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0-01 19:4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
A.
呼吸
B.
排出体内废物
C.
对刺激作出反应
D.
生长和发育
2.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  )
A.
沙漠生态系统
B.
草原生态系统
C.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
农田生态系统
3.地衣生长在岩石上,而地衣分泌的岩石酸又能使石头裂解,这说明(  )
A.
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B.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D.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4.如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甲是分解者
B.
图中的丙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
图中的甲、乙、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
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丙→甲→乙
5.下列叙述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钟乳石慢慢长大
B.
禾苗茁壮成长
C.
汽车在奔驰
D.
机器人在演奏
6.眼虫细胞内有叶绿体,在有光的环境中能进行光合作用,在无光的环境中又能从外界摄取有机物.这种现象说明(  )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影响环境
C.
环境适应生物
D.
环境依赖生物
7.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  )
A.
A
B.
B
C.
C
D.
D
8.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非洲有一种鸟,停息在树枝上,头酷似花蕊,翅像美丽的花瓣.这都有利于捕食和御敌,这体现了
(  )
A.
适应环境
B.
依赖环境
C.
环境改变生物
D.
生物改变环境
9.山羊绒又细又柔软,织成的产品十分昂贵,山羊比绵羊好养,它连草根都啃食,于是一些牧区大量饲养山羊,草场植被遭破坏,这说明(  )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影响环境
C.
环境影响生物
D.
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10.在探究某种水稻的白化病现象时,以光照为变量的组合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11.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  )
A.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C.
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12.下列主要反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
B.
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
C.
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
D.
旱灾使农作物大量减产
13.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说法你不认同的是(  )
A.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利于在沙漠中生存
B.
枯叶蝶的形状像枯叶,不容易被敌害发现
C.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D.
葵花朵朵向太阳
14.某地大量捕杀青蛙,使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其原因是(  )
A.
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B.
破坏了水稻的生长
C.
破坏了青蛙的繁殖
D.
破坏了青蛙的生活环境
15.农田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是比较脆弱的,其原因是农田生态系统的(

①生态平衡稳定性强
②生态系统组成单一
③生态系统结构复杂
④生态平衡稳定性差
⑤动植物种类繁多
⑥生态系统结构简单
A.
①②③
B.
②④⑥
C.
③⑤⑥
D.
①⑤⑥
16.如图所示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
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B.
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C.
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
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能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17.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体现了(  )
A.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环境能影响生物
D.
生物与环境相适应
18.春季,到处都是看樱花、看油菜花的人群.植物开花体现了生物的什么特征?(  )
A.
生殖
B.
营养
C.
呼吸
D.
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19.乌贼遇到敌害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墨汁,这一现象说明(  )
A.
生物对刺激能做出反应
B.
动物能够运动
C.
动物遇到危险能释放墨汁
D.
乌贼对刺激的反应最敏感
20.具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
森林生态系统
B.
湿地生态系统
C.
农田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
三、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图中甲~庚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请据图分析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是戊,图中其余的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
(2)该图只表示生态系统的部分成分,图中没有表示出的有。
(3)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4)若此生态系统遭到重金属污染,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
22.图A是仙人掌的形态图,其叶变成刺状,茎绿色肥大,地下部分的根系发达.图B是竹节虫的形态图,竹节虫具有与树枝相同的体形.
(1)仙人掌的形态结构特点有何功能?
(2)你推断仙人掌适合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3)试分析竹节虫的形态特点对它的生活有何益处?
(4)以上两幅图说明了什么?
23.教室里,老师让同学们找一找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小明说:“蜘蛛、蚂蚁、人、电灯是生物.”小刚反驳说:“不对,电灯不是生物”.小明解释说:“它能产生热量.”他们说的有道理吗?你能归纳出生物具有的特征吗?
24.下列是小明所调查的生物,蒲公英、蘑菇、鼠妇、狗尾草、鲤鱼、大叶黄杨、荷花、蚂蚁,请尝试用一种合适的方法将它们进行归类.注意:请写出类别以及你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并准确将他们归类.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述了顽强的野草具有生命周期,属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不属于呼吸、排出体内废物、对刺激作出反应.
2.【答案】C
【解析】A、沙漠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极端干燥少雨的地区,降水极少土壤中营养物质比较贫乏,因此生物种类和数量都较少.
B、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
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要少得多.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降雨量高,气候稳定,由于阳光充足,因此整年基本上都很热,同时助长了不同种类的植物.因此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故正确,符合题意.
D、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生物.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
3.【答案】D
【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作用,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4.【答案】B
【解析】由图可以知道:图中甲,乙,丙既可以从大气中吸收气体,也向大气中释放气体,故甲,乙,丙分别是三种不同的生物;丙有箭头指向乙,甲也有箭头指向乙,说明乙是分解者,甲和乙的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归还到无机环境,促进物质的循环;丙指向甲的箭头代表的是丙被甲捕食,所以丙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是一切消费者和分解者物质和能量的源泉,又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B正确;图中甲生物为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所以A、C、D三个选项错误,只有B正确.
