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2 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2 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0-01 09:0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二节
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本课的基础是学生通过前课的学习,已经能独立完成显微镜的使用和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并掌握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借助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了解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细胞是除病毒外所有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认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比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加深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本节课以学生观察实验为主,在实验室内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借助相关资料及图片,加强直观教学,使学生理解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说明其主要功能。
2.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3.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能力目标:
1.进一步提高实验操作技能: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玻片标本,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并区分其各部分结构特点。
2.通过小组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
2.识别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说出人和动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
难点:
1.区别动物和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2.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课前准备
1.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牙签、滴管、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碘液,吸水纸、小烧杯、镊子、纸巾等。
2.布置学生收集人和动物各种细胞的图片,及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资料。
▍流程一:导入新课
1.复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教师选择上节课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番茄果皮、果肉细胞的照片,请学生说出他们分别是什么植物细胞,并能对照植物细胞模式图说出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2.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那动物体呢?人和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有哪些相同或不同呢?
▍流程二:新课学习
一、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几乎在施莱登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同时期,德国的一位动物学家施旺也在用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动物细胞。通过3年的研究,终于证明了动物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施旺指出:“整个动物和植物体都是细胞的集合体。它们依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动植物体内。”
活动1:观察人和动物的各种细胞结构
动物细胞长什么样呢?教师通过PPT展示在显微镜下各种动物细胞,例如人精子和卵子、眼虫、草履虫、变形虫、人骨骼肌细胞、人红细胞等。
归纳总结:①不同的动物细胞在形态、大小上是不同的。例如人的红细胞是圆盘形,而人的骨骼肌细胞是长梭形;人的卵细胞直径只有0.1mm,而鸵鸟的卵细胞直径可达到75mm。②虽然形态各异、大小不同,但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却是相同的。PPT展示课本图3-4,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及线粒体。
活动2: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目的: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例,识别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学生自学:阅读课本P40-41实验指导,明确实验目的,每小组成员在组长领导下清点实验器材,并回顾显微镜使用及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思考:(1)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动物细胞两个实验的器材选择和实验步骤有哪些不同?(2)为什么此实验要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而不是清水?(3)你认为本实验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为什么?
学生讨论并写出实验计划,全班交流,并对实验中可能存在的细节问题作出预设。通过大家的集思广益制定一份最佳实验计划。
学生依据实验计划,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玻片标本,并在低倍镜下观察其结构,画出细胞的基本形态并注明各部分结构名称。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
提问:“为什么我们制作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中看不到线粒体?”
(线粒体很小,直径一般为0.5-1.0μm,长1.5-3.0μm,低倍镜下很难看到;线粒体需经过特殊染色才能呈现蓝绿色;线粒体在不同动物的不同细胞中分布的数量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取决于该细胞的代谢水平,代谢活动越旺盛的细胞线粒体越多,这说明线粒体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提问:“动物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可能有什么功能?
学生讨论并参考植物细胞结构的功能,结合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说出动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活动3: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主要不同点
任务一:你能将植物细胞内的结构与相应的名称用线连接起来吗?
任务二:你能找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的不同吗?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区别
联系
思考:是否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二、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提问:在我们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时,你是通过什么结构来确定你所看到的是一个细胞?(细胞核)
通过提问引出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含有遗传信息,可传递遗传信息等。同时指出并不是所有细胞都有细胞核,例如人的红细胞。
活动4:资料分析: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
资料一:将母羊A的卵细胞中的细胞核除去,后在这个去核的卵细胞中,移植入母羊B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由这个重组细胞发育早期胚胎,最后早期胚胎移入代孕母羊C子宫,产下“多莉”的遗传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母羊B一样。(PPT示图解过程)
资料二:科学家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与无核的两部分,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有核的一半能分裂,无核的一半则停止分裂。当有核的一半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如果这时一个细胞核挤到无核的一半,这一半也会开始分裂。最后两半都能发育成正常的胚胎,只是原来无核的一半发育得慢一些。
讨论:
1.资料一说明了细胞核有什么作用?(说明细胞核中有遗传信息。)
2.从资料二可以看出细胞核还有什么作用?(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3.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如果把细胞比作一个工厂,那么把细胞核比喻成什么才能既形象又贴切?
学生结合课本P41-42内容,讨论并交流,理解细胞核的两个重要作用:①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②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能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
归纳总结:大量的事实表明,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因此,有人把细胞核比喻为细胞的“大脑”,细胞的“控制中心”。在农业生产中,科学家通过移植细胞核或转移其中控制优良性状的遗传物质的方法,大量培育优良的动物和植物新品种。(图片展示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的成果。)
▍流程三:课堂反馈
(一)出示学习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回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还有哪些疑问请用笔记录下来,我们一起讨论。
(二)练习(略)
本节课的观察实验有一定难度,且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仍然需要老师在实验过程中注意细节的指导,使每位学生都充实有效的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合理、充分地运用了多个教学活动来辅助我的课堂教学,实现了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过今后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努力:
1.更多地联系社会生活,使生物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
2.注意课堂评价的多元化,及时全面总结学生的生物学习历程,对于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设计依据与构思

教材分析

教学流程及分析
设计思想
复习学生已知的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思考动物体是如何组成的,提出本课课题,并用PPT展示本课学习目标。
设计思想
通过各种人和动物细胞图片的对比,学生能很清楚地认识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一样,虽然外在的形态和大小可能千差万别,但基本结构是相似的。
设计思想
通过实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识别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并能解释在显微镜下看不到线粒体的的可能原因。并能结合已有的植物细胞结构的功能推测动物细胞结构的功能。
设计思想
通过讨论加强知识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统一性的认识。
设计思想
对于刚接触生物学的孩子来说,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这部分知识是非常难的,新版本的教材也已经将染色体的组成、DNA和基因等概念转移到八下。所以在本课中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资料分析和在农业生产上的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的运用举例,强化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弱化染色体、DNA、基因等概念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设计思想
通过课堂反馈的设计,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情况,以便发现问题,提出补救方案。
●教学感悟(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