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认识生命》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认识生命》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0-02 14:4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单元《认识生命》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几种生态系统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2.下列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直接使用价值的是(  )
①小麦给人们提供粮食
②杜仲可以降压补肾
③森林能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④风景区为人们提供休闲的场所
⑤利用对草丛矮缩病有较强抗性的野生水稻培育水稻新品种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①②④⑤
3.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兔常被狐和鹰捕食,鼠常被狐和蛇捕食,蛇有时也被鹰捕食,这些现象可以说明自然界中生物之间是(  )
A.相互制约的
B.多种多样
C.不断进化的
D.互不相干的
4.在使用显微镜时,目镜不变,物镜由5×转换成10×,视野的变化是(??
)
A.变亮
B.细胞数目增多
C.标本范围变大
D.标本范围变小
5.当前,某些地方的个别官员为了打造所谓的“城市名片”,不惜重金移栽一些南方树种,但因“水土不服”,成活率较低。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一些南方树种在北方成活率低主要是受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

A.温度
B.空气
C.水分
D.阳光
6.在显微镜的以下镜头中要使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目镜:①5X
②10X
③25X
物镜:④10X

25X
⑥40X
A.①④
B.②⑥
C.③⑥
D.②⑤
7.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的标准是什么(

A.用眼睛瞄一瞄
B.低倍物镜和通光孔对齐
C.转到一定的角度
D.转动时,看到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且有“咔”的响声
8.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个现象说明(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依赖环境
9.下列不是科学实验一般过程的是(

A.实验目的
B.实验步骤
C.发现问题
D.实验结论
10.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火山爆发
B.开水沸腾
C.大雁南飞
D.潮涨潮落
11.含羞草的叶子如遇到触动,会立即合拢起来,触动的力量越大,合得越快,整个过程在几秒钟就完成,这种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A.生物由细胞构成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够生长和发育
D.生物能够繁育新个体
1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
B.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不利的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D.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13.2019年1月15日,随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中,棉花种子率先发芽,这是人类在荒芜的月球上培育出的首株绿叶,实现了人类首次月面生物生长培育实验。棉花种子发芽体现了生物哪项基本特征?(  )
A.新陈代谢
B.遗传和变异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发育
14.橘生淮南则为橘,生在淮北则为枳,影响橘子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15.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在设计对照实验的同时还应设计(

A.分组实验
B.独立实验
C.模拟实验
D.重复实验
16.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大约厚度为20千米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C.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D.生物圈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7.用20只鸟做探究实验,一次对照实验的变化数为
A.20个
B.10个
C.1个
D.2
18.裸子植物故乡是(  )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澳大利亚
19.小明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表.由此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地点
鼠妇只数
水泥路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18
干草地中
2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
20.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哪一项描述与其他三项不同(  )
A.仙人掌叶特化为刺
B.落叶阔叶树冬季落叶
C.蚯蚓改良土壤
D.竹节虫与竹的枝叶相似
21.探究过程中需要(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和测量法
D.以上多种方法灵活运用
22.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下列有关生物圈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以海平面为标准上下各一千米范围
B.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C.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和
D.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23.种子的休眠有利于(

A.保存养料
B.提高发芽率
C.适应环境
D.种子的成熟
24.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降水过多导致当季水果甜度降低
B.草盛豆苗稀
C.植被茂密的森林里空气特别清新
D.沙漠里动植物种类少
25.下表是某校生物小组的实验记录,该小组探究的课题是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浆糊、唾液
浆糊、唾液、盐酸
温度
37℃
37℃
时间
10分钟
10分钟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不变蓝
变蓝
A.探究淀粉遇碘液是否变蓝
B.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C.探究唾液能否消化淀粉
D.探究盐酸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二、连线题
26.连线题,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在一起
三、综合题
27.简答题
“牛喜欢吃三叶草;三叶草要靠土蜂传粉;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猫捕食田鼠,因此养牛的农民爱养猫。”这是达尔文描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
(1)请用图解表示上述生物之间的关系。
(2)假如猫少了,对三叶草有什么影响?
28.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鹰在飞行时交替使用_____和_____等方式。
(2)鼠在遇到敌害时会装假死,从行为功能上属于_____行为。
(3)从图中可以看出,草是_____,其它动物是_____。
(4)图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_____。
(5)食物网中鹰和蛇之间是_____和_____关系。
29.凝乳酶是动物体内一种催化乳汁凝固的酶,如图所示的是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第一步:将等量的酶和乳汁分别加入试管中,然后将两支试管放入同一恒温水浴(温度用t表示)中保温15分钟。
第二步:将酶和乳汁在同一试管中混合,放入与先前同样温度的水浴中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时间。分别选择6种不同水浴的温度,按上述操作步骤重复进行6组实验,所得数据见表。
组别
1
2
3
4
5
6
水浴温度t/℃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分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
(1)第一步中盛有酶和乳汁的两支试管放在水浴中15分钟后,酶和乳汁温度与水温一致。在这个过程中内能增加的主要方式是_____(填“热传递”或“做功”)
(2)由实验结果可知酶发挥最佳催化效果的温度是_____;
(3)在25℃室温时重做第3组实验,若省略了第一步操作,而直接将两者放入同一试管内混合,再在30℃水浴中保温测量,则所测得的凝乳时间将_______4分钟。(横线上填“短于”、“等于”或“长于”)。
参考答案
1.D
2.D
3.A
4.D
5.A
6.A
7.D
8.A
9.B
10.C
11.B
12.C
13.D
14.B
15.D
16.D
17.B
18.A
19.B
20.C
21.D
22.C
23.C
24.C
25.C
26.ACDB
27.
,三叶草的数量减少
28.滑翔
鼓翼飞行
防御行为
生产者
消费者
5
草→鼠→蛇→鹰
捕食
竞争
29.热传递
40
长于