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 离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 离子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01 22:4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原子的结构
离子(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不变,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呢?如果能分,它又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探讨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构成
通过P67的拓展视野、P68的交流讨论了解原子结构的发现史。
1897年,英国科学家_________确认了所有原子都含有带负电荷的电子(electron),表明原子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1911年,英国科学家_______用一束带正电荷α粒子的微粒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
[学海泛舟]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说明金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α粒子没有受到阻挡。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反弹回来,只能推测是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这说明原子中有一个很小的核,说它小是因为只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68-69页,完成挑战!
1.原子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2.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有什么异同?
4.不同类原子的内部构成有什么不同?
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类
原子核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中子数
H
1
0
1
C
6
6
6
O
8
8
8
Na
11
12
11
Fe
26
30
26
5.根据上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1、原子的构成情况:
2、电性关系:
不带电的微粒:中子、原子(分子);带负电荷的微粒:电子;带正电荷的微粒:原子核、质子
3、电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因是中子不带电);质子数=电子数(原因是原子不带电)
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4.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核外的电子数也不同。
【知识延伸】观察图3-13,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构成是怎样的?
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分之一,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那么,电子是怎样排布在核外空间的呢?
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比较简单。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是分层运动的。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离核稍远的叫第二层,由里往外依次类推,叫三、四、五、六、七层。
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排8个电子
2、部分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二、离子
1.氯化钠的形成(浏览图3-14、图3-15、图3-16)
在这个过程中,钠原子因失去1个电子而带上了1个单位的___电荷;氯原子因得到1个电子而带上了1个单位的____电荷。这种带电的原子叫做____。带正电的离子叫做___离子,如钠离子(Na+);带负电的离子叫做___离子,如氯离子(C1-)。这两种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相互作用,就形成化合物氯化钠。它呈电中性。
2.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都能构成物质,这三种微粒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原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质子
(在核外作高速的无规则的运动)
(居于原子中央)
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