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01 17:3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上册五年级第七单元检测卷(二)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总分
得分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6分)
颤动(chàn
zhàn)
兴奋(xīng
xìng)
茂盛(chéng
shèng)
划船(huà
huá)
河畔(pàn
bàn)
红晕(yūn
yùn)。
二、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停泊
优愁
树桩
B.黎明
漆黑
抛弃
C.船浆纠正
闲逸
D.规律
榕树
愉关
三、字词综合运用。(11分)
1.“怡”的读音是
,可组词
,形近字是"恰",可组词
。形容“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的相关成语是

2.应接不(


)(
)相觑
心旷神(


)(
)飞舞
(1)"形容大家因惊惧或不知所措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指的是

(2)我会用其中两个成语各写一句话。
-------------------------------------------------------------
-------------------------------------------------------------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侯,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缩写句子)
-------------------------------------------------------------
2.昨天是我的眼晴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改为双重否定句。)
------------------------------------------------------------
3.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改为转述句。)
------------------------------------------------------------
4."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掀刃儿上找到了。"我们还可以在哪里找到月亮?仿照上面续写一句。
------------------------------------------------------------
5.仿照下面示例,把句子写得具体形象。
示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朝阳喷薄而出。
------------------------------------------------------------
五、赏析句子,判断对错,对的打"√V",错的打"×"。(4分)
1.《山居秋瞑》这首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
物,颈联侧重写人。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
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的意思是大榕树的叶子的颜色绿得发亮,翠色欲滴。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这句话赞美了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3."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这句话描写了大雁在空中呈现的状态,是静态描写。(
)?
4."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荣辇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这两句话运用了动态描写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夏天夜晚的美丽。(

六、回忆课文内容,完成练习。(12分)?
1.《山居秋瞑》的作者是__代诗人
?,诗中表达诗人留恋山中美景,不想归去,想抛开红尘凡事,过隐居生活的诗句是∶

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出自清代词人

名作
__,意思是

3.《四季之美》一文中,作者认为春天最美是
,夏天最美是
,秋天最美的是
,冬天最美是

七、口语交际。(3分)
深秋时节,自然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写一写,并想一想应该运用什么方法表写景物的变化。
-------------------------------------------------------------
-------------------------------------------------------------
-------------------------------------------------------------
八、品词析句,按要求完成练习。(9分)
1.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去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这几句话写出了这棵榕树枝繁叶茂,翠色欲滴,让人感受到有一种_
在涌动。作者不仅具体地写出了榕树的___(静态美
动态美),而且

2.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这句话运用了___
的修辞手法,把_
的过程写得既活泼又有趣,月亮像个淘气的孩子,顺着竹帘格往上爬,竟然跑到_
上去了。
3.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这句话运用了?
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天
的美丽迷人。我也会用加点的关联词写句子∶

九、课外阅读练习。(13分)?
深秋书简?
北京城最值得流连的秋天景色,依我看不在香山山里而在山外,在燕山山脉逶迤而西的沿山一带。这时候乘坐汽车在八达岭以北的公路中行驶,车窗外就呈现出不断变换画面的自然景观。①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印象派油画,再绕过一道山梁又是一幅印象派油画。色彩从四面八方聚拢来,个个都活蹦乱跳,都有生命,②黄的黄得彻底,红的红得透明,绿的绿得苍郁,就连天上的白云也卷曲如鸡毛,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中飘荡。坐在车里的人们不由得兴奋起来,带着淡淡的伤感∶"好个秋天呀,怎么如此仓促,还没把你看够就要走了呢?"?
公路两旁的白杨树已经老了,虽然树叶开始脱落,有的已经老得不成样子,,枝丫毕露,依然昂首向天。③这白杨树生性倔强,就连它掉在地上的叶片也不甘心就此零落成泥,倘若有人踩上去,那金黄色的看似绵绵的绒毯定会发出抗议的叫喊。?
蓝天、自云、近处的白杨、远山的红树、山坳里的油松以及不知名的杂树乱草,车子真好像驶进印象派画家的油画里来了。色彩是如此调和,画面是如此丰满,汽车的发动机醉意朦胧地哼着。人们都不说话,好像也醉了,好像这一切,山、石、林、树、人,以及钢铁制成的车身,都有了生命,都在表现,都在使自己成为这些风景画中不可缺少的宝贵组成部分。
1.北京城最值得流连的秋色地点是_
。(2分)
2.选文中第①②③句各自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是静态描写还是动态描写?(填序号。)(6分)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动态描写
E.静态描写
①(

②(

③(

3.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为什么第2自然段还要重点写公路两旁的白杨呢?(2分)
-------------------------------------------------------------
4.根据短文内容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3分)
A.本文描绘的是京郊山野的秋色,更是作者对秋色、对生命的感悟
B.第2自然段写白杨树,作者将它们人格化,表达了对白杨树顽强的生命力的赞美
C.第3自然段点明北京的秋天的特征是蓝天、白云、白杨
十、习作天地。(30分)
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风景。春天,无论是淅淅沥沥的小雨还是绿油油的小草;夏天,无论是滂沱的大雨还是婀娜多姿的荷花;秋天,无论是高悬枝头的果实还是飘飘荡荡的落叶…一年四季各有风采。请你任意选取四季中喜欢的景物写下来,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注意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自拟题目,400字左右。
第七单元检测卷参考答案
一、chàn
xīng
shèng
huá
pàn
yùn
二、B
三、1.yí
怡情
恰巧
心旷神怡
2.暇
面面

翩翩
(1)面面相觑
(2)示例∶①车窗外,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扑面而来,让人应接不暇。
②看着这令人惊讶的一幕,在场的所有人都面面相觑,像木头一样呆住了。四、1.我看榕树。
2.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不得不说是鸟的天堂啊!
3.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让我们快出去寻月。
4.我们还在露珠儿上、路边的玻璃片上、小花狗的眼睛里找到了。
5.示例∶一轮红日,洒着万丈金光,从东方的地平线上跳了出来。
五、1.√
2.√
3.×
4.√
六、1.唐
王维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纳兰性德
长相思
入夜
又是刮风,又是下雪,我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3.黎明
夜晚
黄昏
早晨
七、示例∶深秋时节,天空宁静蔚蓝,树叶像一片片羽毛飘落下来,亲吻着大地。
要学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景物的静态和动态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运用恰当的比喻,鲜明准确的语言和拟人的手法,把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得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八、1.生命力
静态美
静中有动
2.拟人
月亮慢慢升高
穿衣镜
3.动态
夜晚
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不能退缩。
九、1.燕山山脉逶迤而西的沿山一带
2.(1)AE
(2)ACD
(3)AB
D
3.白杨树生命力最顽强,有利于凸显主题。
4.AB
十、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