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的遗传与人的性别决定
教学设想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性状和遗传物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性状的遗传和人的性别决定,内容较抽象较难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本节内容可以“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基因对控制性状——性状遗传规律(遗传物质的传递)——性别的决定”为线索由浅入深逐层展开。在教学中注意全体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实际出发,通过举例描述生物性状,理解相对性状的概念。通过复习染色体、遗传物质、基因的关系,理解基因对形状的控制。通过分析研究遗传图解和性别决定图解,降低学生理解性状遗传和性别决定的难度。
通过学习使学生科学认识一些生命现象,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态度,并对学生进行接纳自己、尊敬父母、尊重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目标
掌握相对性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知道基因对与性状的关系。
理解遗传物质在亲子之间的传递。
理解人的性别决定。
教学重难点
基因对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性别决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尊重生命的科学态度。
尊重自然规律,维护性别平衡
感恩父母、正视自己。
教学设计
一、引入
妈妈的姐妹说“这孩子和妈妈太像了”,爸爸的兄弟说“这孩子简直就是父亲的翻版”。为什么我们既像父亲有像母亲,父母的性状是怎样遗传的 性别是性状吗?人的性别是怎样决定的?
二、新授
(一)形状的遗传
1、什么是性状,尝试对常见性状简单描述。
2、通过描述分析归纳相对性状
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在不同的个体上有不同的表现类型,即相对性状
3、通过孟德尔实验学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对相对性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他发现:
纯种高茎豌豆结合,子代都是高茎。
纯种矮茎豌豆结合,子代都是矮茎。
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杂合,子代(杂种子一代)也都是高茎。
矮茎消失了吗?
杂种子一代结合,子二代既有高茎也有矮茎,且高矮比例为3:1
在杂种子一代中,性状矮被隐藏,性状高表现在植物体上。
在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生物体表现的相对性状是有什么决定的呢?
温故:回顾染色体、遗传物质、基因的关系。
基因控制性状
生物性状常由一对基因控制,成对的基因显性和隐性之分。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就是显性基因,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就是隐性基因,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性状的表现规律
只有成对的基因都是显性时,才能表现隐性性状。
性状的遗传
人类的生殖过程包括产生生殖细胞,形成受精卵及胚胎发育等过程
看图(人类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思考
人的体细胞中、生殖细胞中、受精卵中染色体数分别是多少?
染色体数量是怎样变化的?
染色体数量变化有何意义?
性状遗传的规律
父母的性状不能直接遗传给后代,性状遗传是基因遗传的表现形式。生物体细胞中的每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后代个体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因此子女既像父亲又像母亲。
(二)人的性别决定
1、性别是性状,男性、女性是相对性状。
2、比较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有什么不同,性别与哪对染色体有关(第23对)
与性别有关的染色体这对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
与性别无关的染色体这对染色体叫做常染色体。
女性(XX),男性(XY)
3、读图(生男生女图解)思考
A、父亲产生几种生殖细胞?母亲产生几种生殖细胞?
B、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的来源于哪?生男生女决定于什么?
C、在自然状态下生男生女的比例是多少?
三、本节小结
1、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的概念
2、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
3、性染色体、常染色体的概念
4、基因对与性状的关系
5、性状的遗传规律
6、人的性别决定规律
板书设计
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的决定
一、性状的遗传
1、相对性状
2、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3、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4、性状的遗传
二、性别的决定
1、性染色体、常染色体
2、性别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