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9-20 11:39:50

文档简介

(共68张PPT)
一.走进三峡
三峡的传说
相传,大禹治完黄河的水后,就来到了长江。那时候,三峡不通,长江之水全都憋在成都平原。巫山神女赠治水英雄黄绫宝卷,并在暗中相助。大禹手执利斧脚踏巫山,劈开三峡,引江水滔滔东去。 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大约在4000万年前,长江是两条江,一条向东流,一条向西流,互相之间隔着一个巫山。后来喜马拉雅山的抬升使西去的长江无路可走,转而向东,冲决出了一个三峡,两江之水终于携手,惊涛穿空,夺峡而走.
二.走近作者
《三峡》选自《 ______》,作者_____ ,_____ 朝人,我国著名的________ 家. ________家
郦道元 字善长。范阳涿鹿人,南北朝北魏时的地理学家,散文作家。据记载,他一生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对人民比较同情,对权贵有所不满;对祖国河山十分热爱,对地理风物精切钻研。他的著作很多,最有名的是《水经注》四十卷。
本文节选自《水经注·江水》。《水经注》是注解《水经》的,但本身又是一部内容丰富、独具风格的著作。它不但补充了我国水道情况,也记载了江河沿岸的地理古迹、景物、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等。是研究我国地理的重要资料,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著作。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阙( )嶂( )曦( )溯( )湍( )巘( )啸( )属( )
quē
zhàng


yǎn
xiào
zhǔ
tuān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1、自三峡七百里中,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你能正确停顿朗读吗?
/
/
/
/
/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请大家对照课文注释或工具书,口译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举手提问。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从、由、在
通“缺”,空缺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正午
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如果
太阳
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像屏障一样,把天空和太阳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不能通航。
山陵
漫上
逆流而上

顺流而下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候只要早晨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风奔御风,不以疾也。
中间相距
奔驰的快马

有时
即使
这时候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季节
白色
急流的水
转折连词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极高的山峰
实在
冲荡
它们
消失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每逢秋雨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冷寂静,常常有一些在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在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早晨
接连不断。属,动词,连接。引,延长。
寂静
声音曲折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所以打鱼的人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所以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三峡



冬春

2.作者运用哪些语句来描写三峡春冬的景色的?观察角度有何不同?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俯 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仰 视
白浪、绿潭、青山、花草
色彩艳丽
“清” “荣” “峻” “茂”
一字一景
3.作者描绘三峡秋天的景象时选取了怎样的时间和事物?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其特点。
晴初霜旦
林、涧、猿啸、回声
悲寂、凄凉
4.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三峡
夏季
春、冬季
秋季
雄奇险拔: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奔放美
清悠美
凄婉美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5作者分别抓住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描写“猿声”的作用是什么?
渲染三峡秋景的凄凉。
3、作者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引用渔者的歌谣来说明三峡秋景的凄凉,以衬托游者哀愁的心情。
1、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依次描写江水,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在一起?
本文重在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 ,秋季是水枯的时候。夏、春冬、秋的记叙顺序,是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来安排的。
作者将冬春二季放在一道写,是因为水的状况比较接近,皆有“良多趣味”的盎然情趣。
根据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我们从中学到了:
1.抓住景物最具有的特征描写。(如:夏水,春冬景物,猿鸣,山势)
2.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描写。(如动静结合,色彩,视角高低)
3.进行必要的渲染。(猿鸣,水疾)
你会选择在哪个季节去三峡?
为什么?请你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作答。

如果
绝巘多生怪柏
绝 沿溯阻绝
哀转久绝
不以疾也

能以径寸之木
极高

消失
1.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2.词类活用
奔 虽乘奔御风
清 回清倒影
霜 每至晴初霜旦
空谷 空谷传响
动作名 飞奔的马
形作名 清波
名作动 下霜
名作状语 在空荡的山谷里
3古汉语句式
省略句
( )两岸连山
( )重岩叠嶂
三峡
两岸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峡歌
(宋)陆游
十二巫山见九峰,
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
一夜猿啼明月中。
巫 山 曲
(唐)虚郊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裳。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略无:毫无。
阙:通“缺”。
没有中断的地方.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
这里指太阳
襄: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御:驾
疾:快。
素湍:白色的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巘:极高的山峰
飞漱: 急流冲荡
清荣峻茂:
水清 树荣 山高 草盛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引:接连不断.
属,连续.
引,延长.
三声:几声.
三,这里不是确数
余秋雨《文化苦旅·三峡》
看看下面一幅图片,你认为我们应该为三峡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