,当受到8N的压力时,该弹簧将缩短到多少厘米?
解:F1=16N,
x1=4cm=4×10-2m,
L0=10cm,
F2=8N
(1)根据胡克定律:F1=
kx1
可得k=
F1/
x1=16/(4×10-2)
N/m=400N/m
(2)根据胡克定律:F2=
kx2
可得x2=F2/k=8/400
m=2×10-2m=2cm
L2=L0-x2=10cm-2cm=8cm
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课本P63  6题  
七、小结
课堂上老师通过举例子、做演示实验,体会弹力的存在性,进而能够说出弹力的产生条件,能够对简单的受弹力情况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