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能力培养目标
了解自来水生产流程,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初步学会用过滤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能够区分硬水与软水,了解软化硬水的方法。
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课前收集整理资料和课堂汇报,培养自学能力、归纳整理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通过对水净化过程的初步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
通过对水的净化过程的参与,感受爱护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水的净化实验探究,感受化学对生活和社会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
吸附、沉降、过滤、蒸馏等净水方法;硬水与软水的概念的区分。
难点
过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软、硬水的区分。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导课1、陈述:古装剧《兰陵王》中贱民村的村民得了瘟疫,经调查,是村民饮用不干净的河水导致的。现在摆在实验台上的就是一杯贱民村的河水,同学们看一下(看前摇一摇),这杯水和我们喝的水有什么不同?(展示矿泉水与河水)这杯水里都有什么呢?为什么他们喝了这种水会生病呢?2、陈述: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里含有许多杂质,不溶性杂质使其变浑浊,可溶性杂质可能使其有气味或颜色。3、提问:现在贱民村的村民需要你来拯救他们,你有什么办法让村民能喝上干净的水呢?4、肯定学生的回答。生活中水壶底的水倒出来后不能立即喝,有水垢,放一段时间后让水垢都沉到杯底,我们才能喝,在化学上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静置沉淀。二、水的净化1、引导观察:同学们,请注意观察,你们的那杯河水,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你们看到了什么变化?2、怎样使悬浮的杂质沉降呢?3、陈述:我们可以利用一种叫明矾的物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达到净水目的,这种净水方法叫做吸附法。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4、组织实验:请同学们把适量的污水倒入二个烧杯中,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入明矾,并搅拌,静置观察现象。5、播放明矾净水视频。6、请同学们观察杯中的污水,加明矾后,使悬浮的杂质沉降下来了,水变得更澄清了,但还有什么不足呢?7、肯定同学的答案,你有什么方法可将杯底的杂质和水彻底的分开?看看贱民村的天女是怎么做的。播放视频。8、显然天女的方法更好些,它能将不溶的杂质和液体彻底分开,这种方法叫过滤。下面我来演示一下在实验室中如何过滤脏水。9、下面就请同学们将刚才加明矾吸附后的水,利用所给的仪器,用过滤的方法把杯中不溶的杂质和水分开。10、学生操作完毕后,请学生评价交流。11、教师总评:同学们观察仔细,评价也很正确,过滤操作注意事项很多(演示正确的过滤操作方法),我们总结为“一贴、二低、三靠”,请大家看黑板。“一贴”是指滤纸用水润湿,紧贴漏斗内壁,不留气泡,以防过滤速度慢;“二低”是指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防止液体从漏斗外流出,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液体未经过滤而从滤纸和漏斗的间隙流下,使滤液浑浊;“三靠”是指倾倒液体的烧杯尖嘴要紧靠玻璃棒的中部,防止待滤液体流到漏斗外,玻璃棒下端要轻靠三层滤纸处,防止滤纸破损,漏斗下端的尖嘴要紧靠下面烧杯的内壁,防止滤液溅出,也能加快流速。12、提问: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过滤的原理呢?13、再来看看我们过滤的水,大部分已经变得澄清透明了,不溶性杂质现在都没有了,可是我这杯水还有些颜色,那如何除去这些颜色呢?我们可以利用一种叫活性炭的物质将这些颜色吸附掉。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以及一些可溶性杂质。下面我们来观看视频,看看活性炭的吸附性如何。三、软水和硬水1、陈述:自来水厂出来的水是澄清透明、无色、无味的,你刚才过滤出来的水是不是也是这样?就相当于从自来水厂出来的水,那么你过滤出来的水你敢喝吗?和我们喝的水还差些什么呢?2、下面大家按照屏幕的提示完成实验,并观察现象。3、提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4、陈述:这正是因为你过滤出来的水很“硬”。听起来可能很奇怪,水怎么会硬呢?这里的硬水是指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指含有较少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我们就可以用肥皂水来区分软硬水。5、提问:我们为什么不能饮用硬水?硬水有什么危害呢?6、陈述:你过滤出来的水不能直接饮用,自来水厂出来的水能不能直接饮用?生活中一般通过煮沸水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中通常用蒸馏的方法以降低它的硬度,下面请同学观看蒸馏装置及视频。7、陈述:蒸馏的原理就是将液态的水加热变为气态水,在冷却为液态的水,这样水中溶解的物质就被除去了,使硬水能变为软水。8、总结水净化的方法。9、对于少量用水,我们可以通过沉淀、吸附、过滤使水得到净化,自来水厂是不是也这样净化水呢?观看视频。四、家庭小实验:学习了本节课知识,你能不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用品自制一个简易净水器?
1、回答:河水浑浊,有泥沙、细菌和其他杂质,所以饮用后会生病。3、回答:可以把水静置一段时间,可以用家里的棉布或纱布来过滤水。(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答案)。回答:有些杂质沉降到了杯底,有些杂质悬浮在水中。2、回答:静置的时间长一些。3、听教师讲解,记录。4、实验、观察现象。6、回答:沉降下来的杂质和水是分为上下两层,而没有彻底分开。8、观察教师实验。9、分小组做过滤实验。10、学生评价:滤纸没有和漏斗壁紧贴;水到的太快,使部分水没经过滤纸而流下;有的同学太紧张了,玻璃棒把滤纸弄破了。11、认真听教师讲解、记录。13、观看视频。2、进行试验,观察现象。3、回答:过滤出来的水里泡沫少,水样中泡沫多。5、通过教师的讲解,认识到硬水的危害。6、听课,了解硬水软化的几种方法。7、认真听教师讲解。9、观看视频。
从热播古装剧中饮用水问题入手,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本课题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引导,过度到过滤操作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学生学习交流习惯,促进团队意识的发展。理清思路,掌握好过滤的操作技能。学习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了解硬水的危害。明确水的蒸馏原理。了解自来水厂水净化过程。扩宽知识面。
板书设计
反馈练习设计
课后反思
PAGE
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