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01 21:5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让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指导生活,并学会从生活现象中认识和学习化学。
(2)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难点: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请同学们找找看你的身边哪里有二氧化碳?关于它的信息你知道多少?请结合生活实际回忆说出你所知道的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有关二氧化碳的组成、性质、制取、结构等等。今天我们系统的对二氧化碳进行学习。
学生从身边或生活中寻找二氧化碳,争相说出一些性质或用途。
?让学生感受二氧化碳的重要性,且通过已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设问:前面我们已经研究过氧气、碳单质,那么我们是从哪些角度对物质进行研究的呢?那我们继续按照前面的步骤研究二氧化碳
学生讨论,研究物质时一般会研究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和制法
形成学习物质的一般思路。
知识点1:物理性质回顾学习氧气时,一般从那几个方面研究气体的物理性质?对比氧气的物理性质,写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重点介绍干冰及其用途
从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
再次体会研究气体物理性质的角度,感受性质决定用途
知识点2:化学性质演示实验1:
烧杯里有一高一低两根蜡烛往里面倾倒二氧化碳从上述实验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证明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图片展示)你能解释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工作原理吗?
观察到蜡烛由下而上熄灭,根据投影提示进行分析,得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教师演示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
北方农村有用地窖储藏蔬菜的习惯,农民在下地窖时,常常会发生眩晕甚至晕倒事件,你知道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吗?如何才能避免上述事件的发生呢?
讨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所以在进入地窖前应该做灯火实验。
联系实际,感受生活中的化学。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演示实验2:?1、向集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倒入约1/3体积的水。2、立即旋紧瓶盖。3、振荡。设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设问:二氧化碳溶解水的过程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呢?实验:1、取两支试管,分别取塑料瓶中的液体约2mL。2、向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对比观察液体的颜色。提出探究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石蕊变红了呢?
学生观察现象:矿泉水瓶的外形变瘪学生思考讨论其原因得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
学生提出猜想:①:水②:二氧化碳③: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生成物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1、取三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花2、向第一朵小花喷水,观察?3、将第二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4、将第三朵小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
?通过探究性的教学让学生理解二氧化碳能使石蕊溶液变色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掌握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了解这个反应的本质
将其中的一直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
观察:溶液又变成紫色结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生成物不稳定。
?讲述:通过刚才实验我们得出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而且还能跟水反应。我们喝的很多饮料里就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体会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用途
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我们身边
演示实验3: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呢?为什么长期盛放石灰水的瓶子内壁会变得模糊不清呢?应该用什么物质来洗涤呢?
总结二氧化碳性质
体会知识的联系和应用
讲述:我们认识事物的目的就是要掌握其规律让他更好的为人类服务。我们看看二氧化碳的用途
观看投影,体会用途
再次体会化学的作用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提示学生从知识、方法、体会等方面进行总结)
今天我们对二氧化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是我们今天对二氧化碳的认识也仅仅是阶段性。还有更多的二氧化碳的知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下一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