5.【答案】B
【解析】A、钟乳石没有生命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因而“钟乳石慢慢长大”不属于生命现象.A错误;
B、禾苗茁壮成长,体现了生物的生长现象,B正确;
C、汽车不是生物,所以汽车奔驰不属于生命现象,C错误;
D、机器人不是生物,所以机器人在演奏不属于生命现象,D错误.
6.【答案】A
【解析】动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也有许多适应性特征,眼虫细胞内有叶绿体,在有光的环境中能进行光合作用,在无光的环境中又能从外界摄取有机物,这种现象说明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7.【答案】D
【解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唯一变量是湿度.除湿度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如鼠妇的数量、光照、温度等.所以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D湿度,改为一组适宜、另一组干燥.
8.【答案】A
【解析】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沙枣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则很难成活.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保护自己;非洲有一种鸟,停息在树枝上,头酷似花蕊,翅像美丽的花瓣,可以吸引蜜蜂等昆虫前来采蜜,有利于捕食,这都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
9.【答案】B
【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山羊不仅采食草、灌木和树叶,而且有连根一起刨食的习性.使草原和灌木林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造成草原沙漠化现象.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0.【答案】A
【解析】探究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其它条件要都一样.分析表格中的内容可知,①②的变量是光照,温度也适于水稻生长,③④的变量也是光照,但是温度太低不适于水稻生长,不能作为一组对照试验,其他组合会存在多个变量.
11.【答案】A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绿色是地球上的植物颜色,代表岩石圈;白色是大气在阳光下的白茫茫的颜色,代表大气圈蓝色是海水的颜色,代表水圈.故A正确,BCD错误.
12.【答案】D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如鼠妇生活的其他生物.
根据分析可知: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选项中田鼠、青蛙和杂草属于影响农作物的生物因素;选项D中旱灾缺少水,属于影响农作物的非生物因素.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
13.【答案】C
【解析】A、仙人掌一般生活在沙漠地区,环境极其干旱,仙人掌茎变得非常肥厚,叶成刺状,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符合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实例;
B、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是枯叶蝶对环境的适应,符合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实例;
C、“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谚语说明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体现了生物的遗传具有普遍性,不符合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实例;
D、“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光照刺激作出反应,属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实例.
14.【答案】A
【解析】在题干的生态系统中,水稻为植物,属于生产者,而害虫和青蛙为动物,属于消费者,它们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一条食物链,即:水稻→害虫→青蛙,如果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破坏了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失调,使害虫增加,水稻减产。故选A。
15.【答案】B
【解析】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因此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差,稳定性差。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因此,可以说农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就会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较多,结构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较强,稳定性强。
16.【答案】A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递减,每一个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因此,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可见A符合题意.
17.【答案】A
【解析】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同时又将新陈代谢的产物(氧、二氧化碳、水等)排放到环境中去,因此,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无机环境也有影响.例如,森林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是大树的存在使环境温度降低了,体现的是生物影响环境.
18.【答案】A
【解析】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植物开花体现了生物能繁殖.
19.【答案】A
【解析】乌贼遇到敌害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墨汁,是一种防御行为,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可见A正确.
20.【答案】B
【解析】湿地生态系统是由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调节区域小气候,有地球的肾之称.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故B符合题意.
21.【答案】(1)消费者(2)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3)戊→甲→巳→乙→丁(4)丁
【解析】(1)消费者,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物,在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3)书写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4)生物富集的特点:有害物质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含量逐渐升高。据此解答:1.由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特点即图中箭头可知: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是戊,图中其余的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2.该图只表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等部分成分,图中没有表示出的成分有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3.该生态系统中有4食物链,分别是戊→甲→已→丙→丁,戊→己→丙→丁,戊→庚→丙→丁,戊→甲→己→乙→丁。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戊→甲→已→丙→丁或戊→甲→己→乙→丁。(4)根据生物富集的特点:有害物质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含量逐渐升高,若此生态系统遭到重金属污染,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丁。
22.【答案】(1)绿色肥厚的茎能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以及储存大量水分;叶变成刺状,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发达的根部可以吸收深处的水分.
(2)适于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中.
(3)具有与树枝相同的形态,可以隐蔽自己,不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自己的生存.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解析】(1)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仙人掌,绿色肥厚的茎能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以及储存大量水分,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
(2)可以推断仙人掌适合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中.
(3)竹节虫有与树枝相同的形态,静止不动时,它的形态像竹节可躲避敌害,保护自己,属于防御行为.
(4)以上两幅图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3.【答案】小钢说的有道理;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电灯不能进行呼吸,不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不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不能够生长和繁殖,没有细胞结构,因此电灯不是生物故小钢说的有道理.
24.【答案】妇鼠、鲤鱼、蚂蚁都属于动物,蒲公英、狗尾草、大叶黄杨、荷花等都属于植物,蘑菇属于其它生物;分类依据:形态结构特点.
【解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根据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题干中妇鼠、鲤鱼、蚂蚁都属于动物,蒲公英、狗尾草、大叶黄杨、荷花等都属于植物,蘑菇属于其它生物,因此是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